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35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包括上层墙面板、半球壳隔声芯层、墙骨柱、下层墙面板和保温层;多个墙骨柱平行并间隔分布,墙骨柱的一端部与上层墙面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部与下层墙面板的内侧面连接,每相邻墙骨柱之间均设有半球壳隔声芯层和保温层;半球壳隔声芯层由若干个相同的半球壳隔声单元拼接组合而成,半球壳隔声单元设有六个相同的面,每个面上均设有X形状结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位置设有椭圆型开口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建筑墙体结构,将特定的半球壳隔声芯层与传统轻型木结构墙体相结合,利用半球壳隔声芯层的隔声效果,有效的增加墙体隔声性能,隔声效果显著。隔声效果显著。隔声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隔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对于住宅隔声水平的关注度也随之增高。住宅建筑中存在的噪声主要包括以中高频为主的生活类噪声(如邻里吵架声,宠物叫声),以低频为主的社会类噪声(如电梯噪声,交通噪声)。长期的噪声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暂时性听阀偏移,严重的会导致永久性听阀偏移,还会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以及降低劳动生产率,损耗建筑等。建筑隔声措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最常见的是被动隔声,将声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从而消耗声能,具体措施包括疏松材料隔声,共振吸声。
[0003]木材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建筑材料之一,在我国河姆渡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木结构的踪影。在当代木结构以其节能环保,舒适自然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与关注。我国自加拿大木材进口零关税以来,木材进口量逐年增加,新型木结构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出现并发展起来,木结构在国内也有着非常优秀的发展前景。由于受制于“质量定律”,隔声一直是木结构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之一。木结构墙体隔声中应考虑的问题主要有,对于低频噪声(100

500Hz)出现共振影响隔声效果,对于高频噪声(>2000Hz)出现吻合效应影响隔声,以及轻型木结构墙体中的墙骨柱由于声桥效应也会影响到隔声效果。
[0004]传统的木结构隔声措施有双层夹板结构,龙骨错开结构,以及调整木龙骨规格间距,填充层材料,厚度等等,但是隔声效果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本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通过优化建筑墙体结构,将特定的半球壳隔声芯层与传统轻型木结构墙体相结合,利用半球壳隔声芯层的隔声效果,有效的增加墙体隔声性能,隔声效果显著。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包括上层墙面板、半球壳隔声芯层、墙骨柱、下层墙面板和保温层;
[0008]多个所述墙骨柱平行并间隔分布,所述墙骨柱的一端部与上层墙面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部与下层墙面板的内侧面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墙骨柱之间均设有半球壳隔声芯层和保温层,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与墙骨柱或/和上层墙面板内侧面连接,所述保温层填充于半球壳隔声芯层、墙骨柱、下层墙面板和另一墙骨柱之间;
[0009]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由若干个相同的半球壳隔声单元拼接组合而成,所述半球壳隔声单元设有六个相同的面,每个面上均设有X形状结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位置设有椭圆型开口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墙面板采用胶合板,所述下层墙面板采用石膏板,所述保温层采用保温棉。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墙面板有双层,所述下层墙面板有双层。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墙面板的厚度为8mm,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的厚度为28mm,所述下层墙面板的厚度为8mm,所述墙骨柱的尺寸为38mmx89mm。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六个直径相同的半球壳位于正方形的六个面上且相互交叉连接后置于正方形单元格内,将半球壳位于正方形单元格外部的部分裁去,得到一个半球壳隔声单元,其中半球壳的外半径为16mm,半球壳的厚度为1mm,正方形单元格的边长为28mm。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墙面板和墙骨柱均采用木材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半球壳隔声芯层中存在着许多的空腔单元,而空气腔的形状不像蜂窝中的柱体,而是不规则体,各点高度不同,由于空气是流体,在进行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内摩擦力,导致空气在进入半球壳隔声芯层的空腔中时,空腔的空气振动使声能转化成摩擦热从而消耗声能;空气分子的振动有固有频率,当声波的频率与空气的固有频率接近而产生共振时,从而导致能量之间的转换,使得一定的声能被吸收;如果是多层的半球壳隔声芯层,就会在芯层中就形成迷宫通道,声波在其中进行多次反射,从而消耗声能。半球壳隔声芯层的几何特征参数多,可塑性强,可以用过改变相关参数来控制芯层的隔声特性,因此可以得到一种半球壳隔声芯层在绝大多数频率、其隔声效果都是最优、也可以在要求的某一段频率内找到一种隔声性能最好的半球壳隔声芯层结构。
[0017]本技术把半球壳隔声芯层与传统轻型木结构墙体结构相结合,利用声能转化成摩擦热和共振消耗声能,增强了墙体的隔声性能,提高了人们居住舒适度。本技术保证轻型木结构墙体其余结构的材料不变,确保了墙体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符合要求,如抗压抗侧力,保温隔热性能;采用半球壳隔声芯层和普通木结构墙体结合提供了一种改善木结构墙体隔声的新方法和思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中轻型木结构墙体的剖面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中轻型木结构墙体的透视效果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中半球壳隔声芯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施例中半球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施例中半球壳隔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上层墙面板;2、半球壳隔声芯层;2

1、半球壳隔声单元;3、墙骨柱;4、下层墙面板;5、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包括上层墙面板1、半球壳隔声芯层2、墙骨柱3、下层墙面板4和保温层5。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所述墙骨柱3平行并间隔分布,所述墙骨柱3的一端部与上层墙面板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部与下层墙面板4的内侧面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墙骨柱3 之间均设有半球壳隔声芯层2和保温层5,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2与墙骨柱3或/和上层墙面板1内侧面连接,所述保温层5填充于半球壳隔声芯层2、墙骨柱3、下层墙面板4和另一墙骨柱3之间。
[0027]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2由若干个相同的半球壳隔声单元2

1拼接组合而成,所述半球壳隔声单元2

1设有六个相同的面,每个面上均设有X形状结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位置设有椭圆型开口结构。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墙面板1采用胶合板,所述下层墙面板4采用石膏板,所述保温层5采用保温棉。胶合板、墙骨柱3、半球壳隔声芯层2和石膏板之间可采用钉或者连接件连接,保温棉填充在内即可。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层墙面板1有双层,所述下层墙面板4有双层。
[003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上层墙面板1的厚度为8mm,所述半球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墙面板(1)、半球壳隔声芯层(2)、墙骨柱(3)、下层墙面板(4)和保温层(5);多个所述墙骨柱(3)平行并间隔分布,所述墙骨柱(3)的一端部与上层墙面板(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部与下层墙面板(4)的内侧面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墙骨柱(3)之间均设有半球壳隔声芯层(2)和保温层(5),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2)与墙骨柱(3)或/和上层墙面板(1)内侧面连接,所述保温层(5)填充于半球壳隔声芯层(2)、墙骨柱(3)、下层墙面板(4)和另一墙骨柱(3)之间;所述半球壳隔声芯层(2)由若干个相同的半球壳隔声单元(2

1)拼接组合而成,所述半球壳隔声单元(2

1)设有六个相同的面,每个面上均设有X形状结构,相邻两个面的相交位置设有椭圆型开口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声效果的轻型木结构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墙面板(1)采用胶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偲黄俣劼沈肇雨何宇航周宇昊张一凡王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