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444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判断双离合变速器的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则控制目标离合器充油和目标同步器充油;控制目标同步器的压力以预设斜率增加,获取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根据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目标同步器的摩擦锥面数量、目标同步器的摩擦半径和目标同步器的锥角,计算目标同步器的同步力矩和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根据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范围的关系,自适应更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双离合变速器磨损导致离合器半结合点变化,影响车辆控制问题。影响车辆控制问题。影响车辆控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对于起步、蠕行及升降档控制均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控制的准确性,但是随着双离合变速器使用的进程、液压系统的老化以及变速器摩擦片或者液压缸的磨损会导致离合器半结合点的变化,影响起步、蠕行及升降档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随着双离合变速器使用的进程、液压系统的老化以及变速器摩擦片或者液压缸的磨损会导致离合器半结合点的变化,影响起步、蠕行及升降档控制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步骤S11、当判定双离合变速器的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时,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
[0006]步骤S12、控制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对应的目标同步器充油,使得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压力值移动拨叉,当所述目标同步器的位置位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结束所述目标同步器充油;
[0007]步骤S13、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斜率增加压力,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
[0008]步骤S14、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计算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
[0009]步骤S15、根据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范围的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判定双离合变速器的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具体包括:
[0011]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是否无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的故障,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油温是否大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当前是否处于稳态档位以及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为非受控轴,判断所述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上所有拨叉是否均处于空挡位置,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入扭矩是否为正值且大于最低扭矩阈值,判断当前稳态档位是否没有进行过半结合点自适应;
[0012]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无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的故障,以及当所述
双离合变速器油温大于预设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当前处于稳态档位以及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为非受控轴,以及当所述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上所有拨叉均处于空挡位置,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入扭矩为正值且大于预设最低扭矩阈值以及当前稳态档位没有进行过半结合点自适应同时成立,判定所述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否则判定所述目标离合器不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
[0013]进一步地,步骤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具体包括:
[0014]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在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实际压力值与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时结束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
[0015]进一步地,步骤S13具体包括:
[0016]S131、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斜率增加压力,同时在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压力增加的初始时刻获取第一转速差值,并不断地获取第二转速差值,当所述第二转速差值与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压力停止增加,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差值为所述目标同步器压力增加的初始时刻时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所述第二转速差值为所述初始时刻之后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
[0017]S132、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维持上一时刻压力值,当所述上一时刻压力维持不变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获取所述上一时刻压力值作为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
[0018]进一步地,步骤S14具体包括:
[0019]S141、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摩擦锥面数量、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摩擦半径和所述目标同步器的锥角,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同步力矩;
[0020]S142、根据所述目标离合器从动端到所述目标同步器主动端的传动比以及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同步力矩传递到所述目标离合器端的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相等,计算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
[0021]进一步地,步骤S15具体包括:
[0022]比较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范围;
[0023]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大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下限阈值,且小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时,自适应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更新前的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
[0024]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时,自适应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等于所述更新前的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与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一调整步长的差值;
[0025]其中,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差值最大值,所述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一调整步长为预设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调整步长最大值;
[0026]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差值阈值时,
[0027]所述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一调整步长为:预设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调整步长最大值乘以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的差值绝对值,然后除以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差值最大值;
[0028]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下限阈值时,自适应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等于所述更新前的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与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二调整步长的加和;
[0029]其中,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下限阈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差值最大值,所述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调整步长为预设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调整步长最大值;
[0030]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当判定双离合变速器的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时,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步骤S12、控制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对应的目标同步器充油,使得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压力值移动拨叉,当所述目标同步器的位置位移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三阈值,结束所述目标同步器充油;步骤S13、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斜率增加压力,当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符合预设条件时,获取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步骤S14、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计算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步骤S15、根据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范围的关系,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双离合变速器的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是否无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的故障,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油温是否大于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当前是否处于稳态档位以及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为非受控轴,判断所述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上所有拨叉是否均处于空挡位置,判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入扭矩是否为正值且大于最低扭矩阈值,判断当前稳态档位是否没有进行过半结合点自适应;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无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的故障,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油温大于预设自适应最低温度阈值,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当前处于稳态档位以及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为非受控轴,以及当所述目标离合器所在轴上所有拨叉均处于空挡位置,以及当所述双离合变速器输入扭矩为正值且大于预设最低扭矩阈值以及当前稳态档位没有进行过半结合点自适应同时成立,判定所述目标离合器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否则判定所述目标离合器不满足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自适应条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具体包括:控制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并保持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所述目标离合器前一时刻半结合点压力值,在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实际压力值与所述目标离合器的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第二阈值时结束所述目标离合器充油。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具体包括:S131、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以预设斜率增加压力,同时在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压力增加的初始时刻获取第一转速差值,并不断地获取第二转速差值,当所述第二转速差值与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第四阈值,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压力停止增加,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差值为所述目标同步器压力增加的初始时刻时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所述第二转速差值为所述初始时刻之后所述目标离合器的转速与所述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入转速的差值绝对值;
S132、控制所述目标同步器维持上一时刻压力值,当所述上一时刻压力维持不变时间大于预设时间阈值,获取所述上一时刻压力值作为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具体包括:S141、根据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换挡压力、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摩擦锥面数量、所述目标同步器的摩擦半径和所述目标同步器的锥角,计算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同步力矩;S142、根据所述目标离合器从动端到所述目标同步器主动端的传动比以及所述目标同步器的同步力矩传递到所述目标离合器端的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相等,计算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5具体包括:比较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范围;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大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下限阈值,且小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时,自适应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为更新前的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时,自适应更新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等于所述更新前的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值与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一调整步长的差值;其中,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差值最大值,所述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第一调整步长为预设离合器半结合点压力调整步长最大值;当所述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与所述预设目标离合器半结合点传递扭矩的上限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俊熊杰李晓波邓云飞石兴磊刘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