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98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在靠近床头的床体上设置有上床板,在靠近床尾的床体上活动设置有下床板,与下床板对应的床体底部设置有箱体,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床板的承重板条,箱体的内底部竖直设置有多级电动缸,多级电动缸的执行端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踏转轮;在靠近床尾的箱体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直线电机模组,在直线电机模组的滑台上设置有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病床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长期卧床的心内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设备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自身体质,有利于身体恢复,提高以心内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体验感。验感。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康复训练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这类疾病往往是慢性病而且康复时间较长,必须有较为合理的康复训练和检测;心内科病人在发病之前似乎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就发病了,其实不是没有征兆,只是不怎么明显,而有些病人对此并不怎么重视,往往都是到了发病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脏的保护应当时刻注意,除了保持好的心情和健康的饮食,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尤其在医院中住院修养的心内患者在一定条件下需要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自己自身的体质,以便早日康复;但是传统的康复训练病床在使用过程中功能性较低,心内患者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之后的康复阶段需要长期的卧床,由于无法下床运动,老年心内患者容易导致血栓情况的发生,传统的康复训练病床对于有血栓风险的高危心内患者仅能将腿部进行抬高,无法辅助心内患者进行运动,降低了康复训练病床的实用性,因此,传统的康复训练病床并不适合长期卧床的心内患者进行辅助训练,降低了心内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在具有传统病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设备,提高了病床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长期卧床的心内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设备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自身体质,有利于身体恢复,提高以心内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体验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在靠近床头的床体上设置有上床板,在靠近床尾的床体上活动设置有下床板,与下床板对应的床体底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床板的承重板条,所述箱体的内底部竖直设置有多级电动缸,所述多级电动缸的执行端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踏转轮;在靠近床尾的箱体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直线电机模组,在直线电机模组的滑台上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朝向床体的床头方向。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与上床板对应的床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上床板倾斜角度的调节装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床头底部的两个床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与上床板底部之间设置有单级电动缸,所述单级电动缸的缸体尾部与支撑横梁铰接,所述单级电动缸的执行端与上床板底部铰接,所述上床板靠近床尾的边沿与床体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显示器的底部边沿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显示器通过支撑架与直线电机模组的滑台连接;支撑架用于在直线电机模组驱动显示器上升至
最高处时,使显示器的底部边沿完全位于箱体外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箱体内部的两侧侧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滑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边沿分别与箱体内部两侧侧壁上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两侧侧壁的每个侧壁上竖直设置有两个滑轨;支撑板的两侧边沿分别通过支撑脚与箱体内部两侧侧壁上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滑轨的设置,可以提高多级电动缸驱动支撑板在上下往复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当支撑板位于最高处时,四个滑轨构成支撑板的两侧边沿四个支撑点,使心内患者在踩踏脚踏转轮进行训练时,可以保证支撑板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支撑板发生晃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下床板的顶部表面嵌入设置有拉手结构件;通过设置拉手结构件便于取放下床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床体底部的四个床腿底端分别设置有带锁止功能的万向轮;便于在需要的情况下移动床体,当床体移动到新的位置后,通过万向轮的锁止功能锁止万向轮,防止万向轮滚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脚踏转轮的两个踏板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捆扎带;魔术贴捆扎带用于将心内患者的脚部固定在脚踏转轮的踏板上,防止心内患者脚部在踩踏脚踏转轮时从踏板上滑落。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在具有传统病床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设备,提高了病床的实用性与多功能性;长期卧床的心内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设备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自身体质,有利于身体恢复,提高心内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床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初始状态箱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箱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初始状态箱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箱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22]1‑
床体,2

上床板,3

下床板,4

箱体,5

承重板条,6

多级电动缸,7

支撑板,8

脚踏转轮,9

滑轨,10

支撑脚,11

直线电机模组,12

支撑架,13

显示器,14

拉手结构件,21

支撑横梁,22

单级电动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24]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1,在靠近床头的床体1上设置有上床板2,在靠近床尾的床体1上活动设置有下床板3,与下床板3对应的床体1底部设置有箱体4,箱体4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床板3的承重板条5,箱体4的内底部竖直设置有多级电动缸6,多级电动缸6的执行端上设置有支撑板7,支
撑板7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踏转轮8;在靠近床尾的箱体4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直线电机模组11,在直线电机模组11的滑台上设置有显示器13,且显示器13朝向床体1的床头方向。
[0025]本实施例中,与上床板2对应的床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上床板2倾斜角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21,支撑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床头底部的两个床腿固定连接,支撑横梁21与上床板2底部之间设置有单级电动缸22,单级电动缸22的缸体尾部与支撑横梁21铰接,单级电动缸22的执行端与上床板2底部铰接,上床板2靠近床尾的边沿与床体1转动连接;现有病床上这种床板角度调节装置较多,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现有病床上的床板角度调节装置。
[0026]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3的底部边沿设置有支撑架12,显示器13通过支撑架12与直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在靠近床头的床体上设置有上床板,在靠近床尾的床体上活动设置有下床板,与下床板对应的床体底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床板的承重板条,所述箱体的内底部竖直设置有多级电动缸,所述多级电动缸的执行端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脚踏转轮;在靠近床尾的箱体内侧壁上竖直设置有直线电机模组,在直线电机模组的滑台上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朝向床体的床头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与上床板对应的床体底部设置有用于调整上床板倾斜角度的调节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床头底部的两个床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横梁与上床板底部之间设置有单级电动缸,所述单级电动缸的缸体尾部与支撑横梁铰接,所述单级电动缸的执行端与上床板底部铰接,所述上床板靠近床尾的边沿与床体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元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