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88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属于人造岛屿领域,包括漫水沙丘和四伸臂自动积沙墙,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分别设置于漫水沙丘的顶部周围,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设置有上伸积沙壁、内平伸抗翻壁、斜外伸加强壁和底部稳定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是人造岛屿主要采用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天然积沙,能够捕集随着近岸流而流动的沙子,从而大量减少人工成本与机械费用,有助于人工岛屿的建设;该技术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有效减少工程量,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岛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变得愈发紧张,围海造地已经成为人类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围海造岛已经从沿海地区的填海造陆工程发展到海洋中岛礁为基点的填海造岛工程。
[0003]现有的填海造岛手段是采用挖泥船进行海上吹沙填岛,所用的填海土料一般为就近浅滩的海沙、淤泥以及陆地上运输的部分土料,而由陆地上专门为填海造岛开采挖掘并运输土料,不论是取材还是运输方面皆成本高昂。
[0004]另外,我国围海造岛工程主要是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形成围挡,再往围挡内吹沙填土,最后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但是混凝土灌注桩具有施工过程复杂,人工操作步骤较多,人工和机械成本较高,且耐腐蚀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解决人工造岛的工程量较大且成本较高的问题,采用天然积沙的手段造岛,尽量减少人工作业量,降低施工成本。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包括漫水沙丘和四伸臂自动积沙墙,所述漫水沙丘的顶面高度位于平均低潮水位线和平均高潮水位线之间,所述漫水沙丘周围设置有漫水沙丘边坡,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分别设置于漫水沙丘的顶部周围,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设置有上伸积沙壁、内平伸抗翻壁、斜外伸加强壁和底部稳定壁,所述上伸积沙壁竖直设置,且所述上伸积沙壁顶部高于平均高潮水位线,所述上伸积沙壁设置有积沙孔,所述内平伸抗翻壁位于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内侧且延伸至漫水沙丘顶部,所述斜外伸加强壁与漫水沙丘边坡相配合,所述底部稳定壁嵌入漫水沙丘内,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的上伸积沙壁与漫水沙丘顶部所围成的部分为自动积沙坑,自动积沙坑内设置有坑内积沙层,所述坑内积沙层顶部设置有填土层,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的外侧设置有坑外积沙。
[0007]优选的,所述上伸积沙壁和所述底部稳定壁竖直对齐,所述内平伸抗翻壁的下边缘为水平,所述内平伸抗翻壁的上边缘为斜坡,且所述内平伸抗翻壁的上边缘远离所述交接节点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内平伸抗翻壁、所述上伸积沙壁和所述底部稳定壁相连接处为交接节点,所述斜外伸加强壁分别与所述上伸积沙壁和所述底部稳定壁在交接节点处连接,所述斜外伸加强壁位于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外侧,且斜外伸加强壁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斜外伸加强壁的坡度倾角为30

60
°

[0008]优选的,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内设置有内侧弯折抗弯钢筋和外侧弯折抗弯钢筋,所述内侧弯折抗弯钢筋设置有积沙壁受弯钢筋、抗翻壁受弯钢筋、水平弯折段、竖向弯折段、环箍底角和内环箍交错角,所述环箍底角位于所述水平弯折段两端,所述抗翻壁受弯
钢筋和竖向弯折段通过所述内环箍交错角连接,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内,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位于所述内平伸抗翻壁内,所述水平弯折段和所述环箍底角位于所述底部稳定壁内,所述外侧弯折抗弯钢筋包括积沙壁加强钢筋、加强壁受弯钢筋、加强壁加强钢筋、竖直弯折段、环箍外侧角和外环箍交错角,所述环箍外侧角位于所述竖直弯折段两端,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内,所述加强壁受弯钢筋、所述加强壁加强钢筋、所述竖直弯折段和所述环箍外侧角均位于所述斜外伸加强壁内,所述外环箍交错角位于所述交接节点处。
[0009]优选的,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内靠近所述自动积沙坑的一侧,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内远离所述自动积沙坑的一侧,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位于所述内平伸抗翻壁内靠近所述自动积沙坑的一侧,所述水平弯折段位于所述底部稳定壁内的底部,所述环箍底角内设置纵向钢筋,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底部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纵向钢筋;所述外环箍交错角与所述内环箍交错角相交叉,二者相交叉的部分设置纵向钢筋。
[0010]优选的,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竖直设置与,所述竖向弯折段垂直于所述水平弯折段,再向积沙壁受弯钢筋方向弯折,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水平向下倾斜,且与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相交,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所述水平弯折段、所述竖直弯折段、所述环箍底角和所述内环箍交错角为一体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所述加强壁受弯钢筋、所述加强壁加强钢筋、所述竖直弯折段、所述环箍外侧角和所述外环箍交错角为一体结构,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竖直设置,所述加强壁加强钢筋由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底部按顺时针方向弯折30
°
~60
°
形成,所述竖直弯折段竖直设置,所述加强壁受弯钢筋与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相交叉,所述外环箍交错角由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和所述加强壁加强钢筋之间的夹角形成。
[0012]优选的,所述上伸积沙壁顶部高于平均高潮水位线0.5m~3m,所述填充填土层顶面与所述上伸积沙壁的顶面齐平,所述坑内积沙层的顶部与平均高潮水位线之间的距离为0mm~100mm,所述沙丘边坡坡度与斜外伸加强壁的坡度相同,优选的,所述上伸积沙壁的高度是所述底部稳定壁高度的5倍~10倍,所述内平伸抗翻壁长度为所述上伸积沙壁长度的0.5倍~0.8倍,所述斜外伸加强壁长度为所述上伸积沙壁长度的0.5倍~1倍。
[0013]优选的,所述的四伸臂自动积沙墙采用混凝土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的人造岛屿主要采用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天然积沙,能够捕集随着近岸流而流动的沙子,当流沙从积沙孔进入自动积沙坑后,在自动积沙坑内形成坑内积沙,节省了人工填砂的操作步骤,从而大量减少人工成本与机械费用,有助于人工岛屿的建设;同时,本专利技术才用采用四伸臂式的积沙墙,能够有效的与沙丘进行进行配合,实现操作方便、有效减少工程量和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人造岛所受到侵蚀。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积沙中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积沙后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填土层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内部结构图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四伸臂自动积沙墙外立面示意图示意图;图7为图6中A

