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086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含硫气体净化技术领域。脱硫系统,包括转化装置及脱硫装置,脱硫系统还包括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转化装置及脱硫装置依次连通设置在供气系统及受气系统之间;控制方法,提供如上的脱硫系统;当需要对转化塔中的催化剂进行更换时,开启第一旁通阀及第二旁通阀,关闭第三旁通阀,关闭转化塔两端上气体接口的阀门,对转化塔中的催化剂进行离线更换。控制方法,提供如上的脱硫系统,调节旁通管路上的调节装置,使由于脱硫系统包括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转化装置或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进行在线装卸,保证脱硫效果。硫效果。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硫气体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大部分钢铁企业以“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的长流程工艺为主。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煤气在钢企全流程中具有最为广泛的应用,是钢企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高炉煤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经燃烧后将形成二氧化硫排放。随着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推行,高炉煤气燃烧后的烟气已然不能满足其要求,这不仅影响到钢企环保评级,对炼铁工序乃至钢铁企业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带来阻碍。高炉煤气用户分布极为分散,要实现末端烟气的全量脱硫净化存在投资大、建设难度大、运维成本高等难题。因此,实现高炉煤气源头集中脱硫净化,进而实现煤气用户的硫减排,是钢企实现高炉煤气燃烧超低排放的最佳的选择。
[0003]TRT为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现有技术中,有的工艺路线是将水解转化单元布置在TRT之前,将无机硫脱除单元布置在TRT之后,这样在TRT前,高炉煤气中大量无腐蚀性的有机硫经水解转化为具有腐蚀性的硫化氢气体,必将加重TRT及相关煤气管路的硫化氢腐蚀问题。
[0004]也有将水解转化和脱硫同时置于TRT之后的工艺。但因所有脱硫设施置于TRT之后,煤气压力远低于TRT之前高压侧的煤气压力,煤气工况流量更大,系统阻损大,进而严重TRT发电能力。
[0005]有的采用湿法脱硫工艺,但湿法脱硫工艺存在废水排放、增加高炉煤气含水量等弊端。也有采用高炉煤气水解和脱硫全部置于TRT之前的全干法脱硫工艺,有的通过前置粉料脱硫、有机硫转化和第二级干法脱硫的不同组合方式实现对不同浓度硫的低成本净化处理。有的通过转化反应器和脱硫反应器实现高炉煤气净化。脱硫反应器为一用一备,当脱硫反应器出口煤气中硫化物超标后切换至并联的另外一台脱硫反应器。但上述方案中并未对催化剂装卸更换方法进行说明,采用多塔并联互为备用的方式会使得系统占地较大、一次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对脱硫系统中的催化剂进行装卸。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设置在高炉煤气的供气系统及高炉煤气的受气系统之间,包括转化装置及脱硫装置,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通设置在所述供气系统及所述受气系统之间,所述供气系统的高炉煤气依次经过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进入所述受气系统;所述排料装置与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上料装置与
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能够在所述排料装置的作用下排出,所述上料装置能够对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装填催化剂;或者,所述排料装置与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上料装置相应与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能够在所述排料装置的作用下排出,所述上料装置能够对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装填催化剂。
[0008]可选地,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料装置及所述上料装置之间的再生装置,所述再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排料装置及所述上料装置连通,所述排料装置排出的催化剂能够进入所述再生装置中进行再生处理,所述再生装置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能够返回所述上料装置进行装填。
[0009]可选地,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连通所述供气系统及所述受气系统,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旁通管路流量的调节装置。
[0010]可选地,所述脱硫装置至少包括两个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并联设置在所述转化装置与所述受气系统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废料后处理装置,所述废料后处理装置与所述排料装置连通。
[0012]可选地,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对应位置高炉煤气硫含量的气体硫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气体硫含量检测装置分别对应于所述供气系统、所述脱硫装置、所述受气系统及所述转化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转化装置包括预处理塔及转化塔,所述预处理塔与所述转化塔通过管路依次串联设置在所述供气系统及所述脱硫装置之间,所述预处理塔与所述供气系统之间的管路为第一管路,所述预处理塔与转化塔之间的管路为第二管路,所述转化塔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的管路为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使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使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之间连通;
[0014]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三旁通阀,所述第三旁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连通位置与所述预处理塔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塔及所述转化塔的两端上均分别设置有气体接口,所述气体接口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气体接口的阀门,所述第二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预处理塔一端的气体接口及所述转化塔一端的气体接口上,所述预处理塔另一端的气体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转化塔另一端的气体接口与所述第三管路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炉煤气脱硫系统的控制方法,提供如上所述的脱硫系统;当需要对所述预处理塔中的催化剂进行更换时,开启所述第一旁通阀,关闭所述第二旁通阀及所述第三旁通阀,高炉煤气经过所述转化塔后进入所述脱硫装置,关闭所述预处理塔两端上气体接口的阀门,对所述预处理塔中的催化剂进行离线更换;当需要对所述转化塔中的催化剂进行更换时,开启所述第一旁通阀及第二旁通阀,关闭所述第三旁通阀,关闭所述转化塔两端上气体接口的阀门,对所述转化塔中的催化剂进行离线更换。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炉煤气脱硫系统的控制方法,提供如上所述的脱硫系统;其
中,供气系统所提供高炉煤气的流量为Q,流经旁通管路的高炉煤气的流量为Q1,供气系统所提供高炉煤气的硫浓度为S1,经过转化装置及脱硫装置处理后高炉煤气中的硫浓度为S2,进入受气系统高炉煤气的目标硫浓度为S
a
;调节旁通管路上的调节装置,使则进入受气系统中高炉煤气的硫浓度满足S
a

[0018]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脱硫系统包括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能够对转化装置或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进行装卸,保证脱硫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实施例中脱硫系统的线框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为实施例中脱硫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转化装置1、脱硫装置2、调节装置3、上料装置4、排料装置5、再生装置6、废料后处理装置7、气体硫含量检测装置8、供气系统9、受气系统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设置在高炉煤气的供气系统及高炉煤气的受气系统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化装置及脱硫装置,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排料装置及上料装置,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依次连通设置在所述供气系统及所述受气系统之间,所述供气系统的高炉煤气依次经过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进入所述受气系统;所述排料装置与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转化装置及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能够在所述排料装置的作用下排出,所述上料装置能够对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装填催化剂;或者,所述排料装置与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上料装置相应与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连通,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中的催化剂能够在所述排料装置的作用下排出,所述上料装置能够对所述转化装置或所述脱硫装置装填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料装置及所述上料装置之间的再生装置,所述再生装置分别与所述排料装置及所述上料装置连通,所述排料装置排出的催化剂能够进入所述再生装置中进行再生处理,所述再生装置再生处理后的催化剂能够返回所述上料装置进行装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连通所述供气系统及所述受气系统,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旁通管路流量的调节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装置至少包括两个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并联设置在所述转化装置与所述受气系统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废料后处理装置,所述废料后处理装置与所述排料装置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对应位置高炉煤气硫含量的气体硫含量检测装置,所述气体硫含量检测装置分别对应于所述供气系统、所述脱硫装置、所述受气系统及所述转化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之间的位置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煤气的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装置包括预处理塔及转化塔,所述预处理塔与所述转化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董茂林贾彩清陆大章万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