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499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够对患儿的协调性进行锻炼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框,固定框内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两个转盘相背端分别经转动板转动连接有踏板,两个转盘相对端经Z形杆连接,固定框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托板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框,Z形杆插入摆动框内,两个摆动框上端分别经连杆设有与转轴同轴的半齿轮,托板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其对应侧的半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上端设有握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小儿普外护理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的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行走,当人体的下肢受伤时,极大的影响了人体的行为能力,当人体下肢受伤后,除了合理的休息外还有市场的做康复训练才能早日康复,腿部运动能让腿充满活力,增强腿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恢复腿部肌肉的弹性,小儿的腿部受到损伤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加速其康复速度,但是,生活中普通的训练装置在使用不便,不能适用于各种身高的儿童,在对小儿进行锻炼时,不能够同时对患儿的上肢进行锻炼,达不到对患者协调性锻炼的目的,不能够满足患儿的实际需求,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够对患儿的协调性进行锻炼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框,固定框内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两个转盘相背端分别经转动板转动连接有踏板,两个转盘相对端经Z形杆连接,固定框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托板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框,Z形杆插入摆动框内,两个摆动框上端分别经连杆设有与转轴同轴的半齿轮,托板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其对应侧的半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上端设有握把。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移动座椅在底板上的位置即可适应不同腿长的患儿,踩动踏板,即可对患儿的腿部和手臂同时进行锻炼,齿条的交错移动还能够对患儿的协调性进行锻炼,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框2,固定框2内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3,两个转盘3相背端分别经转动板4转动连接有踏板5,
两个转盘3相对端经Z形杆6连接,固定框2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7,托板7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框9,Z形杆6插入摆动框9内,两个摆动框9上端分别经连杆设有与转轴8同轴的半齿轮10,托板7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其对应侧的半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齿条11上端设有握把12。
[0012]为了便于转盘3的转动,所述的固定框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转盘3同轴的转动槽,转动槽内同轴转动连接有转环13,转环13与其对应侧的转盘3固定连接。
[0013]为了对患儿的脚部进行固定,所述的踏板5上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14,内侧的固定带14外表面设有魔术母贴,外侧的固定带14内表面上设有可与魔术母贴粘合的魔术子贴。
[0014]为了增加患儿的舒适度,所述的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框2左方的座椅15。
[0015]为了对座椅15的移动进行限位,所述的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且上下轴向的限位槽,座椅15上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可插入限位槽内的滑动杆16。
[0016]为了便于滑动杆16的滑动,所述的滑动杆16和座椅15之间设有拉簧。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在需要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训练时,使患儿坐在座椅15上,向上拉动滑动杆16,此时拉簧被拉伸,使滑动杆16移出限位槽,根据患者的腿部和身高前后移动座椅15在底板1上的位置,在将座椅15调节到适合患者的位置时,停止移动座椅15,松开滑动杆16,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16插入限位槽内,对座椅15上移动进行限位,防止患者在锻炼时座椅15发生移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0018]在完成对座椅15的调节后,将患者的脚部置于踏板5上,使内侧的固定带14与患者的脚部贴合,拉动外侧的固定带14,使魔术子贴与其对应侧的魔术母贴相粘合,对患儿的脚部进行固定,使患儿的双手分别握住其对应侧的握把12;
[0019]此时患者踩动踏板5,踏板5经转动板4带动转盘3转动,由于设有Z形杆6,能够保证两个转盘3同时转动且转动的角度相等,对患者的协调性进行锻炼,后侧的转盘3经Z形杆6带动其对应侧的摆动框9下端向左摆动,此时前侧的摆动框9下端向右摆动,后侧的摆动框9带动其对应侧的半齿轮10向右摆动,后侧的半齿轮10经齿条11带动其对应侧的握把12向右移动,前侧的半齿轮10经齿条11带动其对应侧的握把12向左移动,在对患者的腿部进行锻炼的同时,完成对患者的手臂的锻炼,同时前后两侧的齿条11进行交错运动,对患儿的手臂和腿部进行交错运动,对患者的协调性进行训练;
[0020]若要继续对患儿的腿部进行训练,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在不需要对患儿的腿部进行锻炼时,解除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之间的粘合,不再对患儿脚部的固定,患儿从本装置上离开即可。
[002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有的转盘、Z形杆、摆动框、踏板、转动板、转轴、半齿轮、齿条和握把,对患者的腿部进行训练的同时,完成了对患者手臂的进行训练,同时齿条交错移动,对患儿的协调性进行训练,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难度,提高了患儿的锻炼效率,能够有效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设有的座椅、滑动杆、限位槽和拉簧,能够根据患者的身高和腿长调节座椅在底板上的位置,能够有效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增加了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框(2),固定框(2)内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盘(3),两个转盘(3)相背端分别经转动板(4)转动连接有踏板(5),两个转盘(3)相对端经Z形杆(6)连接,固定框(2)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托板(7),托板(7)内设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后两侧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摆动框(9),Z形杆(6)插入摆动框(9)内,两个摆动框(9)上端分别经连杆设有与转轴(8)同轴的半齿轮(10),托板(7)上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其对应侧的半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齿条(11)上端设有握把(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护理腿部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2)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转盘(3)同轴的转动槽,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荷红闫丽丽燕林赵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