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5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属于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前置冷凝腔室和后置过滤腔室,前置冷凝腔室与后置过滤腔室间设有缓流冷凝板,缓流冷凝板包括多组V型导流板和倒V型缓流板,倒V型缓流板位于V型导流板上方,倒V型缓流板与V型导流板交错相对形成弯折的冷却流道,V型导流板和到倒V型缓流板上均嵌入有半导体制冷片,通过V型导流板和倒V型缓流板的配合,在减缓含油烟尘空气流速的同时,使得含油烟尘空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含油烟尘空气进行降温,截流含油烟尘空气中的油雾,避免油雾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吸附在滤芯上,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同时含有油雾和粉尘颗粒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时,使用常规的滤芯进行过滤,随着油雾逐渐凝结吸附在滤芯上,会急剧的降低滤芯的过滤效率,需要频繁的更换滤芯;同时由于油雾的凝结,导致粉尘颗粒很难从滤芯上脱离,提高了滤芯清洁的难度,无法重复利用滤芯,导致空气净化处理的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别形成有前置冷凝腔室和后置过滤腔室,前置冷凝腔室与后置过滤腔室间设有可拆卸的缓流冷凝板;
[0005]所述缓流冷凝板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V型导流板和倒V型缓流板,倒V型缓流板位于V型导流板上方,并且倒V型缓流板与V型导流板交错相对,形成有弯折的冷却流道,V型导流板和到倒V型缓流板上均嵌入有半导体制冷片。
[0006]作为优选,所述前置冷凝腔室设有多组向上的进风口,并且进风口与缓流冷凝板间设有平流挡板,平流挡板与前置冷凝腔室间形成有倒U形的换向流道。
[0007]作为优选,所述V型导流板底部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排油孔,排油孔贯穿V型导流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前置冷凝腔室底部设有环形的回流槽,回流槽位于缓流冷凝板下方,壳体上设有与回流槽连通的排污阀。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后置过滤腔室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安装有多组滤芯,第一腔室和前置冷凝腔室通过缓流冷凝板相互分隔,第二腔室设有出风口。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含油烟尘空气经过前置冷凝腔室流入缓流冷凝板时,通过V型导流板的分向导流,分别分散进入不同的冷却流道,在遇到倒V型缓流板后,流速放缓并向下分别分为两个流向,通过V型导流板和倒V型缓流板的配合,在减缓含油烟尘空气流速的同时,通过导流和分流使得含油烟尘空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含油烟尘空气进行降温,截流含油烟尘空气中的油雾,油雾在遇冷后形成较大的液珠、粘覆在缓流冷凝板上,避免油雾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吸附在滤芯上,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流冷凝板的立体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流冷凝板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缓流冷凝板的剖切示意图。
[0016]图中,10、壳体;20、前置冷凝腔室;21、进风口;22、平流挡板;23、换向流道;24、回流槽;25、排污阀;31、第一腔室;32、第二腔室;33、滤芯;40、缓流冷凝板;41、V型导流板;42、排油孔;43、倒V型缓流板;44、冷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分别形成有前置冷凝腔室20和后置过滤腔室,前置冷凝腔室20与后置过滤腔室间设有可拆卸的缓流冷凝板40,含油烟尘空气流经前置冷凝腔室20通过缓流冷凝板40进入后置过滤腔室;
[0019]所述缓流冷凝板40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V型导流板41和倒V型缓流板43,V型导流板41和倒V型缓流板43均采用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金属,如铜、不锈钢等,倒V型缓流板43位于V型导流板41上方,并且倒V型缓流板43与V型导流板41交错相对,形成有弯折的冷却流道44,V型导流板41和到倒V型缓流板43上均嵌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后置过滤腔室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隔板上安装有多组滤芯33,第一腔室31和前置冷凝腔室20通过缓流冷凝板40相互分隔,第二腔室32设有出风口。
[0020]具体的,在含油烟尘空气经过前置冷凝腔室20流入缓流冷凝板40时,通过V型导流板41的分向导流,分别分散进入不同的冷却流道44,在遇到倒V型缓流板43后,流速放缓并向下分别分为两个流向,通过V型导流板41和倒V型缓流板43的配合,在减缓含油烟尘空气流速的同时,通过导流和分流使得含油烟尘空气能够均匀的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同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含油烟尘空气进行降温,截流含油烟尘空气中的油雾,油雾在遇冷后形成较大的液珠、粘覆在缓流冷凝板40上,避免油雾进入后置过滤腔室、吸附在滤芯33上,影响滤芯33的过滤效果。
[0021]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冷凝腔室20设有多组向上的进风口21,并且进风口21与缓流冷凝板40间设有平流挡板22,平流挡板22与前置冷凝腔室20间形成有倒U形的换向流道23,通过平流挡板22和换向流道23使得含油烟尘空气能够尽可能均匀的流入缓流冷凝板40。
[0022]进一步的,所述V型导流板41底部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排油孔42,排油孔42贯穿V型导流板41,凝结在倒V型缓流板43上的油雾,在落入V型导流板41上方的V型槽后,从排油孔42落入到前置冷凝腔室20底部,所述前置冷凝腔室20底部设有环形的回流槽24,回流槽24位于缓流冷凝板40下方,壳体10上设有与回流槽24连通的排污阀25,冷凝形成的油液汇聚在回流槽24中,并从排污阀25处排出。
[002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
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分别形成有前置冷凝腔室(20)和后置过滤腔室,前置冷凝腔室(20)与后置过滤腔室间设有可拆卸的缓流冷凝板(40);所述缓流冷凝板(40)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V型导流板(41)和倒V型缓流板(43),倒V型缓流板(43)位于V型导流板(41)上方,并且倒V型缓流板(43)与V型导流板(41)交错相对,形成有弯折的冷却流道(44),V型导流板(41)和到倒V型缓流板(43)上均嵌入有半导体制冷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烟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冷凝腔室(20)设有多组向上的进风口(21),并且进风口(21)与缓流冷凝板(40)间设有平流挡板(22),平流挡板(22)与前置冷凝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鑫环宝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