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71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7
电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分隔壁(108)的壳体(100),分隔壁将连接室(126)与用于散发热量的加热室(102)分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加热肋从分隔壁沿朝向加热室的方向突出,加热肋形成接收腔(112),在接收腔中接收具有导体迹线(118)和至少一个PTC元件(116)的PTC加热装置(114),导体迹线被电连接在连接室中以用于用不同的极性为PTC元件通电,并且导体迹线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PTC元件。该电加热装置可以在不显著损害从PTC元件热提取的情况下以改善的方式对制造公差进行补偿,并且为此目的提出一种设置在PTC加热装置与接收腔的内侧之间的轮廓构件(126),并且该轮廓构件通过沿接收腔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134、136)的方式连接到接收腔。连接到接收腔。连接到接收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分隔壁的壳体,所述分隔壁将连接室与用于散发热量的加热室分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加热肋从所述分隔壁沿朝向所述加热室的方向突出,所述加热肋形成接收腔,在所述接收腔中接收具有导体迹线和至少一个PTC元件的PTC加热装置,所述导体迹线被电连接在所述连接室中以用于用不同的极性为所述PTC元件通电,并且所述导体迹线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PTC元件。
[0002]PTC加热元件具有至少一个PTC元件和以导电的方式抵接于该至少一个PTC元件的导体迹线。导体迹线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PTC元件。该连接可以是正配合式(positive

