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1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包括分体式过滤框,所述分体式过滤框安装在油水分离机上端的集液槽中,所述分体式过滤框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分体式过滤框上端的边框上设置有提手把,所述集液槽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集液区,所述第一集液区衔接于集液槽的正下方;第二集液区,所述第二集液区设置于第一集液区的右侧,所述第一集液区和第二集液区、第三集液区之间均设置有缓流板;第三集液区,所述第三集液区设置于第二集液区的左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餐厨垃圾粘稠,通过密集网框过滤框设计。然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类;将过滤框设计为分体式,在转移过滤后的固渣时,可避免固渣跌落到设备内部造成堵塞。可避免固渣跌落到设备内部造成堵塞。可避免固渣跌落到设备内部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废弃物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活废物,其来源主要是饭店、食堂、街头小吃等场所,所含的各种有机物在夏天特别容易腐烂变质,而且餐厨垃圾中固体渣体含量很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在垃圾的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不但容易引来蚊虫传播病菌,而且容易产生腐败味道,影响周边环境,目前常见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一般是填埋、焚烧、厌氧消化或简易的机械分离加工等,机械加工分离需要将餐厨垃圾推积在分离槽中,垃圾靠重力进行分离,但是在设备使用完成后需要人工外接水源对分离设备进行冲洗,增加了使用成本,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包括分体式过滤框,所述分体式过滤框安装在油水分离机上端的集液槽中,所述分体式过滤框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分体式过滤框上端的边框上设置有提手把,所述集液槽的下部设置有:
[0005]第一集液区,所述第一集液区衔接于集液槽的正下方;
[0006]第二集液区,所述第二集液区设置于第一集液区的右侧,所述第一集液区和第二集液区、第三集液区之间均设置有缓流板;
[0007]第三集液区,所述第三集液区设置于第二集液区的左侧。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三集液区内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第二集液区一侧的板壁上设置有排油槽,所述排油槽的高度高于排水槽高度4mm。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集液区内在第二集液区的顶板上设置有加热棒。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集液区的底部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排油槽的下方设置有油桶。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集液槽和所述第一集液区之间设置有导流管。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油水分离机的四个边脚处设置有水平调整支撑。
[0014]其有益效果在于,将厨余垃圾倒入分体式过滤框内,液体部分会从分体式过滤框的过滤孔流入到集液槽内,集液槽中的液体会从导流管流入第一集液区中;餐厨垃圾粘稠,通过密集网框过滤框设计,然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类,将过滤框设计为分体式,在转移过滤后的固渣时,可避免固渣跌落到设备内部造成堵塞。
[0015]第一集液区中的液体中的油会从第一集液区和第三集液区之间的缓流板上端的缺口流入到第二集液区,第一集液区中的液体中的水会从第一集液区和第二集液区之间的缓流板下端的缺口流入到第二集液区,因为水比油的密度大,第二集液区中的液体中的水在液体的底层,水会流入到第三集液区,上层的油会通过排油槽流入到油桶内,排油槽的高度高于排水槽高度4mm,利用高度差和相同的压强,第二集液区和第三集液区中液体的水平高度相同,保证浮在水上层的油可以通过排油槽流入到油桶内,第三集液区中的水达到排水槽槽口高度的位置时,水会从排水槽中排出去,最终达到将液体中的油水分离的效果,加热棒在工作时维持油水分离机中油水的温度,保证液体中的油脂不会冷凝成固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删除分体式过滤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删除分体式过滤框和集液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分体式过滤框;2、油水分离机;3、集液槽;4、过滤孔;5、提手把;6、第一集液区;7、第二集液区;8、缓流板;9、第三集液区;10、排水槽;11、排水管;12、排油槽;13、加热棒;14、通水管;15、阀门;16、油桶;17、导流管;18、水平调整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包括分体式过滤框1,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安装在油水分离机2上端的集液槽3中,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4,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上端的边框上设置有提手把5,在分体式过滤框1固定在集液槽3中后,将厨余垃圾倒入分体式过滤框1内,液体部分会从分体式过滤框1的过滤孔4流入到集液槽3内,所述集液槽3的下部设置有:
[0022]第一集液区6,所述第一集液区6衔接于集液槽3的正下方,集液槽3中的液体会从导流管17流入第一集液区6中;
[0023]第二集液区7,所述第二集液区7设置于第一集液区6的右侧,所述第一集液区6和第二集液区7、第三集液区9之间均设置有缓流板8,所述第二集液区7一侧的板壁上设置有排油槽12,所述排油槽12的高度高于排水槽10高度4mm,第一集液区6中的液体中的油会从第一集液区6和第三集液区9之间的缓流板8上端的缺口流入到第二集液区7,第一集液区6中的液体中的水会从第一集液区6和第二集液区7之间的缓流板8下端的缺口流入到第二集液区7,因为水比油的密度大,第二集液区7中的液体中的水在液体的底层,水会流入到第三集液区9,上层的油会通过排油槽12流入到油桶16内;
[0024]第三集液区9,所述第三集液区9设置于第二集液区7的左侧,所述第三集液区9内设置有排水槽10,所述排水槽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第二集液区7一侧的板壁上设
置有排油槽12,所述排油槽12的高度高于排水槽10高度4mm,利用高度差和相同的压强,第二集液区7和第三集液区9中液体的水平高度相同,保证浮在水上层的油可以通过排油槽12流入到油桶16内,第三集液区9中的水达到排水槽10槽口高度的位置时,水会从排水槽10中排出去。
[0025]所述第二集液区7内在第二集液区7的顶板上设置有加热棒13,加热棒13在工作时维持油水分离机2中油水的温度,保证液体中的油脂不会冷凝成固体。
[0026]所述第二集液区7的底部设置有通水管14,所述通水管14上设置有阀门15,在油水分离机2工作前,关闭阀门15,向第一集液区6、第二集液区7和第三集液区9中注入足量的水。
[0027]所述油水分离机2的四个边脚处设置有水平调整支撑18,水平调整支撑18保证第一集液区6、第二集液区7和第三集液区9中液体的水面保持在同一高度。
[0028]位于所述油桶16正上方的油水分离机2的底部设置有定点测距感应器,通过定点测距感应器不间断的测量油桶16内油存入的高度,实时的了解油桶16内油面的高度,通过分析油面距离检测油面的距离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油桶16,防止油桶16内的油溢出。
[0029]工作原理:在油水分离机2工作前,关闭阀门15,向第一集液区6、第二集液区7和第三集液区9中注入足量的水,水平调整支撑18保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过滤框(1),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安装在油水分离机(2)上端的集液槽(3)中,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4),所述分体式过滤框(1)上端的边框上设置有提手把(5),所述集液槽(3)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集液区(6),所述第一集液区(6)衔接于集液槽(3)的正下方;第二集液区(7),所述第二集液区(7)设置于第一集液区(6)的右侧,所述第一集液区(6)和第二集液区(7)、第三集液区(9)之间均设置有缓流板(8);第三集液区(9),所述第三集液区(9)设置于第二集液区(7)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分体式固液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集液区(9)内设置有排水槽(10),所述排水槽(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第二集液区(7)一侧的板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玥莹张洪马旭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爱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