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4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建筑墙体在地震时容易产生小角度的倾斜和建筑墙体不方便后期贴保温防水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硅胶层,所述硅胶层侧壁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纤维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纤维层,所述硅胶层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合金棒,所述记忆合金棒的端部穿过混合纤维层延伸至固定纤维层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层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墙体的抗震性,且提高了保温层与墙体连接的稳固性,同时记忆合金棒受到弯曲后可回归原位,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小角度倾斜对墙体造成损伤,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0002]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是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
[0003]现在的建筑墙体基本上是混凝土钢筋结构,但是很多混凝土钢筋结构的墙体在地震时容易产生小角度的倾斜,倾斜过后不能够回正,而小角度的倾斜很影响墙体的整体牢固性,并且建筑墙体不方便后期贴保温防水板,从而使得保温防水板在后期使用的时候连接的不够稳固,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解决了建筑墙体在地震时容易产生小角度的倾斜和建筑墙体不方便后期贴保温防水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硅胶层,所述硅胶层侧壁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纤维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纤维层,所述硅胶层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合金棒,所述记忆合金棒的端部穿过混合纤维层延伸至固定纤维层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层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固定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靠近隔热层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
[000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均呈矩形阵列式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混合纤维层由纤维布料、纤维钢丝和混凝土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纤维层位于混凝土层和隔热层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壁设置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沿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块远离保温层的一端穿过隔热层延伸至混凝土层。
[0011]优选的,所述隔热层远离固定纤维层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和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位于固定槽的顶端,所述浇筑口与固定槽相连接,所述固定槽穿过隔热层延伸至混凝土层中,所述固定槽与固定块相匹配。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将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进行绑扎,然后将记忆合金棒绑扎在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中间,当墙体受到震动弯曲时,利用记忆合金棒伪弹性性能和动阻尼特性,记忆合金棒受到弯曲后可回归原位,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小角度倾斜对墙体造成损伤。
[0014]2、通过将混合纤维层进行初步浇筑,而混合纤维层是由纤维布料、纤维钢丝和混
凝土的搅拌混合物,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柔韧性,然后在混合纤维层的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对纤维进行防护,防止纤维裸露在外造成损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而硅胶层可以吸收混凝土层的回弹力,从而可以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
[0015]3、通过将固定块插进固定槽中,然后通过浇筑口将混凝土浇筑至固定槽中,从而将保温层固定在混凝土层中,然后通过防脱块防止固定块脱落,从而提高了保温层的连接稳固性。
[0016]综上所述,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墙体的抗震性,且提高了保温层与墙体连接的稳固性,同时记忆合金棒受到弯曲后可回归原位,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小角度倾斜对墙体造成损伤,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浇筑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硅胶层;2、混凝土层;3、混合纤维层;4、固定纤维层;5、隔热层;6、保温层;7、固定块;8、记忆合金棒;9、第一钢筋;10、第二钢筋;11、防脱块;12、浇筑口;1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参照图1

4,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硅胶层1,所述硅胶层1侧壁设置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纤维层3,所述混凝土层2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纤维层4,所述硅胶层1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合金棒8,所述记忆合金棒8的端部穿过混合纤维层3延伸至固定纤维层4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层2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远离固定纤维层4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靠近隔热层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所述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均呈矩形阵列式分布,所述混合纤维层3由纤维布料、纤维钢丝和混凝土组成,所述固定纤维层4位于混凝土层2和隔热层5之间,所述固定块7的侧壁设置有防脱块11,所述防脱块11沿固定块7
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固定块7远离保温层6的一端穿过隔热层5延伸至混凝土层2,所述隔热层5远离固定纤维层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13和浇筑口12,所述浇筑口12位于固定槽13的顶端,所述浇筑口12与固定槽13相连接,所述固定槽13穿过隔热层5延伸至混凝土层2中,所述固定槽13与固定块7相匹配。
[0026]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进行绑扎,然后将记忆合金棒8绑扎在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中间,当墙体受到震动弯曲时,利用记忆合金棒8伪弹性性能和动阻尼特性,记忆合金棒8受到弯曲后可回归原位,起到抗震的作用,绑扎完毕后在钢筋的表面安装浇筑模具,然后先将混合纤维层3进行初步浇筑,而混合纤维层3是由纤维布料、纤维钢丝和混凝土的搅拌混合物,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柔韧性,然后在混合纤维层3的表面浇筑一层混凝土对纤维进行防护,防止纤维裸露在外造成损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而硅胶层1可以吸收混凝土层2的回弹力,从而可以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抗震性,然后将固定块7插进固定槽13中,然后通过浇筑口12将混凝土浇筑至固定槽13中,从而将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包括硅胶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1)侧壁设置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混合纤维层(3),所述混凝土层(2)的侧壁设置有固定纤维层(4),所述硅胶层(1)的内部设置有记忆合金棒(8),所述记忆合金棒(8)的端部穿过混合纤维层(3)延伸至固定纤维层(4)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层(2)的侧壁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远离固定纤维层(4)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靠近隔热层(5)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所述第一钢筋(9)和第二钢筋(10)均呈矩形阵列式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李林翁浩李冠泽吴李龙郑允家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新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