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71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支撑横杆设有通孔,支撑竖杆在通孔内滑动,支撑竖杆设有第一限位孔,支撑横杆安装第一限位杆,支撑竖杆连接顶板,顶板铰接侧板,顶板安装第一限位套,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套,第一限位套内安装插杆,插杆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套内,侧板安装移动轮,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孔,支撑横杆设有第三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安装第二限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侧板,可在使用时将侧板向上旋转至与顶板齐平的角度,通过插杆固定,便加大了支撑架顶部的工作空间,可放置更多的工具,并且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使侧板的移动轮着地,方便对支撑架移动和携带。方便对支撑架移动和携带。方便对支撑架移动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施工单位以及国家检测部门对建筑用相关器材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建筑用支撑架便是其中之一

[0003]现有的支撑架不方便运输和移动,建筑工地物品多而杂,较大的支撑架就需要多个人一起对其移动,费时费力,同时建筑工人站在支撑架上施工,由于支撑架顶部的空间相对比较小,不方便放置过多的施工工具,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支撑架不方便运输和移动以及支撑架顶部的空间相对比较小,不方便放置过多的施工工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所述支撑横杆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竖杆竖直设在通孔内,所述支撑竖杆在通孔内上下滑动,所述支撑竖杆上等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横杆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穿过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铰接有侧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套,所述侧板靠近第一限位套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套,所述第一限位套内安装有用于限制侧板位置的插杆,且所述插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套内,所述侧板远离顶板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个移动轮,所述侧板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支撑横杆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限位孔内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侧板向下旋转90度,且所述支撑竖杆最顶端的第一限位孔向下移动至支撑横杆的第一限位杆的位置,所述侧板的第二限位孔与支撑横杆的第三限位孔处在同一直线上。
[0006]可选的,所述支撑横杆的两端均铰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0007]可选的,所述支撑横杆靠近支腿的一侧外壁设有用于限制支腿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铰接在支撑横杆外壁的转动杆,所述支撑横杆与转动杆相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抵接板,所述转动杆与抵接板相适配。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顶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底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通过在顶板的两端设有侧板,且侧板的一端安装有移动轮,可在使用时将两块侧板向上旋转至与顶板齐平的角度,并通过插杆固定,便加大了支撑架顶部的工作空间,可放置更多的工具,无需施工人员反复上下支撑架拿取工具,并且在不使用时可将其折叠,使侧板的移动轮着地,方便对支撑架移动和携带;
[0011]2.本技术通过支撑竖杆的第一限位孔和支撑横杆的第一限位杆相适配,在支撑竖杆在支撑横杆的通孔内上下滑动时,可通过第一限位杆对其进行限位,实现调节支撑架高度的效果,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整体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整体折叠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顶板;101、侧板;102、移动轮;103、第二限位孔;104、第二限位套;105、插杆;106、第一限位套;2、支撑竖杆;201、第一限位孔;202、连接杆;203、支杆;3、支撑横杆;301、支腿;302、第二限位杆;303、第一限位杆;304、转动杆;305、抵接板;306、橡胶垫;307、通孔;308、第三限位孔;309、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杆3和支撑竖杆2,支撑横杆3上贯穿开设有通孔307,支撑竖杆2竖直设在通孔307内,支撑竖杆2在通孔307内上下滑动,支撑竖杆2上等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201,支撑横杆3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201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杆303,第一限位杆303穿过第一限位孔201,支撑竖杆2在支撑横杆3的通孔307内上下滑动,滑动至某一位置时,可将第一限位杆303插装至支撑竖杆2的第一限位孔201内,对支撑竖杆2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实现了高度可调节的效果,支撑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顶板1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铰接有侧板101,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套106,侧板101靠近第一限位套106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套104,第一限位套106内安装有用于限制侧板101位置的插杆105,且插杆10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套104内,侧板101远离顶板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个移动轮102,侧板101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3,支撑横杆3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孔308,其中一个第三限位孔308内安装有第二限位杆302,侧板101向下旋转90度,且支撑竖杆2最顶端的第一限位孔201向下移动至支撑横杆3的第一限位杆303的位置,侧板101的第二限位孔103与支撑横杆3的第三限位孔308处在同一直线上,侧板101向上旋转至与顶板1齐平的位置时,将顶板1底部的插杆105插装在侧板的第二限位套106内,将此时的侧板101位置固定住,可在侧板101上放置物品,需要移动和携带支撑架时,将顶板1底部的插杆105移动至原
位,两个侧板101不受限制自然向下旋转,再将第一限位杆303移出第一限位孔201内,支撑竖杆2不受限制,带动顶板1和侧板101向下运动,当侧板101的第二限位孔103与支撑横杆3的第三限位孔308重合时,将支撑横杆3上的第一限位杆303和第二限位杆302分别插装在第三限位孔308和第二限位孔103内,对侧板101此时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侧板101的移动轮102接触地面,推动支撑架便可进行移动,方便快捷。
[0019]请参阅图2

图4,支撑横杆3的两端均铰接有支腿301,支腿301的底部设有橡胶垫306,支撑横杆3靠近支腿301的一侧外壁设有用于限制支腿301位置的限位机构309,限位机构309包括铰接在支撑横杆3外壁的转动杆304,支撑横杆3与转动杆304相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抵接板305,转动杆304与抵接板305相适配,限位机构309的转动杆304抵接在抵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用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横杆(3)和支撑竖杆(2),所述支撑横杆(3)上贯穿开设有通孔(307),所述支撑竖杆(2)竖直设在通孔(307)内,所述支撑竖杆(2)在通孔(307)内上下滑动,所述支撑竖杆(2)上等距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201),所述支撑横杆(3)上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201)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杆(303),所述第一限位杆(303)穿过第一限位孔(201),所述支撑竖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所述顶板(1)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铰接有侧板(101),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套(106),所述侧板(101)靠近第一限位套(106)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二限位套(104),所述第一限位套(106)内安装有用于限制侧板(101)位置的插杆(105),且所述插杆(105)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限位套(104)内,所述侧板(101)远离顶板(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两个移动轮(102),所述侧板(101)相对立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103),所述支撑横杆(3)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孔(308),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限位孔(308)内安装有第二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梦溪刘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