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430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4#电磁阀、1#调节阀、2#调节阀、3#调节阀、4#调节阀、5#调节阀、1#节流孔板、2#节流孔板、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2#流量记录累积仪表及液位记录调节仪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焦化行业硫酸配制
,尤其涉及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冶金焦化行业中,焦油蒸馏系统酚盐分解单元常用的稀硫酸浓度为50%~75%,而稀硫酸一般都是通过浓度为93%~98%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而得到的,浓硫酸加水配制稀硫酸的过程即为硫酸配制过程或称配酸过程。
[0003]现有的硫酸配制工艺及设备非常简单,通常采用一个卧式贮槽作为配酸槽,底部设有蛇形管换热器,顶部设有浓硫酸入口和工业水入口,配制前根据计算先加好配酸需要的水,然后再缓慢加入浓硫酸。由于配酸过程是放热反应过程,所以蛇形管换热器要同时通入循环水进行冷却,外部由循环泵打循环,起到搅拌的作用。硫酸配制到所需浓度以后,通过循环泵把稀硫酸抽出,然后再配下一槽,属间歇式作业。
[0004]上述硫酸配制工艺及设备虽然简单易用,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由于硫酸配制工艺的特点就是腐蚀和放热,浓硫酸在稀释的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热,需要的换热器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排出热量,稀硫酸的温度升高到超过设计温度,硫酸的腐蚀性会急剧增加,后果不堪设想。而蛇形管换热器设于配酸槽内部,换热面积有限,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为了降低操作温度,浓硫酸的注入速度极慢,配制一个槽的稀酸往往需要1~2天的时间,效率非常低。如果控制不好加酸量,导致操作温度过热,则配酸槽的腐蚀就会加快。由于蛇形管换热器设置在配酸槽内部,配酸槽不好做内衬,且维修不便;另外,浓硫酸注入采用常规方式,容易产生酸雾,并易于从放散口流出,危害人身安全,污染环境。
[0005]申请号为CN201910025885.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焦化行业用硫酸连续配制工艺及装置”,通过向若干个喷射混合器连续同时通入工业水和预先配制的硫酸,在提高管路总流量的同时,使整个管路的温度变化梯度趋于合理,解决了硫酸配制工艺的放热问题,可实现硫酸配制的连续操作。但其要实现全自动控制,还需要对整个配酸过程进行控制衔接,并依据控制手段进行工艺的局部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包括配酸槽、循环泵、1#喷射混合器、2#喷射混合器、3#喷射混合器、1#管道混合器、2#管道混合器、3#管道混合器、1#循环冷却器、2#循环冷却器、浓硫酸槽及浓硫酸泵;配酸槽的循环液出口与循环液入口通过循环液管道相连,沿循环液流动方向,循环液管道上依次设循环泵、1#喷射混合器、1#管道混合器、2#喷射混合器、2#管道混合器、1#循环冷却器、3#喷射混合器、3#管
道混合器及2#循环冷却器;配酸槽的工业水入口连接工业水管道;工业水管道另外连接1#喷射混合器及循环液管道;配酸槽的稀硫酸出口连接稀硫酸管道;所述浓硫酸槽的浓硫酸出口通过浓硫酸管道连接2#喷射混合器及3#喷射混合器,浓硫酸管道上设浓硫酸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4#电磁阀、1#调节阀、2#调节阀、3#调节阀、4#调节阀、5#调节阀、1#节流孔板、2#节流孔板、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2#流量记录累积仪表及液位记录调节仪表;其中:
[0009]1#调节阀及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设于1#喷射混合器上游的循环液管道上,并且1#调节阀与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
[0010]2#调节阀及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设于1#喷射混合器上游的工业水管道上,并且2#调节阀与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
[0011]3#调节阀及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设于2#喷射混合器上游的工业水管道上,并且3#调节阀与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
[0012]4#调节阀及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设于3#喷射混合器上游的工业水管道上,并且4#调节阀与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
[0013]5#调节阀设于稀硫酸管道上,并且与设于配酸槽上的液位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
[0014]配酸槽上游的工业水管道上设1#电磁阀及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1#电磁阀、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浓硫酸泵的马达、循环泵的马达之间联锁控制;
[0015]工业水管道与1#喷射混合器相连的分支管道上设2#电磁阀,工业水管道与循环液管道相连的分支管道上设3#电磁阀,浓硫酸泵下游的浓硫酸管道上设4#电磁阀和2#流量记录累积仪表,2#电磁阀、3#电磁阀、4#电磁阀、2#流量记录累积仪表之间联锁控制。
[0016]所述配酸槽上设回流液入口,通过回流液管道一连接稀硫酸管道下游的循环液管道,回流液管道一上设1#节流孔板。
[0017]所述浓硫酸槽上设回流液入口,通过回流液管道二连接浓硫酸泵下游的浓硫酸管道,回流液管道二上设2#节流孔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能够实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0020]2)可实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暂停功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配酸槽 2.循环泵 3.1#喷射混合器 4.2#喷射混合器 5.3#喷射混合器 6.1#管道混合器 7.1#循环冷却器 8.2#循环冷却器 9.浓硫酸槽 10.浓硫酸泵 11.1#电磁阀 12.2#电磁阀 13.3#电磁阀 14.4#电磁阀 15.1#调节阀 16.2#调节阀 17.3#调节阀 18.4#调节阀 19.5#调节阀 20.1#节流孔板 21.2#节流孔板 22.2#管道混合器 23.3#管道混合器 FRC01.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 FRC02.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 FRC03.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 FRC04.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 FRQ01.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 FRQ02.2#流量记录累积仪
表 LRC01.液位记录调节仪表 M.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包括配酸槽1、循环泵2、1#喷射混合器3、2#喷射混合器4、3#喷射混合器5、1#管道混合器6、2#管道混合器22、3#管道混合器23、1#循环冷却器7、2#循环冷却器8、浓硫酸槽9及浓硫酸泵10;配酸槽1的循环液出口与循环液入口通过循环液管道相连,沿循环液流动方向,循环液管道上依次设循环泵2、1#喷射混合器3、1#管道混合器6、2#喷射混合器4、2#管道混合器22、1#循环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的控制系统,所述硫酸连续配制工艺系统包括配酸槽、循环泵、1#喷射混合器、2#喷射混合器、3#喷射混合器、1#管道混合器、2#管道混合器、3#管道混合器、1#循环冷却器、2#循环冷却器、浓硫酸槽及浓硫酸泵;配酸槽的循环液出口与循环液入口通过循环液管道相连,沿循环液流动方向,循环液管道上依次设循环泵、1#喷射混合器、1#管道混合器、2#喷射混合器、2#管道混合器、1#循环冷却器、3#喷射混合器、3#管道混合器及2#循环冷却器;配酸槽的工业水入口连接工业水管道;工业水管道另外连接1#喷射混合器及循环液管道;配酸槽的稀硫酸出口连接稀硫酸管道;所述浓硫酸槽的浓硫酸出口通过浓硫酸管道连接2#喷射混合器及3#喷射混合器,浓硫酸管道上设浓硫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4#电磁阀、1#调节阀、2#调节阀、3#调节阀、4#调节阀、5#调节阀、1#节流孔板、2#节流孔板、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2#流量记录调节仪表、3#流量记录调节仪表、4#流量记录调节仪表、1#流量记录累积仪表、2#流量记录累积仪表及液位记录调节仪表;其中:1#调节阀及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设于1#喷射混合器上游的循环液管道上,并且1#调节阀与1#流量记录调节仪表联锁控制;2#调节阀及2#流量记录调节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杨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