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67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用于使车辆的加速性能以及转弯性能提高。在向四轮驱动车辆的各车轮分配驱动力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中,当车辆转弯时,基于前内轮(2a)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3a)的接地载荷来调整向前内轮(2a)的驱动力分配量与向后内轮(3a)的驱动力分配量。转弯中的前内轮(2a)的接地载荷相对于后内轮(3a)的接地载荷的比例越小,则使向前内轮(2a)的驱动力分配量越小于向后内轮(3a)的驱动力分配量。驱动力分配量。驱动力分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车辆所使用的轮胎、即车轮而言,若车轮的接地载荷变大,则对地面的抓地(grip)力变大,若车轮的接地载荷变小,则对地面的抓地力变小。在对地面的抓地力变小时,若对车轮赋予大的驱动力,则车轮会打滑,无法恰当地转向操纵车辆。另一方面,若车辆转弯,则从转弯中心观察位于内侧的内轮的接地载荷变得小于从转弯中心观察位于外侧的外轮的接地载荷,此时,若对接地载荷变小的内轮赋予大的驱动力,则内轮打滑,无法恰当地转向操纵车辆。鉴于此,在二轮驱动车中,公知有一种在车辆转弯时使内轮(驱动轮)的驱动力小于外轮(驱动轮)的驱动力的二轮驱动力分配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063397号公报
[0004]另外,即便是四轮驱动车,在车辆转弯时,内轮的接地载荷也小于外轮的接地载荷,同时,前内轮的接地载荷小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然而,在对于一对前轮应用上述的二轮驱动力分配装置的同时对于一对后轮也应用上述的二轮驱动力分配装置的情况下,当车辆转弯时,不管前内轮的接地载荷小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都对前内轮与后内轮施加相同的驱动力。其结果是,存在接地载荷小的前内轮打滑而成为转向不足状态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向四轮驱动车辆的各车轮分配驱动力,在车辆的转弯时,基于前内轮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来调整向前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与向后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转弯中的前内轮的接地载荷相对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例越小,则使向前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越小于向后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
[0006]能够在确保车辆的恰当的转向操纵作用的同时提高车辆的驾驶性能。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以图解的方式表示了车辆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的整体图。
[0008]图2是表示前轮驱动转矩与后轮驱动转矩的关系的图。
[0009]图3是以图解的方式表示了车辆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的其他例子的整体图。
[0010]图4是表示摩擦圆的图。
[0011]图5A、图5B以及图5C是用于对车辆的举动进行说明的图。
[0012]图6A以及图6B是用于对车轮的接地载荷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0013]图7A以及图7B是表示各车轮的摩擦圆的大小的图。
[0014]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各车轮的摩擦圆的大小的图。
[0015]图9A以及图9B是用于对车轮的接地载荷变化量进行说明的图。
[0016]图10是用于对车辆转弯时的前内轮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率的计
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17]图11是表示前后加速度G
X
与横向加速度Gy的关系的线图。
[0018]图12是表示在第2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子控制单元等的图。
[0019]图13A以及图13B分别是表示内燃机转速、加速器开度、内燃机输出转矩的关系的图以及用于对横向加速度Gy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20]图14是表示各车轮的摩擦圆的大小的图。
[0021]图15是用于对车辆转弯时的前内轮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率的计算方法等进行说明的图。
[0022]图16是表示前后加速度G
X
与横向加速度Gy的关系的线图。
[0023]图17是用于进行驾驶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首先,参照图1对车辆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进行说明。其中,该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是一个例子,可使用能够任意地向前后轮分配驱动力的各种公知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来代替图1所示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参照图1,车辆整体用附图标记1表示。其中,在图1中,2a以及2b表示一对前轮,3a以及3b表示一对后轮,4表示内燃机,5表示驱动转矩分配器。从驱动转矩分配器5向前方延伸有前驱动轴6,向后方延伸有后驱动轴7。前驱动轴6经由前差速器8以及对应的车轴9与各前轮2a、2b连结,后驱动轴7经由后差速器10以及对应的车轴11与各后轮3a、3b连结。
[0025]驱动转矩分配器5由行星齿轮机构构成,具备被固定于内燃机1的输出轴12的第1太阳轮13、被固定于后驱动轴7的第2太阳轮14以及被支承为能够绕内燃机1的输出轴12以及后驱动轴7旋转的行星架15。该行星架15将与第1太阳轮13以及第2太阳轮14分别啮合且一体地旋转的第1行星齿轮16以及第2行星齿轮17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在行星架15的一端形成有与被固定于前驱动轴6的齿轮18啮合且能够绕内燃机1的输出轴12旋转的齿轮19,在行星架15的另一端形成有能够调整被固定于后驱动轴7的离合器板20与行星架15间的结合状态的液压离合器机构21。该液压离合器机构21由液压控制装置22控制。
[0026]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各前轮2a、2b以及各后轮3a、3b分别安装有液压式制动装置30,各液压式制动装置30经由用虚线所示的对应的制动器油管31与制动控制装置32连结。该制动控制装置32具备:主缸,通过制动踏板的踏入操作来产生制动液压;和制动液压调整装置,能够调整所产生的制动液压来针对前轮2a、2b以及后轮3a、3b的各制动装置30的每一个产生不同的制动液压。即,通过制动控制装置32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各前轮2a、2b以及各后轮3a、3b的制动力。
[0027]另外,图1中表示了被搭载于车辆1的电子控制单元40。该电子控制单元40由数字计算机构成,具备由双向性总线41相互连接的ROM(只读存储器)42、RAM(随机访问存储器)43、CPU(微处理器)44、输入端口45以及输出端口46。如图1所示,在车辆1搭载有检测车辆1的前后方向的加速度的前后加速度传感器(以下,称为前后G传感器)50、检测车辆1的横向的加速度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以下,称为横向G传感器)51、检测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52、以及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53,这些前后G传感器50、横向G传感器51、转向角传感器52以及车速传感器53的输出信号经由对应的AD变换器47被输入至输入端口45。另一方面,输
出端口46经由对应的驱动电路48与液压控制装置22以及制动控制装置32连接。
[0028]在图1中,内燃机1的输出转矩在驱动转矩分配器5中被分配为前轮2a、2b驱动用的前驱动轴6的驱动转矩和后轮3a、3b驱动用的后驱动轴7的驱动转矩,该驱动转矩的分配控制通过由液压控制装置22控制液压离合器机构21的离合器工作液压来进行。图2表示了向前驱动轴6分配的前轮驱动转矩的分配量、向后驱动轴7分配的后轮驱动转矩的分配量、以及液压离合器机构21的离合器工作液压的关系。在图1所示的驱动转矩分配器5中,若液压离合器机构21的离合器工作液压降低而离合器成为分离状态,则对于内燃机1的输出转矩而言,一方面,经由第1太阳轮13、第1行星齿轮16以及行星架15传递至前驱动轴6,另一方面,经由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向四轮驱动车辆的各车轮分配驱动力,其中,在车辆的转弯时,基于前内轮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来调整向前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与向后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转弯中的前内轮的接地载荷相对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例越小,则使向前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越小于向后内轮的驱动力分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其中,转弯中的前内轮的接地载荷相对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例越小,则使向一对前轮的驱动力分配量越小于向一对后轮的驱动力分配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其中,在车辆的转弯时,计算前内轮的接地载荷与后内轮的接地载荷的比率,在转弯中根据该比率来向前内轮与后内轮分配驱动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其中,在转弯中根据该比率来向一对前轮与一对后轮分配驱动力。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驱动力分配装置,其中,具备检测车辆前后方向的加速度的前后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检测车辆横向的加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本尚训丹羽智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