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312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包括:上钢柱、下钢柱、顶撑钢板、限位钢筋头、钢柱铺板、腹板连接件和翼缘板连接件;在上钢柱的底端设置下钢柱;在上钢柱的底端端体的前后左右均开设螺孔;在腹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长螺孔;所述腹板连接件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前后两侧;在翼缘板连接件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长螺孔;所述翼缘板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两侧;在上钢柱的顶端设置顶撑钢板;在顶撑钢板的两侧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钢筋头;在下钢柱的底端设置钢柱铺板。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利,制造成本低,结构抗压弯性能大,且便于运输,安拆过程工作内容少,人工消耗少,安装拆除无附带工序。安装拆除无附带工序。安装拆除无附带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支撑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库顶板后浇带支撑体系搭设一般采用钢管支撑体系,与地库支模架体系分别独立搭设。后浇带支撑带通常按每侧两排立杆设置,沿后浇带长度方向布置间距为800~900mm,设置扫地杆和一道水平杆。
[0003]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后浇带部位对支撑体系占用时间较长,直接导致租赁成本的增加;2)支撑体系立杆的排数和间距、立杆垂直度、以及水平杆设置通常达不到实际需要和规范要求,使得支撑体系实际提供的支撑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保证后浇带悬挑部位的结构质量,悬挑长度较长的部位存在的质量问题将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0006]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包括:上钢柱、下钢柱、顶撑钢板、限位钢筋头、钢柱铺板、腹板连接件和翼缘板连接件;在所述上钢柱的底端设置下钢柱,且上钢柱的位置与下钢柱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上钢柱的底端端体的前后左右均开设螺孔;在所述腹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长螺孔;所述腹板连接件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前后两侧,且腹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位置分别与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前后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翼缘板连接件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长螺孔;所述翼缘板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两侧,且翼缘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分别与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左右螺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7]在所述上钢柱的顶端设置顶撑钢板;在所述顶撑钢板的两侧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钢筋头;在所述下钢柱的底端设置钢柱铺板。
[0008]优选的是,所述上钢柱和下钢柱均与腹板连接件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所述上钢柱和下钢柱均与翼缘板连接件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固定。
[0009]优选的是,所述长螺孔呈椭圆形。
[0010]优选的是,所述限位钢筋头呈“工”字型。
[0011]优选的是,所述翼缘板连接件的长度大于腹板连接件的长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装置原料成本低。同样布置长度范围内,钢柱支撑和钢管支撑用钢量相当,钢柱支撑为一次性投入制作,无租赁成本。
[0013]2、本装置制作方便。材料易得,加工步骤简单,工作量小(仅需切割、焊接和开孔)。
[0014]3、本装置耐久性好,保养简便。
[0015]4、本装置重量轻,便于运输,安拆过程工作内容少,人工消耗少,安装拆除无附带
工序,不产生其他费用。
[0016]5、本装置提供的结构支撑力、支撑面积更大,能够保证结构质量安全,有效避免悬挑结构因下挠开裂的情况。
[0017]6、本装置长细比更小,结构抗压弯性能更大,钢柱支立垂直度容易保证,可持续、稳定提供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的左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钢柱支立状态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上钢柱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下钢柱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腹板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翼缘板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6]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7]1‑
上钢柱,2

下钢柱,3

顶撑钢板,4

限位钢筋头,5

钢柱铺板,6

腹板连接件,7

翼缘板连接件,8

高强螺栓,9

长螺孔,10

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如图1至7所示,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包括:上钢柱1、下钢柱2、顶撑钢板3、限位钢筋头4、钢柱铺板5、腹板连接件6和翼缘板连接件7;在所述上钢柱1的底端设置下钢柱2,且上钢柱1的位置与下钢柱2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上钢柱1的底端端体的前后左右均开设螺孔10;在所述腹板连接件6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长螺孔9;所述腹板连接件6设置在上钢柱1和下钢柱2的前后两侧,且腹板连接件6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9位置分别与上钢柱1和下钢柱2的前后螺孔10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翼缘板连接件7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长螺孔9;所述翼缘板连接件7分别设置在上钢柱1和下钢柱2的两侧,且翼缘板连接件7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9分别与上钢柱1和下钢柱2的左右螺孔10的位置相对应;
[0030]在所述上钢柱1的顶端设置顶撑钢板3,在顶撑钢板3的两侧底端分别设置有限位钢筋头4;在所述下钢柱2的底端设置钢柱铺板5,通过设置钢柱铺板5便于稳固的支撑在地面上。
[0031]进一步地,所述上钢柱1和下钢柱2均与腹板连接件6之间通过高强螺栓8固定;所述上钢柱1和下钢柱2均与翼缘板连接件7之间通过高强螺栓8固定。
[0032]进一步地,所述长螺孔9呈椭圆形。
[003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钢筋头4呈“工”字型。
[0034]进一步地,所述翼缘板连接件7的长度大于腹板连接件6的长度。
[0035]本装置针对层高4M左右的地库,采用两段规格为100*100型号长度不同H型工字钢(重量17.2KG/m,单根钢柱重量最大35kg~40KG。在腹板连接件6及翼缘板连接件7上开长螺孔9,H型钢通过连接件和高强螺栓8连接成型钢支撑柱整体。在结构浇筑之前、搭设支撑体系时支设好钢支撑柱,布置间距2000mm。待结构封闭完成至不再需要支撑后方可拆除。
[0036]连接件分槽钢型带长螺孔9的腹板连接件6和槽钢型带长螺孔9的翼缘板连接件7,且分别为为6.3型(腹板连接件)和10型(翼缘板连接件)槽钢,连接件上加工长螺孔9,螺栓在孔内有一定长度调节量程,使钢柱长度可在量程范围内适当调节,便于钢柱拆除以及安装时调节支撑高度。
[0037]组合钢柱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顶撑钢板3和钢柱铺板5(厚均5

10mm),分别作为顶板支撑托板面以及下钢柱2平稳支立用。上钢柱1的顶撑钢板3底部对称位置焊有2~3根80mmφ10mm的安拆限位钢筋头4,在组合钢支撑柱拆卸时方便施工,保证上钢柱1卸落时平稳作业(钢筋头数量可按图示要求制作或视实际需要定,最少不得少于2根,钢筋头布置位置离钢板边缘不得低于图示数值且应便于实际操作)。
[0038]本装置安装工序:底板施工时定位型钢支撑柱位置,钢支撑柱支立位置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型钢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柱、下钢柱、顶撑钢板、限位钢筋头、钢柱铺板、腹板连接件和翼缘板连接件;在所述上钢柱的底端设置下钢柱,且上钢柱的位置与下钢柱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上钢柱的底端端体的前后左右均开设螺孔;在所述腹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长螺孔;所述腹板连接件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前后两侧,且腹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位置分别与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前后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翼缘板连接件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长螺孔;所述翼缘板连接件分别设置在上钢柱和下钢柱的两侧,且翼缘板连接件的上下两端的长螺孔分别与上钢柱和下钢柱的左右螺孔的位置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麟钮成林王俊云曹璐璐徐皖南田龙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