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914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3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并阻止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相对移动;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侧壁与顶壁以及底壁相连,顶壁固定在顶面,底壁固定在底面,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层压件包括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其中,第二胶层、电池片、第一胶层以及透光面板依次铺设在光伏背板上。
[0003]在光伏层压件未被压合之前,光伏层压件的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易在流水线上产生相对滑动,此外,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时,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进而使得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更易产生相对滑动;为了避免由于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产生相对滑动后,造成透光面板的边缘区域无光伏背板覆盖,常使得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大于透光面板的长度尺寸4mm以上,且使得光伏背板的宽度尺寸大于透光面板的宽度尺寸4mm以上。
[0004]然而,在增加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时,会增加光伏背板的制造成本,进而使得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所述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所述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所述顶面为所述透光面板远离所述光伏背板的一面,所述底面为所述光伏背板远离所述透光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以及所述底壁相连,所述顶壁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底壁固定在所述底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并阻止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相对移动,可避免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在流水线上产生相对滑动,并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且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时,也可避免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产生相对移动,从而无需增加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即可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此外,通过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侧壁与顶壁以及底壁相连,顶壁固定在顶面,底壁固定在底面,其中,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无需担心第一固定带会减少光伏层压件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因此,在光伏
层压件被压合后,无需去除第一固定带。
[0008]另外,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0009]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固定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四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四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三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四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对设置。如此,可更好的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移动。
[0010]另外,所述光伏层压件的形状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所述光伏层压件还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均与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
[0011]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固定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六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五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六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移动。
[0012]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四固定带;所述第四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七固定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八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七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八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七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八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相对设置。如此,可更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0013]另外,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以及所述第二间距均为2mm

5mm。
[0014]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侧壁具有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固定;所述顶壁具有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以及第六边缘,所述第五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六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的四分之三。
[0015]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四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间距;所述侧壁具有第三连接壁,所述第三连接壁与所述第二侧面固定;所述顶壁具有第四连接壁,所述第四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边缘以及第八边缘,所述第七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八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六间距;所述第五间距小于所述第六间距的四分之三。
[0016]另外,所述电池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片同层设置、并均位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所述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所述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所述顶面为所述透光面板远离所述光伏背板的一面,所述底面为所述光伏背板远离所述透光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以及所述底壁相连,所述顶壁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底壁固定在所述底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固定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四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四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三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四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层压件的形状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所述光伏层压件还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均与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固定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六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五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六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陶武松王路闯王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