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宏毅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26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架、升降导轨、升降导靴、升降架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升降平台、对重架、对重导轨、对重导靴,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平台底座、推拉机构、推拉驱动机构及运输台,在平台底座上设置推拉机构导轨,在推拉机构导轨上移动安装推拉机构,在平台底座上安装运输台导轨,在运输台导轨上移动安装运输台,所述推拉机构由推拉驱动机构驱动,在推拉机构前端和运输台尾端分别安装可相互吸合的电磁铁以及可相互触接的电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立体电动车库的使用过程中,可实现方便地将电动车夹紧于运输台上,并快速可靠地与推送机构进行对接,实现电动车的抓取、水平移动及升降,实现平稳入库及出库,保障电动车存取更加安全、平稳、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车立体车库
,特别是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解决电动车的停放问题,设计了电动车的立体车库,其主要包括多层的车辆存放架及一升降平台,当升降平台上升至位于地面的存取出入口,通过升降平台上的抓取机构将电动车抓取后送入车库内部的多层车辆存放架上。现有的多层存放架上设置圆周布置的多个电动车存放库位,在存放库位上固定设置电动车托架,利用升降平台上的抓取机构将电动车推送至某层存放架的某一个电动车存放库位的电动车托架上。对于电动车而言,由于其重量轻,通过升降平台上的电动车抓取机构可直接将电动车从升降平台上推送至存放库位上的电动车托架上。然而,对于电动车,由于其重量大,在从升降平台转送至电动车存放库位时,需最大程度保证其转送的平稳性及安全性,其结构通常较为复杂。而且,现有的多层车辆存放库为圆形,设置若干个朝向中心即朝向升降平台的托架,通过升降平台的旋转实现升降平台与托架的定位,通过升降平台上的抓取机构将电动车推送至托架上,实现电动车的存放,取出时上述动作反向进行则可实现取出。现有的立体车库,由于其升降平台设置于多层车辆存放库的中部,其存取过程只能允许一辆电动车动作,还未能实现多口同时存取。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易于安装、使用,同时保证电动车运输更加安全、平稳、可靠,可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多个升降装置来对应多个存取出入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存取更加安全、平稳、可靠,适于多口存取时使用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架、升降导轨、升降导靴、升降架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升降平台、对重架、对重导轨、对重导靴,所述支撑框架与地面垂直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一侧架体上对称安装升降导轨,在升降导轨上通过升降导靴安装升降架,在升降架上安装升降平台,支撑框架上安装升降架驱动电机及与升降传动机构,在支撑框架的另一侧架体上安装对称的对重导轨,在对重导轨上通过对重导靴安装对重架,对重架上固装对重块,升降架及对重架均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连接;
[0007]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平台底座、推拉机构、推拉驱动机构及运输台,在平台底座上设置推拉机构导轨,在推拉机构导轨上移动安装推拉机构,在平台底座上安装运输台导轨,在运输台导轨上移动安装运输台,所述推拉机构由推拉驱动机构驱动,在推拉机构前端和运输台尾端分别安装可相互吸合的电磁铁以及可相互触接的电极组件。
[0008]而且,所述运输台包括运输台主体、夹紧机构及导向轮机构,运输台主体包括底
板、顶板及侧板,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夹板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与顶板之间的空间,所述夹板机构伸出于顶板上部,所述底板的底面安装所述导向轮机构。
[0009]而且,所述底板及顶板呈梯形形状。
[0010]而且,所述驱动机构为夹紧电机,夹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杆,在丝杆上套装丝座,丝座连接两侧连杆,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对称的两个夹板,该两个夹板底面滑动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夹板滑轨上,该两个夹板与所述连杆连接,夹紧电机通过驱动丝杆正反转动带动丝座前后移动,进而通过连杆带动夹板进行夹紧及张开;所述两个夹板的相对面制有与顶板齐平的支撑板,且两个夹板所制的支撑板交错设置,形成支撑面。
[0011]而且,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两组,分别为前夹紧机构及后夹紧机构,在顶板上除夹紧机构之外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夹板。
[0012]而且,所述导向轮机构包括中间防撞纠偏导轮组及两侧支撑导轮组,所述两侧支撑导轮组与平台底座上的运输台导轨配合,所述防撞纠偏导轮组与所述平台底座上的防撞纠偏导轨配合,中间防撞纠偏导轮组包括安装于底板前端、后端及中部的三组防撞纠偏导轮,该防撞纠偏导轮包括导轮架及三面万向球。
[0013]而且,所述平台底座上安装的防撞纠偏导轨包括固定座、U型导轨、连接螺栓及弹簧,在平台底座上间隔安装若干固定座,在固定座上制有水平的长孔,在长孔内安装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与U型导轨固装,在连接螺栓上安装弹簧。
