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19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架、八个第二支架、两块第一支板、八块第二支板、两根第一轴、一根第二轴、一个第一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砂轮、四个垫块、四根第一弹簧、八根第二弹簧、四个第一滚动轴承、两个第二滚动轴承、三十二个第一轮、六十四个第二轮、十六根第一铰、三十二根第二铰、四根第三铰、两根第四铰、八根第一螺杆、二十根第二螺杆、十六个第一螺母和二十个第二螺母,该装置能够快速而高效的对钢管的内表面进行修磨,且具有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修磨效果好的特点。磨效果好的特点。磨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无缝钢管的生产企业,通常采用热轧穿孔、连续轧管和张力减径的制管工艺,钢管的内外表面必然会产生一定厚度的氧化铁皮,在潮湿的环境中存放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锈蚀问题,这将直接影响钢管的表面质量,进而影响钢管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为此,许多以钢管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都相继开发了对钢管的内外表面进行修磨的装置,但这些装置要么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要么操作工艺相对比较繁琐、要么修磨质量相对较差,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高效需求。
[0003]文献CN201799913U公开一种钢管内壁局部修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行走小车、电机、传动杆、刀具和连接件组成,其采用水平设置钢管的方式进行修磨,在自重的作用下传动杆产生的挠度相对较大,因此,该装置的修磨精度相对较差。
[0004]文献CN103317398A公开一种无缝钢管内孔修磨机,该装置主要由移动小车、轴辊电机、小车电机、车轮、轨道、修磨轴、砂轮和轴辊架组成,其采用水平设置钢管的方式进行修磨,在自重的作用下修磨轴产生的挠度相对较大,因此,该装置的修磨精度相对较差。
[0005]文献CN203221383U公开一种可调节打磨头位置的钢管内壁修磨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箱体、轴承座、支承轴、轴承、铁板、转杆、滚轮、轴承支承体和支轴组成,其采用水平设置钢管的方式进行修磨,在自重的作用下转杆产生的挠度相对较大,因此,该装置的修磨精度相对较差。
术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其包括四个第一支架(1)、八个第二支架(4)、两块第一支板(8)、八块第二支板(7)、两根第一轴(10)、一根第二轴(11)、一个第一连接块(15)、两个第二连接块(13)、两个砂轮(2)、四个垫块(5)、四根第一弹簧(a12)、八根第二弹簧(b12)、四个第一滚动轴承(a14)、两个第二滚动轴承(b14)、三十二个第一轮(a16)、六十四个第二轮(b16)、十六根第一铰(a9)、三十二根第二铰(b9)、四根第三铰(c9)、两根第四铰(d9)、八根第一螺杆(a6)、二十根第二螺杆(b6)、十六个第一螺母(a3)和二十个第二螺母(b3);其中:
[0007]所述第一支架(1)由一个第一主体(103)和一个第一凸台(1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主体(103)和所述第一凸台(1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凸台(102)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03)的左端;所述第一主体(103)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方体状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轮(a16);所述第一通孔(1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4)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铰(a9);所述第一凸台(10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凹槽(106),所述第一凹槽(106)之内安装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4);所述第一凹槽(106)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
柱体状的第三通孔(105),所述第三通孔(1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轴(10)的第一轴承段(1001);
[0008]所述第二支架(4)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支架(4)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方体状的第七通孔(403),所述第七通孔(4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轮(b16);所述第七通孔(40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401),所述第五通孔(4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铰(b9);所述第二支架(4)的左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402),所述第六通孔(4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6),在所述第一螺杆(a6)的两端均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3);
[0009]所述第一支板(8)为长方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支板(8)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八条长方体状的第三凹槽(801),所述第三凹槽(801)之内安置有所述第一轮(a16);所述第一支板(8)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802),所述第十通孔(8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6),在所述第二螺杆(b6)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3);
[0010]所述第二支板(7)为长方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支板(7)对称开设有四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701),所述第二凹槽(701)之内安置有所述第二轮(b16);所述第二支板(7)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702),所述第九通孔(7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6),在所述第二螺杆(b6)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3);
[0011]所述第一轴(10)由位于两端的第一轴承段(1001)和位于中间的第一卡位段(10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轴承段(10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06)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4);所述第一卡位段(1002)为正八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砂轮(2);所述第一卡位段(100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一通孔(1003),所述第十一通孔(10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三铰(c9);
