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30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使得变电站的屋顶能用于光伏发电,且同时使得屋顶的防水防腐和隔热保温性能提高。其包括立墙,所述立墙之间的对应高度区域设置有若干工字横梁,所述工字横梁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第一檀条,地板层铺设于所述第一檀条所形成的表面,且地板层的端部分别支承于对应立墙高度预设位置的安装支承止口,所述地板层的上表面排布有设置有若干上凸的第二檀条,下层屋面板铺装于所述第二檀条所形成表面,所述下层屋面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上凸的第三檀条,BIPV发电瓦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三檀条所形成的表面。表面。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结构的
,具体为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高压电网中,伴随着光伏发电的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中转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变电站上同时进行最大化的电力生产,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使得变电站的屋顶能用于光伏发电,且同时使得屋顶的防水防腐和隔热保温性能提高。
[0004]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墙,所述立墙之间的对应高度区域设置有若干工字横梁,所述工字横梁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第一檀条,地板层铺设于所述第一檀条所形成的表面,且地板层的端部分别支承于对应立墙高度预设位置的安装支承止口,所述地板层的上表面排布有设置有若干上凸的第二檀条,下层屋面板铺装于所述第二檀条所形成表面,所述下层屋面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上凸的第三檀条,BIPV发电瓦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三檀条所形成的表面。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06]所述BIPV发电瓦为单位面积的光伏结构,每块BIPV发电瓦包括上层光伏部分、下层支承搭接部分,所述相邻的BIPV发电瓦的下层支承搭接部分的外缘互相搭接配合形成搭接止口,相邻的BIPV发电瓦的搭接止口上盖装有防水盖板,所述防水盖板包括两侧搭边、中间上凸导向边以及过渡引导定位区域,所述中间上凸导向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过渡引导定位区域,所述过渡引导定位区域的末端设置有所述搭边,所述搭边的底部和上层光伏部分的边缘间塞装有密封条,所述过渡引导定位区域仿形盖装于搭接止口布置、并通过铆钉锚固,所述搭接止口的底部通过自攻螺钉固装于所述第三檀条的上部;
[0007]所述第二檀条具体为C型檀条,其兼做吸引空腹;
[0008]所述下层屋面板自上而下顺次复合有铝镁锰合金屋面板、防水层、保温层、隔热层和钢丝网,其确保整个结构的防水、隔热、保温;
[0009]所述防水层具体为0.3mm防水透气膜;
[0010]所述保温层具体为100mm厚岩棉保温层;
[0011]所述隔热层具体为0.25mm隔热膜。
[0012]采用本技术后,屋顶包括了地板层、下层屋面板和BIPV发电瓦层,BIPV发电瓦阵列排布于第三檀条所形成的表面后通过线路外接至电池或用电设备,其使得变电站的屋顶能用于光伏发电,且由于BIPV发电瓦排布后防水性能好、结合下层屋面板的隔热保温性,同时使得屋顶的防水防腐和隔热保温性能提高;其使得单位面积发电高、节能环保,且组合
形成的屋顶使用设计寿命达到25年,降低了维护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BIPV发电瓦的拼接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17]立墙1、工字横梁2、第一檀条3、地板层4、安装支承止口5、第二檀条6、下层屋面板7、铝镁锰合金屋面板71、防水层72、保温层73、隔热层74和钢丝网75、第三檀条8、BIPV发电瓦9、上层光伏部分91、下层支承搭接部分92、搭接止口10、防水盖板11、搭边12、中间上凸导向边13、过渡引导定位区域14、密封条15、铆钉16、自攻螺钉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见图1

图3:其包括立墙1,立墙1之间的对应高度区域设置有若干工字横梁2,工字横梁2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第一檀条3,地板层4铺设于第一檀条3所形成的表面,且地板层4的端部分别支承于对应立墙1高度预设位置的安装支承止口5,地板层4的上表面排布有设置有若干上凸的第二檀条6,下层屋面板7铺装于第二檀条6所形成表面,下层屋面板7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上凸的第三檀条8,BIPV发电瓦9阵列排布于第三檀条8所形成的表面。
[0019]BIPV发电瓦9为单位面积的光伏结构,每块BIPV发电瓦包括上层光伏部分91、下层支承搭接部分92,相邻的BIPV发电瓦9的下层支承搭接部分92的外缘互相搭接配合形成搭接止口10,相邻的BIPV发电瓦9的搭接止口10上盖装有防水盖板11,防水盖板11包括两侧搭边12、中间上凸导向边13以及过渡引导定位区域14,中间上凸导向边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过渡引导定位区域14,过渡引导定位区域14的末端设置有搭边12,搭边12的底部和上层光伏部分91的边缘间塞装有密封条15,过渡引导定位区域14仿形盖装于搭接止口10布置、并通过铆钉16锚固,搭接止口10的底部通过自攻螺钉17固装于第三檀条8的上部。
[0020]具体实施时:第二檀条6具体为C型檀条,其兼做吸引空腹;
[0021]下层屋面板7自上而下顺次复合有铝镁锰合金屋面板71、防水层72、保温层73、隔热层74和钢丝网75,其确保整个结构的防水、隔热、保温;
[0022]铝镁锰合金屋面板71具体为0.9mm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屋面板;
[0023]防水层72具体为0.3mm防水透气膜;
[0024]保温层73具体为100mm厚岩棉保温层;
[0025]隔热层74具体为0.25mm隔热膜;
[0026]地板层4为0.75mm闭口型压型钢板。
[0027]其工作原理如下:屋顶包括了地板层、下层屋面板和BIPV发电瓦层,BIPV发电瓦阵列排布于第三檀条所形成的表面后通过线路外接至电池或用电设备,其使得变电站的屋顶能用于光伏发电,且由于BIPV发电瓦排布后防水性能好、结合下层屋面板的隔热保温性,同时使得屋顶的防水防腐和隔热保温性能提高;其使得单位面积发电高、节能环保,且组合形成的屋顶使用设计寿命达到25年,降低了维护使用成本。
[00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墙,所述立墙之间的对应高度区域设置有若干工字横梁,所述工字横梁的上表面固设有若干第一檀条,地板层铺设于所述第一檀条所形成的表面,且地板层的端部分别支承于对应立墙高度预设位置的安装支承止口,所述地板层的上表面排布有设置有若干上凸的第二檀条,下层屋面板铺装于所述第二檀条所形成表面,所述下层屋面板的上表面排布有若干上凸的第三檀条,BIPV发电瓦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三檀条所形成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BIPV发电瓦为单位面积的光伏结构,每块BIPV发电瓦包括上层光伏部分、下层支承搭接部分,所述相邻的BIPV发电瓦的下层支承搭接部分的外缘互相搭接配合形成搭接止口,相邻的BIPV发电瓦的搭接止口上盖装有防水盖板,所述防水盖板包括两侧搭边、中间上凸导向边以及过渡引导定位区域,所述中间上凸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志强缪立恒汪海华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