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503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金属筒、若干组生态净化组件与滤水框、散射喷头;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蓄能组件;金属筒的腔内安装拦污网和潜水泵,拦污网与金属筒进水口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潜水泵位于金属筒腔底,潜水泵出水管与散射喷头相连通;各组滤水框均匀环绕在金属筒外,且金属筒的顶端外沿与滤水框外部相连接;滤水框包括框体、浮力海绵支撑板,浮力海绵支撑板上开有排水口,排水口延伸至框体底部;生态净化组件包括水生植物、两层生态透水混凝土、矿物材料过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降解了COD、TP、TN,可实现水面垃圾清理、水质净化、湖面景观、增加水中溶氧多功能一体化。一体化。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体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由于前期城市排水管网规划的滞后,城市排水体制多数停留在雨污合流的合流制状态,城市雨水与污水一套系统,导致大量污水入河,造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下降。我国将近80%的湖泊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水中溶氧量大幅下降,湖泊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40%以上的河流水体已经遭受了污染,无法为人们直接提供生活用水。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白色泡沫等污染量加大,水面垃圾污染严重。目前,水面漂浮垃圾清理方法大多为清理船清理或人工清理,存在耗时耗力并且对狭窄水域不适用,长期定期清理难以实现等缺点导致当前湖泊水质治理效果不明显。同时现阶段我国对于湖泊内水质净化技术还不成熟,多利用湖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治理已经污染水体问题刻不容缓。为响应系统治理、生态优先,遵循方案、确保成效的总体要求,本技术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改善环境,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出一份力;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过程中,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针对农村的山塘和门前塘的综合治理,本技术用于山塘和门前塘的综合治理中,不仅能够起到清理水上垃圾净化水质以及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功能,还可以起到提升农村生态景观效果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用于为整个装置运行提供能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进水容器的金属筒、若干组作为净化主单元的生态净化组件、作为生态净化组件承载容器的滤水框、将金属筒内水体喷入生态净化组件的散射喷头;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蓄能组件,太阳能板位于金属筒正上方,蓄能组件位于金属筒内;金属筒的腔内安装拦污网和潜水泵,拦污网与金属筒进水口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潜水泵位于金属筒腔底,潜水泵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出水管向上延伸直至金属筒外与散射喷头相连通;各组滤水框均匀环绕在金属筒外,且金属筒的顶端外沿与滤水框外部相连接;滤水框包括框体、置于框体下方的浮力海绵支撑板,浮力海绵支撑板上开有排水口,排水口延伸至框体底部;生态净化组件置于框体内部,生态净化组件包括水生植物、两层生态透水混凝土、矿物材料过滤层,其中水生植物位于上方,矿物材料过滤层夹在两层生态透水混凝土之间。
[0006]进一步地,金属筒的顶端安装伸缩桁架,伸缩桁架的顶端与太阳能板固定相连,进而可调节伸缩调节太阳能板位置,伸缩桁架的侧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若干根固定杆,用于与
滤水框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金属筒外部涂抹防水胶泥,防止污水腐蚀。
[0008]进一步地,拦污网为金属孔状拦污栅格网,其孔隙直径为10mm;拦污网采用收口球形袋式结构。
[0009]进一步地,散射喷头采用散射式雾化喷头;散射喷头上方安装防水射灯。
[0010]进一步地,浮力海绵支撑板的面积大于框体底部截面面积。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水质监测系统,其包括安装在金属筒内的腔内监测系统、安装在滤水框的排水口中的腔外监测系统。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0013](1)本技术装置以金属筒作为初滤的水体容器、以环绕分布的生态净化组件作为过滤净化单元,有效地降解了COD、TP、TN,可实现水面垃圾清理、水质净化、湖面景观、增加水中溶氧多功能一体化。
[0014](2)本技术装置生态净化组件采用水生植物、生态透水混凝土、矿物材料过滤层复合而成,水生植物利用富集氮磷的功能改善水体环境,生态透水混凝土起到种植植物、稳定结构、防止下部水体反滤的作用,矿物材料过滤层利用其吸附和过滤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油类物质,进而实现水质净化。
[0015](3)本技术的水体净化装置采用新型能源太阳能作为能源,无需补充外部能源,可实现持续自我运行。
[0016](4)本技术的水体净化装置体积较小,移动方便,适用水域更加广泛。
[0017](5)本技术的水体净化装置设置有节能涌泉防水射灯和散射式雾化喷头,两者同时运行可达到湖面灯光喷泉效果,实现湖面景观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示说明:1

太阳能发电板;2

蓄能组件;3

滤水框,31

框体,32

浮力海绵支撑板,33

排水口;4

生态净化组件,41

水生植物,42

生态透水混凝土,43

矿物材料过滤层;5

金属筒;6

拦污网;7

潜水泵;8

散射喷头;9

水质监测系统,91

腔内监测系统,92

腔外监测系统;10

防水射灯;11

伸缩桁架;12

出水管。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用于为整个装置运行提供能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进水容器的金属筒5、若干组作为净化主单元的生态净化组件4、作为生态净化组件4承载容器的滤水框3、将金属筒5内水体喷入生态净化组件4的散射喷头8。
[0025]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1、蓄能组件2,所述太阳能板1位于金属筒5正上方,太阳能板1采用300W光伏发电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整个装置的运行;蓄能组件2位于金属筒5内,蓄能组件2包括蓄能电池组以及控制器,蓄能组件2用于储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透水混凝土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金属筒(5)、若干组生态净化组件(4)、承载所述生态净化组件(4)的滤水框(3)、将所述金属筒(5)内水体喷入所述生态净化组件(4)的散射喷头(8);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1)、蓄能组件(2),所述太阳能板(1)位于所述金属筒(5)正上方,所述蓄能组件(2)位于所述金属筒(5)内;所述金属筒(5)的腔内安装拦污网(6)和潜水泵(7),所述拦污网(6)与所述金属筒(5)进水口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潜水泵(7)位于所述金属筒(5)腔底,所述潜水泵(7)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向上延伸直至所述金属筒(5)外与所述散射喷头(8)相连通;各组所述滤水框(3)均匀环绕在金属筒(5)外,且所述金属筒(5)的顶端外沿与所述滤水框(3)外部相连接,所述滤水框(3)包括框体(31)、置于所述框体(31)下方的浮力海绵支撑板(32),所述浮力海绵支撑板(32)上开有排水口(33),所述排水口(33)延伸至所述框体(31)底部;所述生态净化组件(4)置于所述框体(31)内部,每组所述生态净化组件(4)包括水生植物(41)、两层生态透水混凝土(42)、矿物材料过滤层(43),其中所述水生植物(41)位于上方,所述矿物材料过滤层(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徐富刚解涛刘梓轩李依蓝魏江梁雷毓灵林弘康赵旭徐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