[0012]所述第二轴(11)由第二轴承段(1101)、第二卡位段(1102)和第三轴承段(1104)三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第二轴承段(1101)和所述第三轴承段(1104)均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轴承段(1101)和所述第三轴承段(1104)均用于穿设位于第四凹槽(1304)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滚动轴承(b14),所述第三轴承段(110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轴承段(1101)的长度,以作为动力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卡位段(1102)为正八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块(15);所述第二卡位段(110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二通孔(1103),所述第十二通孔(11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四铰(d9);
[0013]所述第一连接块(15)由一个第三主体(1502)、四个第三凸台(1501)和两个第四凸台(1504)连接组成;所述第三凸台(15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四个所述第三凸台(1501)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1502)的左右两端,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弹簧(a12);所述第四凸台(1504)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两个所述第四凸台(1504)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主体(1502)的左右两端;每个所述第四凸台(1504)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五通孔(1503),所述第十五通孔(15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6),在所述第二螺杆(b6)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3);所述第三主体(1502)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三主体(1502)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正八棱体状的第十六通孔(1505),所述第十六通孔(15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轴(11);
[0014]所述第二连接块(13)由一个连接段(1302)、两个第二主体(1303)和四个第二凸台(1301)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磨钢管内表面的装置包括四个第一支架(1)、八个第二支架(4)、两块第一支板(8)、八块第二支板(7)、两根第一轴(10)、一根第二轴(11)、一个第一连接块(15)、两个第二连接块(13)、两个砂轮(2)、四个垫块(5)、四根第一弹簧(a12)、八根第二弹簧(b12)、四个第一滚动轴承(a14)、两个第二滚动轴承(b14)、三十二个第一轮(a16)、六十四个第二轮(b16)、十六根第一铰(a9)、三十二根第二铰(b9)、四根第三铰(c9)、两根第四铰(d9)、八根第一螺杆(a6)、二十根第二螺杆(b6)、十六个第一螺母(a3)和二十个第二螺母(b3);其中:所述第一支架(1)由一个第一主体(103)和一个第一凸台(1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主体(103)和所述第一凸台(102)均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凸台(102)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103)的左端;所述第一主体(103)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方体状的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轮(a16);所述第一通孔(1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二通孔(104),所述第二通孔(104)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铰(a9);所述第一凸台(10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一凹槽(106),所述第一凹槽(106)之内安装有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4);所述第一凹槽(106)的轴线位置开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第三通孔(105),所述第三通孔(105)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轴(10)的第一轴承段(1001);所述第二支架(4)为长方体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支架(4)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方体状的第七通孔(403),所述第七通孔(4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轮(b16);所述第七通孔(40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五通孔(401),所述第五通孔(401)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铰(b9);所述第二支架(4)的左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六通孔(402),所述第六通孔(4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一螺杆(a6),在所述第一螺杆(a6)的两端均拧接有所述第一螺母(a3);所述第一支板(8)为长方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一支板(8)对称开设有四组、共八条长方体状的第三凹槽(801),所述第三凹槽(801)之内安置有所述第一轮(a16);所述第一支板(8)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十通孔(802),所述第十通孔(8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6),在所述第二螺杆(b6)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3);所述第二支板(7)为长方体板状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二支板(7)对称开设有四条长方体状的第二凹槽(701),所述第二凹槽(701)之内安置有所述第二轮(b16);所述第二支板(7)对称开设有四个圆柱体状的第九通孔(702),所述第九通孔(702)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二螺杆(b6),在所述第二螺杆(b6)的一端拧接有所述第二螺母(b3);所述第一轴(10)由位于两端的第一轴承段(1001)和位于中间的第一卡位段(100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轴承段(1001)为圆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06)之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轴承(a14);所述第一卡位段(1002)为正八棱体状的对称结构,用于穿设所述砂轮(2);所述第一卡位段(100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圆柱体状的第十一通孔(1003),所述第十一通孔(1003)之内穿设有所述第三铰(c9);所述第二轴(11)由第二轴承段(1101)、第二卡位段(11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小冬倪鑫皮亚明姜涛杨维宇米永峰石晓霞刘国辉康虹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