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34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所述加强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机构,且加强筋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机构,所述加强筋机构与保温层机构之间位于顶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A,且加强筋机构与保温层机构之间位于底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筋机构的加强支撑,在两组错位卡槽的封装卡合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建筑墙体进行便捷组装工作,同时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的牢固抗压性能,进而提高建筑墙体的安全使用性,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保温层机构对建筑室内的保温以及隔热层机构对建筑室外的隔热,在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的导热对冲下,能够使建筑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能够使建筑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能够使建筑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具体是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公开公告号CN211714256U),通过该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包括空心的矩形盒状隔温盒,隔温盒外壁设有一层外墙面,隔温盒内壁设有一层内墙面,隔温盒底部设有墙根,隔温盒顶部设有墙顶,外墙面的外壁设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层外壁设有一层外层涂料,此类装置通过墙体内部镶嵌隔温盒,墙体外部设置保温层和外层涂料,双重作用来大幅度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让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更好,能够建造出更加环保绿色的建筑物,但是此类装置的结构较为单一,其隔热保温性能较差,且在使用过程中,其牢固性、抗冲击能力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加强筋机构,所述加强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机构,且加强筋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机构,所述加强筋机构与保温层机构之间位于顶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A,且加强筋机构与保温层机构之间位于底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B;
[0006]所述加强筋机构包括加强框架,所述加强框架的内侧对称固定有定位支杆,所述定位支杆的前侧嵌入卡合有正向卡板,且定位支杆的后侧嵌入卡合有反向卡板;
[0007]所述保温层机构包括保温内墙,所述保温内墙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温衬垫层;
[0008]所述隔热层机构包括隔热外墙,所述隔热外墙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的大小相同,且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呈正反向对称排列,所述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均采用铝质材质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均为折弯形结构,且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的折弯数量均与定位支杆的数量相同,所述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的折弯均与定位支杆相互一一对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采用聚氨酯硬泡材质构件,所述保温衬垫层采用岩棉材质构件。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层采用发泡混凝土材质构件,所述隔热层采用铝蜂窝板材质构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加强筋机构的加强支撑,在两组错位卡槽的封装卡合下,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建筑墙体进行便捷组装工作,同时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的牢固抗压性能,进而提高建筑墙体的安全使用性,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保温层机构对建筑室内的保温以及隔热层机构对建筑室外的隔热,在正向卡板与反向卡板的导热对冲下,能够使建筑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进而降低空调、地暖的长时间使用,加强建筑墙体的节能环保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中加强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中保温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中隔热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加强筋机构;11、加强框架;12、正向卡板;13、定位支杆;14、反向卡板;2、保温层机构;21、保温内墙;22、保温层;23、保温衬垫层;3、错位卡槽A;4、错位卡槽B;5、隔热层机构;51、隔热外墙;52、防护层;5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加强筋机构1,加强筋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机构2,保温层机构2包括保温内墙21,保温内墙2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22,保温层22的一侧设置有保温衬垫层23,保温层22采用聚氨酯硬泡材质构件,保温衬垫层23采用岩棉材质构件,在建筑墙体使用过程中,聚氨酯硬泡材质的保温层22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对室内的温度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进而在岩棉材质保温衬垫层23进一步的保温下,能够再次的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能力。
[0021]加强筋机构1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机构5,隔热层机构5包括隔热外墙51,隔热外墙5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52,防护层52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53,防护层52采用发泡混凝土材质构件,隔热层53采用铝蜂窝板材质构件,在建筑墙体使用过程中,发泡混凝土材质的防护层52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热、牢固性能,能够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良好的隔绝处理,进而在铝蜂窝板材质隔热层53的再次隔热衬垫下,能够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双重隔绝处理。
[0022]加强筋机构1与保温层机构2之间位于顶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A3,且加强筋机构1与保温层机构2之间位于底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B4,加强筋机构1包括加强框架11,加强框架11的内侧对称固定有定位支杆13,定位支杆13的前侧嵌入卡合有正向卡板12,且定位支杆13的后侧嵌入卡合有反向卡板14,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的大小相同,且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呈正反向对称排列,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均采用铝质材质构件,在建筑墙体使用过程中,铝质材质的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对从保温层机构2与隔热层机构5流失的热量进行良好的吸附处理,使保温层机构2与隔热层机构5形成对冲式导热形式,进而降低外界温度因素对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均为折弯形结构,且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的折弯数量均与定位支杆13的
数量相同,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的折弯均与定位支杆13相互一一对应,在建筑墙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同定位支杆13的一一对应,在加强框架11的加强定位下,能够使建筑墙体具有良好的牢固性能,同时呈正反向对称排列的正向卡板12与反向卡板14能够对来自室内室外的硬性冲击进行良好的抵消作用,同步的通过错位卡槽A3与错位卡槽B4的配套组合,能够使建筑墙体相互组装装配,进而提高建筑墙体的灵活组装性。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建筑墙体使用过程中,聚氨酯硬泡材质的保温层22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对室内的温度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温处理,进而在岩棉材质保温衬垫层23进一步的保温下,能够再次的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能力,同步的发泡混凝土材质的防护层52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热、牢固性能,能够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良好的隔绝处理,进而在铝蜂窝板材质隔热层53的再次隔热衬垫下,能够对外机环境因素进行双重隔绝处理,进一步的在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墙体结构,包括加强筋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机构(2),且加强筋机构(1)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热层机构(5),所述加强筋机构(1)与保温层机构(2)之间位于顶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A(3),且加强筋机构(1)与保温层机构(2)之间位于底端位置处间隔有错位卡槽B(4);所述加强筋机构(1)包括加强框架(11),所述加强框架(11)的内侧对称固定有定位支杆(13),所述定位支杆(13)的前侧嵌入卡合有正向卡板(12),且定位支杆(13)的后侧嵌入卡合有反向卡板(14);所述保温层机构(2)包括保温内墙(21),所述保温内墙(21)的一侧设置有保温层(22),所述保温层(22)的一侧设置有保温衬垫层(23);所述隔热层机构(5)包括隔热外墙(51),所述隔热外墙(51)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52),所述防护层(52)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陶会燕王艳周毅陶哓峰刘建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途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