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67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包括:工作台,其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左回转盘驱动机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其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特点:插脚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插脚安装机构,该第一插脚安装机构包括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和一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优点:提高装配效率;体现产品的廉价优势;保障成品合格率。成品合格率。成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压缩机电机起动器自动化装配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上面提及的插脚是指电流起动器的结构体系的第一插脚。前述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应用于制冷压缩机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典型的例子如CN2733039Y(一种R600a工质制冷压缩机用全封闭重锤启动器)和CN202906801U(一种密封性能改进的重锤起动器),更而典型的例子如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
[0003]如业界所知,重锤式电流起动器主要由励磁线圈、衔铁、动触点和静触点等组成,其线圈在工作时,串接在电机的工作绕组中,而静触片串接在电机起动绕组中。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电机无法转动,此时流过工作绕组的电流很大(通常可以达到额定电流的数倍如3至5倍),电流通过线圈产生足够的磁力克服重力,吸引衔铁向上移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绕组电路,使电机起动。当电机转速达到额定转数时,电流下降,当流过起动器电磁线圈的电流减小,产生的磁力不足以吸住衔铁时,则衔铁受重力的作用而下落,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从而达到切断启动绕组电路并使电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目的。
[0004]通过对上面提及的CN206481237U推荐的“结构改进的重锤式电流起动器”的说明书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以基本确定:在基座上设置有NTC接线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线脚)、双联插片、动触头机构(包括有衔铁)、线圈、第一插脚、第一静触片以及第二静触片,在与基座相配合的盖板上设置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并且盖板与基座彼此通过至少一对铆钉铆固,由于前述部件的作用、各自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等等均已在CN206481237U中作了十分详细的说明,因而申请人不再予以阐述。
[0005]已有技术对上述电流起动器的装配方式有两种:一是由各个工人以独立方式自始至终地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完成装配;二是由多名工人以节拍式流水作业方式即以团队协作方式对各个部件即对所有部件装配,其中,每个工人只要完成对某一个部件的装配,尽管后者的速度或称效率要高于前者,但是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都是由手工完成装配的。手工装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电流起动器的基座及盖板由塑料机械在借助于模具下模制成型并且成型效率极高,然而手工装配因相对缓慢而使两者之间产生悬殊的不匹配情形;二是由于劳动力资源日趋匮乏并且人力成本即劳动力工资成本不断升高,因而最终不利于电流起动器产品的廉价化,甚至会失去应有的市场优势;三是由于人工装配,因而不仅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而且因劳动强度大而致工人处于过度的疲惫状态;四是由于是人工装配,因而不免存在误装(错装)几率,并且装配的质量因工人的经验、责任感、情绪乃至身体以及心理状况的不同而不同,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乃至造成报废。
[0006]在电流起动器的所有部件中,从部件的大致形状、部件的弹性等因素分类的话,可以将前述NTC接线脚以及双联插片分成第一类;将前述第一插脚、第一触片(即第一静触片)
以及第二触片(即第二静触片)归纳为第二类;将前述铆钉单独列为第三类,因此如果在前道的自动化设备完成了对第一类的装配以及完成了设置动触头机构后,再由结构合理的自动化装配装置对前述第一、第三类部件实施自动化装配,最后再装配NTC,那么毫无疑问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0007]在上述部件中,接线脚定位板、双联插片的安装相对简单,甚至还可以在注塑成型起动器本体的过程中将其良好地与起动器本体结合在一起,然而对于前述部件中的第一插脚而言,是无法使其预先与起动器本体构成为一体结构的,因为这样会影响材质为塑料的起动器本体的模制成型,必须通过合理的装配手段将其装配到起动器基座上。此外,由于第一插脚的形状相对特殊,不论是手工安装还是机械化自动安装都具有特定的工艺技术要求。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由一套设备自动地将第一插脚准确地安装于起动器基座而得以显著提高装配效率、有益于对一套设备仅配备一名值机人员而得以节省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显著降低劳动力工资成本以及体现产品的廉价优势、有便于可靠地保障装配质量而得以增进成品合格率并且避免瑕疵品流向用户渠道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在该工作台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而在工作台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所述的插脚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插脚安装机构,该第一插脚安装机构包括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和一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对应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朝向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的下部上下调整地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朝向所述左回转盘的一侧固定,而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的底部通过螺钉与所述工作台固定,在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的上部并且背对左回转盘的一侧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螺钉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该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的上表面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的上表面之间构成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台阶腔,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而上端朝着远离工作台的方向伸展,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的上端朝向所述左回转盘的一侧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固定板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的起动器第一
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的上端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的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的底部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朝向所述左回转盘的一侧的下端,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通过旋转作用缸座以水平悬臂状态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连接并且由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带动其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替转动90
°
,一对起动器第一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包括:工作台(10),在该工作台(10)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而在工作台(10)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一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的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左端上方的左回转盘(103)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而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的右动力输出部件同样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位于工作台(10)的右端上方的右回转盘(104)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该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的数量有一组并且围绕左回转盘(103)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脚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该第一插脚安装机构(2)包括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27)和一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28),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对应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朝向所述工作台(10)的一端,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下部上下调整地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211)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而该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座(211)的底部通过螺钉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在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上部并且背对左回转盘(103)的一侧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螺钉(2121)固定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212),该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212)的上表面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上表面之间构成有一起动器第一插脚台阶腔(2122),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而上端朝着远离工作台(10)的方向伸展,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以水平卧置状态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支架(22)的上端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通过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固定板(244)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的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推板(233)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的上端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24)的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上下位移作用缸推板(243)的底部固定,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固定架(25)朝向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一侧的下端,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27)通过旋转作用缸座(271)以水平悬臂状态与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连接并且由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旋转作用缸(26)带动其顺时针或逆时针交替转动90
°
,一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28)以彼此对应状态与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开合作用缸(27)朝向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引入导轨配合支架(21)的上部的一端相连接,并且该对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28)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夹爪水平位移作用缸(23)的作用下在所述起动器第一插脚接应块(212)的上方与所述左回转盘起动器基座承载机构(20)的上方之间交替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回转盘驱动机构(101)包括一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和一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与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传动配合并且由左回转盘
驱动减速箱(1012)连同左回转盘驱动电机(1011)与所述工作台(10)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12)的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121)作为所述左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左回转盘(103)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121)通过左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10122)与工作台(10)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插脚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回转盘驱动机构(102)包括一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和一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与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传动配合并且由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连同右回转盘驱动电机(1021)与所述工作台(10)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1022)的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221)作为所述右动力输出部件伸展到工作台(10)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右回转盘(104)的中心位置固定,所述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10221)通过右回转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轴承(10222)与工作台(10)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起动器自动化装配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东赵云文李俭李燕闫宸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天银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