fit)连接、和/或压入配合式(force

fit)连接、和/或正实体配合式(positive substance

fit)连接。

技术介绍

[0003]电加热装置的前述总体特征适用于根据EP 1 872 986 A1的现有技术。所述总体特征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04]分别来自申请人的较早的申请EP 2 637 474 A1和EP 2 337 425 A1分别公开了被插入到前面提到的接收腔中的PTC加热元件。
[0005]EP 2 337 425 A1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中,与PTC元件的主侧表面抵接的导体迹线被设置为一件金属片材,该金属片材具有从该件金属片材的平面弯曲出来的接触突出部。接触突出部仅用于改善PTC元件的电接触。
[0006]在上述的先前已知的解决方案中,接收腔朝向其下部封闭的端部渐缩。因此,向连接室敞开的插入开口比接收腔下部的封闭的端部更宽。PTC元件和在PTC元件的两侧上抵接该PTC元件的接触板通常被以楔形的压力元件支撑在接收腔中,其中至少一个绝缘层被夹在导体迹线和接收腔的相对设置的内表面之间。该楔形元件确保了层结构的各层以夹紧的方式彼此抵接。这些层至少是PTC元件、和与楔形元件的作用力的方向成直角延伸的导体迹线(典型地是接触板)、和至少一个绝缘层。
[0007]尽管接收腔的与生产有关的横截面的形状向下呈锥形地渐缩,但楔形元件是用于使得能够实现良好的热传递,优选地在PTC元件的两个彼此相反的热提取表面和与该PTC元件相关联的接收腔的相应的内表面之间(其中夹着压力元件)实现良好的热传递。由于在那里积累的压力,PTC元件的相反地设置的热提取表面也直接抵接于接收腔的相对设置的内表面,或在插入绝缘层的情况下抵接于接收腔的相对设置的内表面。
[0008]这确保了良好的热提取。但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制造公差,接收腔并不总是与设计的形状相对应。
[0009]此外,PTC元件也会有一定的尺寸波动。也不能总能确保PTC元件的热提取表面完全笔直地和平面地延伸。
[0010]将作为压力元件的楔形物压入可能导致应力峰值,由于该应力峰值,PTC元件或陶瓷的绝缘层相应地可能会在接收腔内断裂。取决于公差,在现有技术中用作压力元件的楔
形元件在特定应用中可能不够厚,以致于该楔形元件基本上无用地位于接收腔的下端部处。另一方面,如果在引入楔形元件之前剩余的自由空间太小,则这将导致PTC元件的热提取表面在接收腔的高度方向上(即,在下端部与插入开口之间)的不充分的覆盖。结果,PTC元件加热过多,并且阻止了进一步摄取电流。因此,PTC元件的效率的程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开头所提到类型的电加热装置,该电加热装置可以在不显著损害从PTC元件热提取的情况下以改善的方式对制造公差进行补偿。
[0012]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分隔壁的壳体,所述分隔壁将连接室与用于散发热量的加热室分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加热肋从所述分隔壁沿朝向所述加热室的方向突出,所述加热肋形成接收腔,其中,带有导体迹线和至少一个PTC元件的PTC加热装置被接收在所述接收腔中,所述导体迹线被电连接在所述连接室中以用于用不同的极性为所述PTC元件通电,并且所述导体迹线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PTC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TC加热装置与所述接收腔的内侧之间设置有轮廓构件,并且所述轮廓构件通过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接收腔,所述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沿所述接收腔的插入方向延伸。
[0013]该电加热装置优选地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加热装置。壳体典型地是被形成为适于加热液体介质的壳体,并且为此目的该壳体具有入口和出口,但是在其他方面将加热室密封。分隔壁典型地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将连接室与加热室分隔开。PTC加热装置的上端部延伸穿过分隔壁。通常设置若干个PTC加热装置,并且所述PTC加热装置作为加热肋突出到加热室中。PTC加热装置的突出到连接室中的端部通常包括接触条,该接触条在连接室中被电接触,为此目的,优选地设置接触装置,该接触装置通过将接触条分组以形成加热回路来组合各种PTC加热装置,并且该接触装置设置有接触条,该接触条在PTC加热装置的接触条的方向上突出到安装有元件的印刷电路板中。该安装有元件的印刷电路板控制用于加热该PTC加热设备的电流,并且通常形成控制装置;参见EP2 440 004 A1或EP 1 872 986 A1。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加热肋被构造为周向封闭的接收腔,该接收腔仅向连接室敞开。PTC加热装置从该侧插入到接收腔中。类似于上述现有技术,容纳凸片被成形为在PTC加热单元被插入的方向上呈锥形地向下。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接收腔中并且在PTC加热装置与接收腔的内侧之间设置有轮廓构件。该轮廓构件通过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舌槽连接)的方式连接到接收腔。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沿接收腔的插入方向延伸。
[0016]这意味着,在横向于插入方向的剖视图中,至少一个凹槽从容纳突片的内侧突出,或者在该容纳突片的内侧上相应地设置舌状部,从轮廓构件突出的舌状部接合到其中。在首先提到的情况中,轮廓构件具有凹槽,与加热肋相关联的舌状部接合在该凹槽中。凹槽或舌状部分别沿插入方向延伸。当轮廓构件被插入时(通常与PTC加热装置一起),凹槽被推入相关联的舌状部。舌状部和凹槽沿插入方向以及其纵向方向彼此滑过。凹槽和/或舌状部可以具有弹性性能。这产生一定的公差补偿。从PTC元件到暴露在加热室中的加热肋的外表面的热提取通过该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而实现。
[0017]因此,优选的是,至少在PTC元件的主侧表面中的一个主侧表面与接收腔的相对设
置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多个舌状部和凹槽的连接。在横向于插入方向的剖视图中,PTC元件的最大的延伸被视为PTC元件的主侧表面。PTC元件通常为长方体形。主侧表面横跨PTC元件的宽度。在所述横剖视图中,PTC元件的厚度相对于宽度成直角地延伸。PTC元件或PTC加热装置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应地相对于由宽度和厚度所跨越的平面成直角地延伸,并且基本上沿插入方向延伸。该纵向延伸方向对应于将PTC加热装置插入到接收腔中的方向。
[0018]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具有分隔壁(108)的壳体(100),所述分隔壁(108)将连接室(126)与用于散发热量的加热室(102)分隔开,并且至少一个加热肋从所述分隔壁(108)沿朝向所述加热室(102)的方向突出,所述加热肋形成接收腔(112),其中,带有导体迹线(118)和至少一个PTC元件(116)的PTC加热装置(114)被接收在所述接收腔(112)中,所述导体迹线(118)被电连接在所述连接室(106)中以用于用不同的极性为所述PTC元件(116)通电,并且所述导体迹线(118)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PTC元件(1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TC加热装置(114)与所述接收腔(112)的内侧之间设置有轮廓构件(126),并且所述轮廓构件(126)通过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134、136)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接收腔(112),所述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沿所述接收腔(112)的插入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构件(126)形成U形容纳部,所述U形容纳部朝向用于所述PTC加热装置(114)的所述连接室(106)敞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134、136)被设置在所述PTC元件(116)的每个主侧表面与所述接收腔(112)的相对设置的内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TC元件(116)的所述主侧表面中的一个主侧表面与所述接收腔(112)的所述相对设置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舌状部与凹槽的连接(134、13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凹槽的至少一个凹槽限定突出部(132)能够围绕在所述插入方向(E)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埃贝赫卡腾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