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板材设计
,具体为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106193466B提供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金属基板上设置有透明柔性层,透明柔性层上具有透明保护层,透明柔性层兼有防水和对金属基板提供阴极防护的功能,所述透明柔性层能够利用光电效应通过光线产生自由电子。上述建筑屋顶防水层采用具有空腔的金属基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可以降低冬天或夏天的温控能耗进而提高舒适度,及其所采用的柔性层兼有防水和阴极防护的功能,能够延缓金属基材的腐蚀速率,提高建筑屋顶的安全使用寿命;但该建筑屋顶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并不理想,以及,仅通过具有空腔的金属基材对建筑进行保温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位于所述金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包括金属基板(1),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金属基板(1)的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注浆板(2),且所述混凝土注浆板(2)上端面开设有用于铺设混凝土浆料的凹槽(201),位于所述混凝土注浆板(2)的上端面铺设有防水涂层(3),且所述防水涂层(3)的底部与铺设在凹槽(201)内的混凝土浆料的上端面粘接固定相接,位于所述防水涂层(3)的上端面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催化层(5),所述透明蓄水板(4)内均匀布设有若干蓄水孔隙,且所述蓄水孔隙的底部开口与透明催化层(5)相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催化层(5)包括由8.0~10.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0.0~20.0wt%的二氧化锰、0.5~2.0wt%的硅烷偶联剂、1.5~3.0wt%的N
‑
(2
‑
巯乙基)丙烯酰胺及65.0~8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与防水涂层(3)固定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催化层(5)包括由9.0wt%的不锈钢金属颗粒、18.0wt%的二氧化锰、1.0wt%的硅烷偶联剂、2wt%的N
‑
(2
‑
巯乙基)丙烯酰胺及70.0wt%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透明催化层上层(501)及由混凝土浆料构成的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且所述透明催化层上层(501)通过透明催化层基底层(502)与防水涂层(3)固定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防水层,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明蓄水板(4)的上端固定设有透明保护层(6),且所述透明保护层(6)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用于与蓄水孔隙连通的通孔,所述透明蓄水板(4)和透明保护层(6)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启信,朱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