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91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受力件,用于与汽车悬架的转向节相连接;施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实验平台上,用于向受力件进行施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结构,用于与汽车悬架的副车架相连接,以使汽车悬架的副车架保持与所述实验平台预设距离,在施力装置施力于受力件的状态下,能对汽车悬架的转向节以及副车架共同施力。优点在于:本装置最大限度的复现了实际汽车悬架各部件的受载荷能力,相比于主机厂的整车试验,在保证试验复现有效性的前提下,通过这套试验装置的搭建大大降低了试验验证的成本,载荷的验证效果更接近实车,可靠度更高。可靠度更高。可靠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性能试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悬架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是传递车架与车桥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装置,是影响汽车行驶性能的关键组成。汽车悬架可传递路面反馈的作用力和力矩,衰减车轮的振动,缓和冲击,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使车辆获得理想的运动特性和稳定的行驶能力。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悬架包括转向节1、副车架2、用于实现转向节1和副车架2之间连接的连臂机构3以及减震器4,减震器4的下部与连臂机构3相连接,当然,这部分结构只是汽车悬架的主要一部分,现有的汽车悬架中还包括其他部件。具体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910983762.0(申请公布号为CN11265983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车辆前悬架。
[0003]汽车转向节是汽车悬架系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承载很大一部分来自车身的惯性重力之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来自路况所传递的各种恶劣载荷,包括汽车加速、制动、运行转向等等对转向总成的抗冲击,抗耐久性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而对于汽车主机厂而言,转向系统除操控功能以外更是安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受力件,用于与汽车悬架的转向节(1)相连接;施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实验平台上,用于向受力件进行施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结构,用于与汽车悬架的副车架(2)相连接,以使汽车悬架的副车架(2)保持与所述实验平台预设距离,在施力装置施力于受力件的状态下,能对汽车悬架的转向节(1)以及副车架(2)共同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呈倒置“U”型的架体(6),包括有位于汽车悬架的副车架(2)左右两侧的竖向臂(61)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竖向臂(61)的横向臂(62),左右两侧的竖向臂(61)具有用于与所述汽车悬架的副车架(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611),而横向臂(62)具有用于与所述汽车悬架的减震器(4)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件为设于汽车悬架的转向节(1)前端的板体(8),所述施力装置至少包括三个,分别对板体(8)施加横向力、纵向力和竖向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为四个作动器,分别为第一作动器(7a)、第二作动器(7b)、第三作动器(7c)和第四作动器(7d),所述第一作动器(7a)和第二作动器(7b)分别设于板体(8)的左侧和右侧,并垂直对板体(8)施加横向力;所述第三作动器(7c)设于板体(8)的前侧,并垂直对板体(8)施加纵向力;所述第四作动器(7d)设于板体(8)的上侧,并垂直对板体(8)施加竖向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作动器的施力部和板体(8)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施力部施加的力传导至所述板体(8)的传导件(9),每个所述传导件(9)包括有与对应作动器的施力部相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板体(8)相连接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悬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导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英强陈璐徐伟建王建达徐旭东林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