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铝合金线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造具有改进的电导率和耐热性的铝合金线,其工艺通过在冷加工之后进行两级热处理而得到简化。
技术介绍
目前,从电厂或变电站向城市或大工厂供电的方法分为高架传输型和地下传输型,高架传输型占国内电力传输的大约90%。这里,没有任何掺杂元素的纯铝的电导率约为62%,但是因为纯铝太软,所以为了增强强度,尽管会使电导率劣化,也要向其添加少量掺杂元素。就用于高架传输电缆的铝合金线的技术趋势而言,在1960年代,电导率为60%IACS并且连续工作温度为150℃的60TAL(热铝(ThermalALuminum)合金线)是主流,在1980年代,电导率为58%IACS并且连续工作温度为230℃的XTAL(特热铝(eXtra Thermal ALuminum)合金线)是主流,在1985年,电导率为60%IACS并且连续工作温度为210℃的STAL或ZTAL(超热铝(Super Thermal ALuminum)合金线)是主流,而在1993年,电导率为58%IACS并且连续工作温度为230℃的XTAL是主流。这里,“%IACS”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具有高电导率和耐热性的Al-Zr-Fe-Si铝合金线的方法,所述铝合金线包括作为主成分的铝并且还包括作为添加剂成分的0.2至0.4重量%的锆、0.05至0.2重量%的铁以及0.05至0.2重量%的硅,其中铁和硅之和不超过0.3重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铸造步骤,在熔化合金金属状态对以上成分进行铸造,然后对所述熔化合金金属进行碾轧以形成铝合金线; (B)热加工步骤,在限制颗粒增长的温度范围内对铸造铝合金线的截面进行首次减小以制造第一铝合金线; (C)冷加工步骤,在能够形成铝合金的核的温度范围内对所述第一铝合金线的截面进行再次减小以制造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31 10-2006-00092831.一种制造具有高电导率和耐热性的Al-Zr-Fe-Si铝合金线的方法,所述铝合金线包括作为主成分的铝并且还包括作为添加剂成分的0.2至0.4重量%的锆、0.05至0.2重量%的铁以及0.05至0.2重量%的硅,其中铁和硅之和不超过0.3重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步骤,在熔化合金金属状态对以上成分进行铸造,然后对所述熔化合金金属进行碾轧以形成铝合金线;(B)热加工步骤,在限制颗粒增长的温度范围内对铸造铝合金线的截面进行首次减小以制造第一铝合金线;(C)冷加工步骤,在能够形成铝合金的核的温度范围内对所述第一铝合金线的截面进行再次减小以制造第二铝合金线;以及(D)两级老化步骤,在250℃至350℃的温度下将所述第二铝合金线首次热处理15至20小时,然后在300℃至450℃的温度下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钟瑞,李相宪,
申请(专利权)人:LS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