[0014]而且,所述升降架驱动电机安装于支撑框架的顶部,该升降架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带轮,该第一带轮啮合安装同步带,该同步带啮合安装位于支撑框架顶部及底部的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及第四带轮,同步带与升降架及对重架首尾依次连接,升降架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带轮带动同步带在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及第四带轮上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架进行升降。
[0015]而且,在平台底座的底部安装角度偏转机构,该角度偏转机构包括旋转支撑、主动齿轮及偏转电机,所述平台支架底面与旋转支撑的转动盘固定安装,旋转支撑的固定盘与升降架固装,所述偏转电机通过安装板与升降架固定安装,转动盘外圈固装齿圈,齿圈与偏转电机所安装的主动齿轮啮合。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架、升降导轨、升降导靴、升降架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升降平台、对重架、对重导轨、对重导靴,升降平台设置于升降架上,升降架通过升降导轨及升降导靴安装于支撑框架上,同时配合安装对重架,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控制,该升降装置通过升降架驱动电机及升降传动机构控制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具有动作平稳可靠,且升降动作易于控制,精度高的优点。
[0018]2、本技术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在平台底座上设置推拉机构导轨,在推拉机构导轨上移动安装推拉机构,在平台底座上安装运输台导轨,在运输台导轨上移动安装运输台,推拉机构由推拉驱动机构驱动,在推拉机构前端和运输台尾端分别安装可相互吸合的电磁铁以及可相互触接的电极组件,通过推拉机构前端与运输台尾端的电极组件触接后,接通第一电磁铁及第二电磁铁的控制电路,使其吸合,达到推拉机构与运输台连接的目的,推拉机构移动至最前端与运输台吸合连接后向尾端拉动实现取车,反正将运输台向前推送至存车库位实现存车。
[0019]3、本技术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运输台的夹紧机构由夹紧电机控制夹板的打开及夹紧,当运输台的电极与推拉机构上的电极接触时,接通电磁铁电路及夹紧电机电路,电磁铁吸合,同时使夹紧电机通电,此时可进行正转或者反转实现夹板的打开或者夹紧,当其断开时夹紧电机电路断开,夹紧电机保持其所在状态,使得夹紧机构处于张开或者闭合状态,提高操作便捷性及稳定性。
[0020]4、本技术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运输台包括运输台主体、夹紧机构及导向轮机构,通过夹紧机构实现对电动车的夹持固定,通过导向机构再与车库升降台以及多层存放架上存车库位进行装配,通过升降台转送至存车库位上实现电动车与运输台一体存放,取出时也同时将电动车与运输台一体取出,从而避免单独转送电动车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电动车存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升降架、升降导轨、升降导靴、升降架驱动电机、升降传动机构、升降平台、对重架、对重导轨、对重导靴,所述支撑框架与地面垂直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一侧架体上对称安装升降导轨,在升降导轨上通过升降导靴安装升降架,在升降架上安装升降平台,支撑框架上安装升降架驱动电机及升降传动机构,在支撑框架的另一侧架体上安装对称的对重导轨,在对重导轨上通过对重导靴安装对重架,对重架上固装对重块,升降架及对重架均与所述升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平台底座、推拉机构、推拉驱动机构及运输台,在平台底座上设置推拉机构导轨,在推拉机构导轨上移动安装推拉机构,在平台底座上安装运输台导轨,在运输台导轨上移动安装运输台,所述推拉机构由推拉驱动机构驱动,在推拉机构前端和运输台尾端分别安装可相互吸合的电磁铁以及可相互触接的电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台包括运输台主体、夹紧机构及导向轮机构,运输台主体包括底板、顶板及侧板,所述夹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及夹板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与顶板之间的空间,所述夹板机构伸出于顶板上部,所述底板的底面安装所述导向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及顶板呈梯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立体车库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夹紧电机,夹紧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杆,在丝杆上套装丝座,丝座连接两侧连杆,所述夹板机构包括对称的两个夹板,该两个夹板底面滑动安装于底板上表面的夹板滑轨上,该两个夹板与所述连杆连接,夹紧电机通过驱动丝杆正反转动带动丝座前后移动,进而通过连杆带动夹板进行夹紧及张开;所述两个夹板的相对面制有与顶板齐平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宏毅袁名伟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丁宏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