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61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属于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所述片石结构层填筑于开挖好的路堤上,片石结构层上覆盖有的柔性纳硅防水层,柔性纳硅防水层侧面边坡铺设有混凝土纳硅防水层,柔性纳硅防水层和混凝土纳硅防水层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路堤底部片石结构层上设置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在路堤边坡侧面设置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两者配合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隔水防渗结构,保护路堤内部的粘性土质路基填料与外部水体之间的隔离,避免粘性土在水的作用下软化破坏,提高施工速率,减少弃方和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属于道路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在长期雍水地段修筑道路路堤时,如果路堤填筑材料为粘性土时,则浸水路堤在交通荷载的循环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结构破坏,出现翻浆冒泥、路堤不均匀沉降变形等病害。常规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采用砂性土代替粘性土作为路基填料,其二是使用路基改性剂对粘土进行改良。当道路沿线缺乏砂性土时,远运砂土一方面造价高昂,另一方面弃土会造成环境破坏;而使用粘土改性剂施工时,对施工机械、施工气候要求比较高,不仅施工成本高,而且施工进度缓慢。如何在确保浸水路堤长期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速率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路堤底部片石结构层上设置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在路堤边坡侧面设置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两者配合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隔水防渗结构,保护路堤内部的粘性土质路基填料与外部水体之间的隔离,避免粘性土在水的作用下软化破坏。在这种封闭的防渗结构,可以使用普通粘性土、高液限土甚至低膨胀性粘土作为路基填料,而不必进行换填,也无需使用土壤改性剂进行路基填料改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率,减少弃方和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所述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包括片石结构层、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所述片石结构层填筑于开挖好的路堤上,片石结构层上覆盖有的柔性纳硅防水层,柔性纳硅防水层侧面边坡铺设有混凝土纳硅防水层,柔性纳硅防水层和混凝土纳硅防水层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柔性纳硅防水层包括土工布一、粘性土上封层、土工布二、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土工布三,所述土工布一铺设于片石结构层顶部,土工布一顶部铺设有粘性土上封层,粘性土上封层顶部铺设有土工布二,土工布二顶部铺设有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顶部铺设有土工布三。
[0007]优选地,所述土工布二两端预留至少2m的接头,预留部分的土工布二绕过纳硅防水层二的端头覆盖在纳硅防水层二上方,土工布三沿纳硅防水层二的端头部位开始铺设,并搭接在预留部分的土工布二上方形成包裹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的包边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纳硅防水层包括锚杆、钢筋网混凝土填充层、砂浆找平层、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一,所述锚杆均匀打设在边坡上,锚杆端部铺设有覆盖边坡的钢筋网混凝
土填充层,钢筋网混凝土填充层表面铺设砂浆找平层,砂浆找平层上铺设有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一。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本技术通过在路堤底部片石结构层上设置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在路堤边坡侧面设置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两者配合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隔水防渗结构,保护路堤内部的粘性土质路基填料与外部水体之间的隔离,避免粘性土在水的作用下软化破坏。在这种封闭的防渗结构,可以使用普通粘性土、高液限土甚至低膨胀性粘土作为路基填料,而不必进行换填,也无需使用土壤改性剂进行路基填料改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速率,减少弃方和对环境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2]图2是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柔性纳硅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边角搭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为:1

片石结构层,2

土质地面,3

柔性纳硅防水层,4

浸水最高水位线,5

锚杆,6

混凝土纳硅防水层,7

钢筋网混凝土填充层,8

砂浆找平层,9

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一,10

土工布一,11

粘性土上封层,12

土工布二,13

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4

土工布三,15

边角搭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17]如图1

4所示,所述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3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包括片石结构层1、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3、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所述片石结构层1填筑于开挖好的路堤上,片石结构层1上覆盖有的柔性纳硅防水层3,柔性纳硅防水层3侧面边坡铺设有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柔性纳硅防水层3和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两者配合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形成一个封闭的隔水防渗结构,保护路堤内部的粘性土质路基填料与外部水体之间的隔离,避免粘性土在水的作用下软化破坏。片石结构层1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挖除原始土质地面2至30cm厚,填筑片石结构层1至40cm厚,片石结构层1分两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20层面,在片石结构层1缝隙中充填砂卵石,将片石结构层1压实后,用细砂找平,找平后的片石结构层1高出原地面10cm。
[0018]所述柔性纳硅防水层3包括土工布一10、粘性土上封层11、土工布二12、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土工布三14,所述土工布一10铺设于片石结构层1顶部,其作用主要在粘性土与片石结构之间形成一道柔性界面,防止粘性土嵌入片石之间,土工布一10顶部铺设有粘性土上封层11,其作用为在纳硅涂层下面形成柔性支撑,避免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不均匀的片石结构层1导致纳硅涂层开裂,粘性土上封层11顶部铺设有土工布二12,土工布二12的作用一方面是跟土工布一10共同形成粘性土上封层11的包裹层,避免粘土层在水的作用下
软化破坏,另一方面是作为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的附着体,土工布二12顶部铺设有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在土工布二12上面形成一道致密的防水层,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顶部铺设有土工布三14,土工布三14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避免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在路基填土过程中被异物刺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待片石结构层1压实施工完成后,在片石结构层1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一10,在土工布一10上方铺设厚度20cm的粘性土上封层11,粘性土在其最优含水率时压实平整,在粘性土上封层11上方铺设土工布二12,在土工布二12上涂抹纳硅防水层二,纳硅防水层二厚度3

5mm,待纳硅防水层二干透后,再铺设土工布三1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包括片石结构层(1)、底部柔性纳硅防水层(3)、边坡喷射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所述片石结构层(1)填筑于开挖好的路堤上,片石结构层(1)上覆盖有的柔性纳硅防水层(3),柔性纳硅防水层(3)侧面边坡铺设有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柔性纳硅防水层(3)和混凝土纳硅防水层(6)相互连接形成封闭式防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柔性纳硅防水层的浸水路堤封闭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纳硅防水层(3)包括土工布一(10)、粘性土上封层(11)、土工布二(12)、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土工布三(14),所述土工布一(10)铺设于片石结构层(1)顶部,土工布一(10)顶部铺设有粘性土上封层(11),粘性土上封层(11)顶部铺设有土工布二(12),土工布二(12)顶部铺设有纳硅材料防水涂层二(13),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兴李元泉李斌李浩霖郭康钟书曹堂杨加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