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4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自动抽取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粗筛空间和存油空间,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导流槽设于所述粗筛空间上;所述自动抽取装置包括油泵和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包括浮漂、连杆、滑片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存油空间内,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上设有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第一触片上连接有第一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二触片上设有第二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固渣、油、水的三相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固渣、油、液的三相分离设备在进行油液的抽取时,均是通过油泵以恒定的功率抽取;当油液分离速度较慢时,容易出现抽取速度大于分离速度的现象,从而导致油泵处于空载状态;当油液分离速度较快时,容易出现抽取速度小于分离速度,从而产生油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具有根据不同油液分离速度调整油泵功率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自动抽取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粗筛空间和存油空间,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导流槽设于所述粗筛空间上;所述自动抽取装置包括油泵和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包括浮漂、连杆、滑片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存油空间内,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上设有滑片;所述滑片上设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第一触片上连接有第一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二触片上设有第二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浮漂放置在存油空间内,浮漂的密度小于油液的密度,根据存油空间内的不同液位高度,使浮漂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一根连杆将滑片和浮漂连接,实现滑片的位置由油液的高度控制,滑片与第一触片接触或与第二触片接触,输出到油泵的电压不同,实现油泵有两个不同的输出功率,从而根据油液的液面高度调整油泵的输出功率;解决了油泵容易处于空载状态,或油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液分离装置为翻斗式餐厨垃圾固液分离结构,包括集液层和固液分离层,所述集液层的底面相对于所述固液分离层的底面存在倾斜角,所述固液分离层的所有壁面上都均匀设有圆孔,所述固液分离层为双层网。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粗筛空间的底面为倾斜面,所述粗筛空间的底面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排渣口。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泵的输入管设于所述存油空间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浮漂放置在存油空间内,浮漂的密度小于油液的密度,根据存油空间内的不同液位高度,使浮漂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一根连杆将滑片和浮漂连接,实现滑片的位置由油液的高度控制,滑片与第一触片接触或与第二触片接触,输出到油泵的电压不同,实现油泵有两个不同的输出功率,从而根据油液的液面高度调整油泵的输出功率;解决了油泵容易处于空载状态,或油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2、通过在固液分离层的所有壁面上开设圆孔,可以使固液分离更彻底,解决了上层固体中的液体,需要渗透到下层固体上再通过底面上的小孔进行分离的问题;另一方面,固液分离层为双层网孔,解决了细小的固体或者丝状固定从小孔中进入液体层的问题;同时,集液层的底面为倾斜状,解决了液体残留在集液层上的问题。3、将存油空间的底面设置成斜面状,有利于混合液中的固渣沉降存油空间的最低处,清洗时可通过排渣口实现沉降的固渣排放干净,不需要人工捞渣;4、油泵的输入管设在存油空间的底部,可以保证存油空间内的油液全部被抽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液位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固液分离装置;11、固渣围板;12、集液层;13、固液分离层;14、把手;15、排液口;16、导流槽;17、边框;21、油泵;22、出油管;23、溢油口;24、液位计;241、浮漂;242、连杆;243、框架;244、滑片;245、第二触片;246、第一触片;30、油水分离装置;31、排渣口;32、粗筛空间;321、粗筛隔板;33、分离空间;34、存水空间;341、隔油板;35、排水空间;36、存油空间;361、隔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包括固液分离装置10、油水分离装置30和自动抽取装置;油水分离装置30包括粗筛空间32、分离空间33、存水空间34、排水空间35和存油空间36;由固液分离装置10分离出的液体通过导流槽16进入粗筛空间32内,进入初筛空间32的液体根据油和水的密度差实现初步分层;将该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放置在水平面上,粗筛空间32与分离空间33通过一块竖直放置的粗筛隔板321隔开,粗筛隔板321一端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缺口,处于上侧的第一缺口供油液进入分离空间33内,处于下侧的第一缺口供水进入分离空间33内,进入分离空间33内的液体中油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存水空间34与分离空间33通过一块“L”字型隔油板341隔开,隔油板341的底部设有第二缺口,供水进入存水空间34内;存油空间36和分离空间33通过一块“L”字型的隔水板361隔开,隔水板361的顶部设有第三缺口,存油空间36的底部设有排油口,供油液进入存油空间36内;存水空间34和存油空间36不相邻;排水空间35位于存水空间34内,排水空间35的高度低于存水空间34的高度,存水空间34内的水将翻过排水空间35与存水空间34之间的隔板进入排水空间35内,排水空间35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自动抽取装置包括油泵21、出油管22、溢油口23和液位计24,液位计24设于存油空间36内,溢油口23设于存油空间36的侧壁上,油泵21的输入端位于存油空间36内,油泵21的输出端上设有出油管22的一端;当油泵21或液位计24发生故障时,存油空间34内的油液满后,将通过溢油口23排出;其中液位计24包括浮漂241、连杆242、框架243、滑片244、第二触片245和第一触片246,框架243固定在存油空间36顶部的盖板上,框架243呈“n”字型,浮漂241位于存油空间36内,浮漂241的密度小于油液的密度,浮漂241固定在连杆242的一端,连杆242活动连接在框架243上,连杆242上设有滑片244,第二触片245和第一触片246固定在框架243上,浮漂241在上升的过程中,滑片244首先与第一触片246接触,再与第二触片245接触;滑片244上设有与油泵21相连接的电源输入线,第一触片246上设有第一电源输出线,第二触片245上设有第二电源输出线,第一电源输出线上的电源电压小于第二电源输出线上的电源电压,滑片244与第一触片246接触时,油泵21以小功率运转,滑片244与第二触片245接触时,油泵21以大功率运转;浮漂241放置在存油空间36内,浮漂241的密度小于油液的密度,根据存油空间36内的不同液位高度,使浮漂241处于不同的位置,通过一根连杆242将滑片244和浮漂241连接,实现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自动抽取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粗筛空间和存油空间,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导流槽设于所述粗筛空间上;所述自动抽取装置包括油泵和液位计;/n所述液位计包括浮漂、连杆、滑片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存油空间内,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上设有滑片;/n所述滑片上设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第一触片上连接有第一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二触片上设有第二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餐厨垃圾三相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液分离装置、油水分离装置和自动抽取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粗筛空间和存油空间,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导流槽设于所述粗筛空间上;所述自动抽取装置包括油泵和液位计;
所述液位计包括浮漂、连杆、滑片和框架,以及设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存油空间内,所述浮漂固定在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上设有滑片;
所述滑片上设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第一触片上连接有第一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二触片上设有第二电源输出线,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线上的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玥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爱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