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型吸氧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41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两侧设有呼气孔,面罩主体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面罩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绳孔,绳孔内穿有用于将面罩主体套在患者头部的面罩绳,面罩主体上设有鼻夹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呼气孔上分别覆盖有可透气的隔离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罩在给患者提供安全氧供的同时,避免其既要带口罩又要带面罩的繁琐与不适感;排除了患者自带口罩质量不过关的可能,对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更有保障。对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更有保障。对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更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型吸氧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属于医用用品


技术介绍

[0002]吸氧面罩分为多种,其中一种为供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使用,该种吸氧面罩上设有与外界开放相通的呼气孔,以防止患者在面罩紧扣时二氧化碳潴留。但对于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这种面罩不能起到隔离作用,周围人员的飞沫有可能从呼气孔进入吸氧面罩内,增加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隐患,严重的是未查明的感染患者或因其它疾病就医的新冠病毒携带者在吸氧时有飞沫喷出可能,将病毒传给近距离接触的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救车内和急诊室内,导致疾病的扩散,因此,疫情期间患者常需带着口罩吸氧,但这种方式给患者和医疗工作带来不便,并且,即使患者吸氧时佩戴了口罩,但因为佩戴不规范或者口罩防护级别低,也给疾病的传播增加了风险。另外,面罩上的鼻夹条大多宽而短且不够靠近边缘,只能夹紧鼻梁上小范围的面罩区域,密封效果欠佳,飞沫进出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吸氧面罩具有隔离飞沫的作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体,面罩主体两侧设有呼气孔,面罩主体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面罩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绳孔,绳孔内穿有用于将面罩主体套在患者头部的面罩绳,面罩主体上设有鼻夹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呼气孔上分别覆盖有可透气的隔离片。
[0005]优选地,所述的隔离片的形状与呼气孔的形状相匹配。
[0006]优选地,所述的隔离片的半径大于呼气孔的半径。
[0007]优选地,所述的隔离片设于面罩主体的内侧。
[0008]优选地,所述的隔离片内含熔喷布;隔离片的材质与三层医用外科口罩的布料材质相同。
[0009]优选地,所述的面罩主体靠近鼻子位置设有多个鼻夹条夹,鼻夹条依次穿过多个鼻夹条夹。
[0010]优选地,所述的鼻夹条夹为突出的C型结构,内径大小与鼻夹条的粗细相匹配。
[0011]优选地,所述的多个鼻夹条夹设于面罩主体顶部鼻侧的边缘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的鼻夹条为长丝状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的面罩主体的材质为软聚乙烯材质。
[0014]本技术的面罩在给患者提供安全氧供的同时,避免其既要带口罩又要带面罩的繁琐与不适感;排除了患者自带口罩质量不过关的可能,对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更有保障。
[0015]本技术具有面罩立体、可连接供氧系统的功能,又有外科口罩级的防护作用;鼻夹条前移、增长,更方便随脸型轮廓调整,提高密封性,从供氧和防护两方面提高效率;消毒后可用于包括手术室在内的医疗环境。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连接氧气管的示意图;
[0018]图3为鼻夹条卡在鼻夹条夹内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既用于面罩供氧,同时又提供口罩防护的作用,如图1所示,其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由软聚乙烯材质制成,扩大面罩主体1两侧的呼气孔4(现有技术中的呼气孔为6个直径为3毫米的小圆孔,本技术中的呼气孔4为直径为3厘米的孔);将外科口罩的布料(即内含熔喷布且与三层医用外科口罩同等材质的布料)裁剪成与呼气孔4相匹配的形状,作为隔离片3,但隔离片3略大于呼气孔4,用胶在边缘部位将隔离片3 的三层布料粘在一起,再将隔离片3按正确的内外面粘至面罩主体1的呼气孔4 处,使得隔离片3完全覆盖住呼气孔4;面罩主体1内长的丝状鼻夹条7替换原有宽而短的片状鼻夹条,且安装位置前移,靠近面罩主体1的鼻侧边缘。面罩主体1的顶部边缘位置设有鼻夹条夹8,用于安置鼻夹条7;鼻夹条夹8设于面罩主体1的外侧,鼻夹条夹8为突出的C型结构,内径(即C型结构的圆心至边缘)大小与鼻夹条7的粗细相匹配,鼻夹条7卡在多个鼻夹条夹8内,使得鼻夹条夹8夹紧长丝状的鼻夹条7,如图3所示。面罩主体1的两侧设有绳孔5,绳孔5内穿有面罩绳6,用于将面罩主体1套在患者头部。面罩主体1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连接管2上只有分别位于两个端部的两个通口,其中一个通口用于连接氧气管9。
[0021]本实施例中,鼻夹条7为长铝制金属丝结构。
[00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3]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面罩接口(即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氧气管9的一端,氧气管9的另一端与供氧系统连接,将面罩绳6套于患者头部,适当拉紧面罩绳6,按压鼻部塑形条(即鼻夹条7),使面罩扣住患者口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两侧设有呼气孔(4),面罩主体(1)的一端与连接管(2)的一端连接,面罩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绳孔(5),绳孔(5)内穿有用于将面罩主体(1)套在患者头部的面罩绳(6),面罩主体(1)上设有鼻夹条(7),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呼气孔(4)上分别覆盖有可透气的隔离片(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片(3)的形状与呼气孔(4)的形状相匹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片(3)的半径大于呼气孔(4)的半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片(3)设于面罩主体(1)的内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型吸氧面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