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铜-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16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领域,涉及光催化薄膜,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催化领域,涉及光催化薄膜,具体涉及一种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锌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越性能的光催化料,也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新型环保材料,其半导体宽禁带约为3.3eV,且无毒、成本低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氧化锌可以通过光辅助催化作用破坏各种有机污染物;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最终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能氧化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然而,氧化锌的光催化特性仅限于紫外波段,导致了其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催化分解的效率较低(不足3%);另外,由于h
+
易与e

复合,从而大大降低了光分解效率。因此,上述的缺陷大大制约了氧化锌光催化活性,从而制约了氧化锌的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氧化锌响应区间小、复合速度快等缺陷,利用复合层的硫化锌将可见光转化为紫外光区域,满足氧化锌的相应要求,同时硫化锌将氧化锌的电子快速传递,减缓了空穴与电子的结合,且电子的传递促使硫化铜与氧化锌形成基于电子转移的协同作用。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光催化薄膜由氧化锌薄膜和硫化铜薄膜组成,且氧化锌薄膜和硫化铜薄膜的连接面形成氧化锌

硫化铜复合层。
[0006]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7]s1,以醋酸锌为锌源,以碳酸铵为水解剂,制备氧化锌薄膜;
[0008]s2,在氧化锌表面涂覆复合层,且所述复合层为氧化锌、氧化铜、硫化锌、硫化铜的四位一体复合层;
[0009]s3,在复合层表面喷涂形成硫化铜薄膜,恒温静置10

30min,得到预制复合膜;
[0010]s4,将预制复合膜进行恒温挤压反应,光照激活处理后,得到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
[0011]其中,s1中的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a1,将醋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碳酸铵细粉液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b1,将悬浊液均匀喷雾在基材上,并恒温静置10

20min,形成湿膜;c1,将湿膜放入至潮湿环境下恒温挤压反应,形成氧化锌薄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a1中,醋酸锌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100

200g/L,搅拌速度为500

900r/min;所述碳酸铵细粉液为碳酸铵细粉

乙醚液,且碳酸铵细粉在乙醚中的浓度为10

20g/L,所述碳酸铵细粉液与醋酸锌乙醇液的体积比为2

5:1,搅拌速度为400

800r/min;所述b1中,所述喷雾的体积为10

30mL/cm2,恒温静置的温度为40

45℃;所述c1中,潮湿环境中的水蒸气体积含量为5

10%,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00

110℃,挤压压力为0.3

0.6MPa。
[0013]再进一步的,所述a1中的碳酸铵细粉液的方法如下:将碳酸铵颗粒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粉碎机中恒温湿法破碎,形成碳酸铵细粉液,恒温湿法破碎的温度为1

4℃。
[0014]其中,s2中的复合层的制备方法包括:a2,将醋酸锌、醋酸铜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醇液;b2,将硫化物加入至混合醇液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碳酸铵细粉液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c2,将悬浊液均匀喷雾在氧化锌薄膜表面,并恒温静置,陈化后得到复合层。
[0015]再进一步的,所述a2中,醋酸锌与醋酸铜的摩尔比为3:0.1

7,且所述醋酸锌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100

200g/L,搅拌速度为500

800r/min;所述b2中,硫化物采用硫化铵或者硫脲,硫化物的加入量是醋酸锌摩尔量的70

200%,搅拌速度为200

400r/min,碳酸铵细粉液为碳酸铵细粉

乙醚液,且碳酸铵细粉在乙醚中的浓度为10

20g/L,所述碳酸铵细粉液的体积是混合醇液的50

100%;所述c2中,所述均匀喷雾的体积为5

10mL/cm2,温度为40

50℃,所述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00

120℃,所述陈化的温度为110

120℃,时间为2

5h。
[0016]其中,s3中的预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a3,将可溶性铜盐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然后将硫化物加入,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液;b3,将混合液涂覆在复合层表面,烘干得到预制硫化铜薄膜,c3,将预制硫化铜薄膜陈化1

2h后恒温静置10

30min,得到预制复合膜。
[0017]再进一步的,所述a3中,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或醋酸铜,且可溶性铜盐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120

180g/L,无水乙醇中的乙醚体积占比为40

60%,搅拌的速度为100

200r/min,所述硫化物采用硫化铵或硫脲;所述b3中的涂覆量是10

30mL/cm2,烘干温度为40

60℃;所述c3中,陈化温度为70

80℃,恒温静置的温度为100

120℃。
[0018]其中,s4中的恒温挤压的压力为0.4

0.6MPa,温度为130

150℃,所述光照激活处理的光照强度为8

20W/cm2,温度为80

90℃。
[0019]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氧化锌响应区间小、复合速度快等缺陷,利用复合层的硫化锌将可见光转化为紫外光区域,满足氧化锌的相应要求,同时硫化锌将氧化锌的电子快速传递,减缓了空穴与电子的结合,且电子的传递促使硫化铜与氧化锌形成基于电子转移的协同作用。
[0021]2.本专利技术基于硫化物与醋酸铜和醋酸锌的协同反应,形成基于氧化铜、氧化锌、硫化铜和硫化锌的四位一体复合层,减少了氧化锌薄膜与硫化铜薄膜的界面势差,提升了电子传递效果,有效的提升整个复合光催化薄膜的降解效果。
[0022]3.本专利技术利用碳酸铵作为水解剂形成水分子的提供,同时其自身的低温稳定性保证了水分子锁定效果,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催化薄膜由氧化锌薄膜和硫化铜薄膜组成,且氧化锌薄膜和硫化铜薄膜的连接面形成氧化锌

硫化铜复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以醋酸锌为锌源,以碳酸铵为水解剂,制备氧化锌薄膜;s2,在氧化锌表面涂覆复合层,且所述复合层为氧化锌、氧化铜、硫化锌、硫化铜的四位一体复合层;s3,在复合层表面喷涂形成硫化铜薄膜,恒温静置10

30min,得到预制复合膜;s4,将预制复合膜进行恒温挤压反应,光照激活处理后,得到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氧化锌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a1,将醋酸锌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碳酸铵细粉液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b1,将悬浊液均匀喷雾在基材上,并恒温静置10

20min,形成湿膜;c1,将湿膜放入至潮湿环境下恒温挤压反应,形成氧化锌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中,醋酸锌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100

200g/L,搅拌速度为500

900r/min;所述碳酸铵细粉液为碳酸铵细粉

乙醚液,且碳酸铵细粉在乙醚中的浓度为10

20g/L,所述碳酸铵细粉液与醋酸锌乙醇液的体积比为2

5:1,搅拌速度为400

800r/min;所述b1中,所述喷雾的体积为10

30mL/cm2,恒温静置的温度为40

45℃;所述c1中,潮湿环境中的水蒸气体积含量为5

10%,恒温挤压的温度为100

110℃,挤压压力为0.3

0.6MPa。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化铜

氧化锌复合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复合层的制备方法包括:a2,将醋酸锌、醋酸铜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混合醇液;b2,将硫化物加入至混合醇液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碳酸铵细粉液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c2,将悬浊液均匀喷雾在氧化锌薄膜表面,并恒温静置,陈化后得到复合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化铜

氧化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