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15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粉碎混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旨在解决分离工序所用的设备占用空间较大,操作繁琐,且转轴加叶片的搅拌方式,搅拌不均匀,后续素肠成品口感造成影响的问题,包括自上而下排列且贯通安装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的底端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所述上箱体的上端贯通安装有入料斗,且上箱体内置有粉碎机构,下箱体内置有混料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上箱体内腔中并与入料斗贯通连接的粉碎室,粉碎室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两个粉碎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碎混料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的即食休闲食品火腿肠,是以肉类为主料加工而成。以金针菇和杏鲍菇取代肉类,经合理的工序加工成类似成火腿肠的金针菇杏鲍菇素肠,既满足了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又拓宽了食用菌深加工水平。
[0003]原料的粉碎和混料搅拌是素肠加工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技术大都采用先粉碎再混合,工序是分开的,设备占用的空间较大,操作繁琐,且混料所采用的是转轴加叶片的搅拌方式,搅拌不均匀,对后续素肠成品的口感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分离工序所用的设备占用空间较大,操作繁琐,且转轴加叶片的搅拌方式,搅拌不均匀,后续素肠成品口感造成影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且贯通安装的上箱体和下箱体,下箱体的底端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脚,所述上箱体的上端贯通安装有入料斗,且上箱体内置有粉碎机构,下箱体内置有混料机构;
[0009]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上箱体内腔中并与入料斗贯通连接的粉碎室,粉碎室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两个粉碎辊,且两个粉碎辊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相互咬合的粉碎刀片,粉碎室位于两个粉碎辊中间位置的底壁上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上设有筛网,粉碎辊的中部固定插设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后端贯穿上箱体的后壁、延伸至齿轮箱壳的内腔并安装有圆齿轮,两个圆齿轮相互啮合,齿轮箱壳的截面呈L形并固定安装在上箱体的后壁和下箱体的顶壁上,其中一个圆齿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齿轮箱壳的后壁上。
[0010]优选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下箱体内底壁中部的混料螺旋柱,且混料螺旋柱的底端固定套设有转动托架,且转动托架的边缘上部竖向安装有多个搅拌桩,搅拌桩的顶端均安装有定位块,且多个定位块转动安装在同一个环形轨道内,环形轨道固定安装在下箱体的内顶壁上;
[0011]混料螺旋柱的上端贯穿下箱体的顶壁、延伸入齿轮箱壳并同轴安装有伞齿轮Ⅰ,伞
齿轮Ⅰ啮合有伞齿轮Ⅱ,伞齿轮Ⅱ上同轴安装有驱动带轮,驱动带轮转动安装在入齿轮箱壳的内壁上并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同轴安装在其中一个圆齿轮上。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桩包括多个竖向分布的竖杆体,多个竖杆体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同一个顶座上且底端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底座上,底座与转动托架的边缘上部固定连接,且顶座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下箱体的顶壁上设有用于辅料添加的补料口,且补料口上设有料盖。
[0014]优选的,所述下箱体的底壁上贯通安装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上安装有排料阀。
[0015]优选的,所述上箱体的前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且控制面板内置有PLC控制器。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粉碎机构和混料机构的组合设置,采用同一个动力驱动,不仅有效的保证了金针菇杏鲍菇原料的充分粉碎和混料,保证素肠的加工质量,也实现了装置成本的降低,同时动力驱动的整合也减少了能耗,降低电力成本。
