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221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包括空冷塔塔身、散热器以及导流装置;所述散热器位于空冷塔塔身底部并且外侧设有百叶窗,所述导流装置位于散热器外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侧板、盖板、挡风板和导轨,所述挡风板、侧板和盖板围成导流通道;所述挡风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散热器外侧,所述挡风板远离散热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滚轮;所述挡风板在环境风影响下沿导轨滑动,所述导轨上设有测量挡风板位置的位移系统,所述位移系统与百叶窗的扇叶开关系统耦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全工况改善空冷塔的通风特性,将环境风对空冷塔冷却性能的负面影响扭转为正面影响,提高空冷塔的换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燃煤发电空冷机组
,用于实现环境风高效利用,特别涉及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显著,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三北”地区)却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严重制约了当地电力发展。空冷系统的推广应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发电厂空冷系统是指汽轮机的冷却系统以空 气作为冷却介质,有干式冷却塔或机力通风设备的空冷散热器的闭式循环系统。电厂空冷系统一般分为三类:直接空冷系统、间接空冷系统、湿冷系统和干湿冷混合系统。间接空冷技术具有无噪音、寿命长、维护简单、节能等特点,在我国三北地区新建的发电机组中广泛应用。
[0003]间接空冷塔是利用空气通过表面式换热器受热产生的自然浮力运动带走热量,这使得其冷却效率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显著,尤其是横向自然风下,冷却水温波动明显。如不进行有效的改善和优化,将使汽轮机背压波动过大,导致机组循环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停机的事故。
[0004]目前改善环境风对空冷塔性能影响较为常见的技术措施为增设导流装置,导流装置以翅墙较为常见,该装置竖直设于空冷散热器的外侧,工程易实施,且对空冷塔内外流场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该装置仅针对固定主流风向进行设计,当来流风向改变时,空冷塔通风改善效果有限,没有达到对环境风充分、高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能在广风向下改善空冷塔的通风特性,大部分环境风向下增强空冷塔通风效率,提高空冷塔的换热效率,将环境风对空冷塔冷却性能的负面影响扭转为正面影响。
[0006]本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包括空冷塔塔身、散热器以及导流装置;所述散热器位于空冷塔塔身底部并且外侧设有百叶窗,所述导流装置位于散热器外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侧板、盖板、挡风板和导轨,所述挡风板、侧板和盖板围成导流通道;所述挡风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散热器外侧,所述挡风板远离散热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滚轮;所述挡风板在环境风影响下沿导轨滑动,所述导轨上设有测量挡风板位置的位移系统,所述位移系统与百叶窗的扇叶开关系统耦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为U型,侧板开口朝向散热器并对称设置在散热器两侧;所述侧板靠近散热器的位置设有风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自所述散热器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挡风板和导轨位于所述侧板中部,导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挡风板的初始位置位于导轨中部并平行于所述侧板两
侧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板摆动的最大范围为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30度和从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30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百叶窗的扇叶的初始角度均为指向所述空冷塔塔身中心。
[0011]进一步的,当挡风板逆时针摆动角度α时,挡风板安装位置至第一直板之间的扇叶顺时针转动角度α,挡风板安装位置至第二直板之间的扇叶逆时针转动角度α;当挡风板顺时针摆动时扇叶转动方式同理。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位于挡风板和侧板上方,所述盖板一端与所述空冷塔塔身相连,所述盖板底部边缘处与侧板的顶部相连。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侧面固装挡风板,所述连接装置与散热器的顶面、底面之间通过球头和球头座连接;所述球头座固装在散热器的顶面和底面上,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与球头座匹配的球头和连杆。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装置垂直于当地夏季最大频率风向布置。所述挡风板也可以采用百叶窗形式以便于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调节扇叶角度,从而引导环境风。
[0015]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6]1、本技术可以全工况改善空冷塔的通风特性,将环境风对空冷塔冷却性能的负面影响扭转为正面影响,大部分环境风向下增强空冷塔通风效率20%。
[0017]2、本技术通过耦合系统可以将空冷塔百叶窗的冷凝增益效果与导流装置的冷凝增益效果结合起来,双重提高空冷塔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挡风板转动状态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21]图4是导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5是连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中,1

空冷塔塔身;2

散热器;21

百叶窗;3

导流装置;4

盖板;5

侧板;51

第一直板;52

第二直板;6

挡风板;7

连接装置;71

球头座;72

球头;73

连杆;8

滚轮;9

导轨;10

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特例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实施例:参阅附图1

5,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包括空冷塔塔身1、散热器2以及导流装置3;所述散热器2位于空冷塔塔身1底部并且外侧设有百叶窗21,所述导流装置3位于散热器2外侧;所述挡风板6远离散热器2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9相匹配的滚轮8;所述挡风板6在环境风影响下沿导轨9滑动,所述导轨9上设有测量挡风板6位置的位移系统,所述位移系统与百叶窗21的扇叶开关系统耦合。所述百叶窗21的扇叶的初始角度均为指向所述空冷塔塔身1中心。
[0026]所述侧板5为U型,侧板5开口朝向散热器2并对称设置在散热器2两侧;所述侧板5靠近散热器2的位置设有风口10。所述挡风板6自所述散热器2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挡风板6和导轨9位于所述侧板5中部,导轨9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挡风板6的初始位置位于导轨9中部并平行于所述侧板5两侧的第一直板51和第二直板52。
[0027]如图2所示,所述挡风板6摆动的最大范围为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30度和从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30度。当挡风板6逆时针摆动角度30度时,挡风板6安装位置至第一直板51之间的扇叶顺时针转动角度30度,挡风板6安装位置至第二直板52之间的扇叶逆时针转动角度30度;当挡风板6顺时针摆动角度30度时,挡风板6安装位置至第二直板52之间的扇叶逆时针转动角度30度,挡风板6安装位置至第一直板51之间的扇叶顺时针转动角度30度。
[0028]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4位于挡风板6和侧板5上方,所述盖板4一端与所述空冷塔塔身1相连,所述盖板4底部边缘处与侧板5的顶部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包括空冷塔塔身、散热器以及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位于空冷塔塔身底部并且外侧设有百叶窗,所述导流装置位于散热器外侧;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侧板、盖板、挡风板和导轨,所述挡风板、侧板和盖板围成导流通道;所述挡风板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散热器外侧,所述挡风板远离散热器的一端底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滚轮;所述挡风板在环境风影响下沿导轨滑动,所述导轨上设有测量挡风板位置的位移系统,所述位移系统与百叶窗的扇叶开关系统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U型,侧板开口朝向散热器并对称设置在散热器两侧;所述侧板靠近散热器的位置设有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自所述散热器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挡风板和导轨位于所述侧板中部,导轨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挡风板的初始位置位于导轨中部并平行于所述侧板两侧的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可移动式迷宫导流装置的空冷塔流场重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摆动的最大范围为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30度和从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30度。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冰谭翔文赵国强刘恒李文瑞贾敬臣吕岩岩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