A向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内侧弯折抗弯钢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外侧弯折抗弯钢筋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四伸臂自动积沙墙;2、自动积沙坑;3、漫水沙丘;4、漫水沙丘边坡;5、坑内积沙层;6、坑外积沙;7、填土层;1

1、上伸积沙壁;1

2、内平伸抗翻壁;1

3、斜外伸加强壁;1

4、底部稳定壁;1

5、交接节点;1

6、内侧弯折抗弯钢筋;1

7、外侧弯折抗弯钢筋;1

8、纵向钢筋;1

9、积沙孔;1
‑6‑
1、积沙壁受弯钢筋;1
‑6‑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漫水沙丘(3)和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所述漫水沙丘(3)的顶面高度位于平均低潮水位线和平均高潮水位线之间,所述漫水沙丘(3)周围设置有漫水沙丘边坡(4),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分别设置于漫水沙丘(3)的顶部周围,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设置有上伸积沙壁(1

1)、内平伸抗翻壁(1

2)、斜外伸加强壁(1

3)和底部稳定壁(1

4),所述上伸积沙壁(1

1)竖直设置,且所述上伸积沙壁(1

1)顶部高于平均高潮水位线,所述上伸积沙壁(1

1)设置有积沙孔(1

9),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位于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内侧且延伸至漫水沙丘(3)顶部,所述斜外伸加强壁(1

3)与漫水沙丘边坡(4)相配合,所述底部稳定壁(1

4)嵌入漫水沙丘(3)内,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的上伸积沙壁(1

1)与漫水沙丘(3)顶部所围成的部分为自动积沙坑(2),自动积沙坑(2)内设置有坑内积沙层(5),所述坑内积沙层(5)顶部设置有填土层(7),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的外侧设置有坑外积沙(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伸积沙壁(1

1)和所述底部稳定壁(1

4)竖直对齐,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的下边缘为水平,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的上边缘为斜坡,且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的上边缘远离所述上伸积沙壁(1

1)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所述上伸积沙壁(1

1)和所述底部稳定壁(1

4)相连接处为交接节点(1

5),所述斜外伸加强壁(1

3)分别与所述上伸积沙壁(1

1)和所述底部稳定壁(1

4)在交接节点(1

5)处连接,所述斜外伸加强壁(1

3)位于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外侧,且斜外伸加强壁(1

3)倾斜向下延伸,所述斜外伸加强壁(1

3)的坡度倾角为30

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伸臂自动积沙墙人造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伸臂自动积沙墙(1)内设置有内侧弯折抗弯钢筋(1

6)和外侧弯折抗弯钢筋(1

7),所述内侧弯折抗弯钢筋(1

6)设置有积沙壁受弯钢筋(1
‑6‑
1)、抗翻壁受弯钢筋(1
‑6‑
2)、水平弯折段(1
‑6‑
3)、竖向弯折段(1
‑6‑
4)、环箍底角(1
‑6‑
5)和内环箍交错角(1
‑6‑
6),所述环箍底角(1
‑6‑
5)位于所述水平弯折段(1
‑6‑
3)两端,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1
‑6‑
2)和竖向弯折段(1
‑6‑
4)通过所述内环箍交错角(1
‑6‑
6)连接,所述积沙壁受弯钢筋(1
‑6‑
1)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1

1)内,所述抗翻壁受弯钢筋(1
‑6‑
2)位于所述内平伸抗翻壁(1

2)内,所述水平弯折段(1
‑6‑
3)和所述环箍底角(1
‑6‑
5)位于所述底部稳定壁(1

4)内,所述外侧弯折抗弯钢筋(1

7)包括积沙壁加强钢筋(1
‑7‑
1)、加强壁受弯钢筋(1
‑7‑
2)、加强壁加强钢筋(1
‑7‑
3)、竖直弯折段(1
‑7‑
4)、环箍外侧角(1
‑7‑
5)和外环箍交错角(1
‑7‑
6),所述环箍外侧角(1
‑7‑
5)位于所述竖直弯折段(1
‑7‑
4)两端,所述积沙壁加强钢筋(1
‑7‑
1)位于所述上伸积沙壁(1

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来邹桢李志军刘柏男滕易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