[0019]2、本技术通过入料斗将需要粉碎的金针菇杏鲍菇原料通入粉碎室中,粉碎辊环形侧壁上的相互咬合的粉碎刀片将金针菇杏鲍菇原料进行高效粉碎,随后粉碎达标的金针菇杏鲍菇原料通过筛网和下料口进入下箱体内,完成素肠原料的高效粉碎。
[0020]3、本技术粉碎后的金针菇杏鲍菇原料进入下箱体中,并通过补料口注入辅料,此时驱动电机启动,通过从动带轮、传动皮带和驱动带轮的皮带传动机制,带动伞齿轮Ⅱ转动,伞齿轮Ⅱ啮合伞齿轮Ⅰ进而带动与伞齿轮Ⅰ同轴安装的混料螺旋柱转动进行混料搅拌,同时通过转动托架实现了多个搅拌桩的转动,配合和辅助混料螺旋柱实现均匀的搅拌,提高混料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粉碎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齿轮箱壳和驱动电机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下箱体1、支撑脚2、上箱体3、入料斗4、排料口5、排料阀51、粉碎机构6、粉碎室61、粉碎辊62、筛网63、转动轴64、圆齿轮65、驱动电机66、齿轮箱壳67、混料机构7、混料螺旋柱71、转动托架72、搅拌桩73、竖杆体731、底座732、顶座733、定位块74、环形轨道75、伞齿轮Ⅰ76、伞齿轮Ⅱ77、驱动带轮78、从动带轮79、控制面板8、补料口9。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1

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且贯通安装的上
箱体3和下箱体1,下箱体1的底端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脚2,所述上箱体3的上端贯通安装有入料斗4,且上箱体3内置有粉碎机构6,下箱体1内置有混料机构7,下箱体1的顶壁上设有用于辅料添加的补料口9,且补料口9上设有料盖;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2

4所示,所述粉碎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上箱体3内腔中并与入料斗4贯通连接的粉碎室61,粉碎室6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两个粉碎辊62,且两个粉碎辊62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相互咬合的粉碎刀片,粉碎室61位于两个粉碎辊62中间位置的底壁上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上设有筛网63,粉碎辊62的中部固定插设有转动轴64,且转动轴64的后端贯穿上箱体3的后壁、延伸至齿轮箱壳67的内腔并安装有圆齿轮65,两个圆齿轮65相互啮合,齿轮箱壳67的截面呈L形并固定安装在上箱体3的后壁和下箱体1的顶壁上,其中一个圆齿轮65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66的输出端上,且驱动电机66固定安装在齿轮箱壳67的后壁上;
[0030]本实施例中,通过入料斗4将需要粉碎的金针菇杏鲍菇原料通入粉碎室61中,驱动电机66启动,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圆齿轮65带动两个粉碎辊62反向转动,进而粉碎辊62环形侧壁上的相互咬合的粉碎刀片将金针菇杏鲍菇原料进行高效粉碎,随后粉碎达标的金针菇杏鲍菇原料通过筛网63和下料口进入下箱体1内,完成素肠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排列且贯通安装的上箱体(3)和下箱体(1),下箱体(1)的底端边缘安装有多个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3)的上端贯通安装有入料斗(4),且上箱体(3)内置有粉碎机构(6),下箱体(1)内置有混料机构(7);所述粉碎机构(6)包括固定设置在上箱体(3)内腔中并与入料斗(4)贯通连接的粉碎室(61),粉碎室(61)的内腔中水平安装有两个粉碎辊(62),且两个粉碎辊(62)的环形侧壁上设有相互咬合的粉碎刀片,粉碎室(61)位于两个粉碎辊(62)中间位置的底壁上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上设有筛网(63),粉碎辊(62)的中部固定插设有转动轴(64),且转动轴(64)的后端贯穿上箱体(3)的后壁、延伸至齿轮箱壳(67)的内腔并安装有圆齿轮(65),两个圆齿轮(65)相互啮合,齿轮箱壳(67)的截面呈L形并固定安装在上箱体(3)的后壁和下箱体(1)的顶壁上,其中一个圆齿轮(65)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66)的输出端上,且驱动电机(66)固定安装在齿轮箱壳(67)的后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针菇杏鲍菇素肠的原料粉碎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7)包括转动安装在下箱体(1)内底壁中部的混料螺旋柱(71),且混料螺旋柱(71)的底端固定套设有转动托架(72),且转动托架(72)的边缘上部竖向安装有多个搅拌桩(73),搅拌桩(73)的顶端均安装有定位块(74),且多个定位块(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丽王兆强杨晨王燕袁翠杨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