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915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将铜母线经化学钝化工艺处理生成极薄铬酸盐膜层;在母线搭接面以外的母线表面涂透明清漆涂层;在母线搭接面处,涂电接触保护处理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提高铜母线表面防腐蚀性能、装饰性能而不影响接触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适用于电气行业,可提高铜母线表面防腐蚀性能、装饰性能而不影响其接触电阻,属于铜母线表面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母线是电气产品中输电的常用载体之一,母线材质有多种,最常见且用量最大的是铜母线。裸铜在空气中易氧化腐蚀,影响母线搭接面的接触电阻、缩短母线的使用寿命、且影响产品的装饰性能,因此,铜母线表面通常采用专门的表面处理工艺。目前电气产品中常用的铜母线表面处理工艺是采用整体电镀锡工艺,铜母线整体电镀锡,大量消耗金属锡资源,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铜母线表面防腐蚀性能、装饰性能而不影响接触电阻的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将铜母线经化学钝化工艺处理生成极薄铬酸盐膜层;1)工艺设备铜母线化学处理流水线(属非标设备,外购)2)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如下工序1将铜母线化学除油,除油时温度为80~90℃,时间为1~2min,除油配制为氢氧化钠(NaOH)8~10g/l,碳酸钠(Na2CO3)0~50g/l,磷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将铜母线经化学钝化工艺处理生成极薄铬酸盐膜层(2);工序1:将铜母线化学除油,除油时温度为80~90℃,时间为1~2min,除油配制为:氢氧化钠:8~10g/ l,碳酸钠:30~50g/,磷酸钠:30~5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g/l,其余为自来水;工序2:将除油过的铜母线用温度为80~90℃的自来水进行热水洗,时间为1min;工序3:然后用常温自来水进行水洗,时间为1m in;工序4:对水洗过的铜母线进行弱腐蚀,温度为常温,时间1~2min,腐蚀剂配制为: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母线电接触防护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将铜母线经化学钝化工艺处理生成极薄铬酸盐膜层(2);工序1将铜母线化学除油,除油时温度为80~90℃,时间为1~2min,除油配制为氢氧化钠8~10g/l,碳酸钠30~50g/,磷酸钠30~5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g/l,其余为自来水;工序2将除油过的铜母线用温度为80~90℃的自来水进行热水洗,时间为1min;工序3然后用常温自来水进行水洗,时间为1min;工序4对水洗过的铜母线进行弱腐蚀,温度为常温,时间1~2min,腐蚀剂配制为盐酸150~200g/l,乙二胺四乙酸3~5g/l,其余为自来水;工序5对弱腐蚀过的铜母线用自来水进行水洗,温度为常温,时间1min;工序6对水洗过的铜母线在常温下进行光泽氧化,时间3~5s,氧化剂配制为硝酸20%,硫酸80%工序7对氧化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章白范新国邱杰杨剑淡媛丽南化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