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72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机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加工台,还包括控制器、砂轮、按压机构、装盛机构和清理机构,装盛机构包括两个放料框和两个摆动组件,按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压板,清理机构包括牵引组件、旋转组件和若干个风扇,加工台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若干个风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的顶部,旋转组件设在加工台的外壁上,牵引组件设在其中一个压板和旋转组件之间,驱动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能够保证上料位置均匀一致,使得磨合均匀,提升磨合质量,同时能在磨合前后将灰尘和碳粉快速清理掉,提升成品质量。提升成品质量。提升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机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刷是电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负责在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传导电流。因较多用石墨制成,故也称碳刷。电刷多装配于换向器或滑环上,是一个滑动型接触体。需有光滑、耐磨、导电性良好等特性。根据不同的应用,它们要么是部分金属部件(铜,银,钼),或完全由金属制成。
[0003]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681504.3;公开日:20191224公开了一种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为保证电机的性能,电刷在初加工后需经过磨合,保证电刷与转子之间的接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通过一电机带动磨头运动,磨头上加工有锯齿,用过锯齿与电刷的接触完成电机电刷的磨合,完成电机电刷的磨合。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电刷加工的速度保证电刷质量的一致性。
[0004]以上专利技术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在夹持若干个电刷时,没有设计限位结构,上料容易参差不齐,从而使得若干个电刷的夹持位置不一致,造成打磨不均。
[0005]2.在若干个电刷磨合好后,由于是层层堆叠在一起的,不方便拿取,造成下料效率低。
[0006]3.由于砂轮和若干个电刷均位于电刷座组件的内部,磨合时掉落的碳粉容易粘附在成品的外壁和装置内部,容易造成装置和成品的的污染,降低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包括底座和加工台,还包括控制器、砂轮、按压机构、装盛机构和清理机构,控制器固定设在加工台的外壁上,装盛机构设在加工台的顶部以用来放置电刷,装盛机构包括两个放料框和两个摆动组件,两个摆动组件呈对称设置在加工台的顶部,每个放料框均滑动设在一个摆动组件的内部,砂轮滑动设置在两个放料框之间,按压机构设在加工台的顶部以用来固定电刷,按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两个压板,两个压板呈对称设置在加工台的顶部,且每个压板均与加工台铰接,驱动组件设在底座和两个压板之间,清理机构设在加工台的顶部,清理机构包括牵引组件、旋转组件和若干个风扇,加工台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若干个风扇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的顶部,旋转组件设在加工台的外壁上,牵引组件设在其中一个压板和旋转组件之间,驱动组件与控制器为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气缸、三角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三角板可转动的设
置在底座的顶部,长轴气缸铰接设置底座和三角板的底部一角之间,第一连杆铰接设置在三角板的底部另一角和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的压板之间,第二连杆铰接设置在三角板的顶部和另一个压板之间,气缸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每个摆动组件均包括支撑壳两个伸缩弹簧,支撑壳铰接设置在加工台的顶部,两个伸缩弹簧呈对称设置在支撑壳的底部与加工台之间,支撑壳的底部和加工台的顶部分别与每个伸缩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加工台靠近伸缩弹簧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垫块。
[0011]进一步的,牵引组件包括拉绳、齿条和圆柱齿轮,加工台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滑轨,齿条滑动设置在滑轨的内部,拉绳固定设在其中一个远离控制器的压板和齿条之间,加工台的外壁上插设有第一铰接轴,圆柱齿轮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圆柱齿轮和齿条啮合连接,齿条远离拉绳的一端和滑轨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复位弹簧。
[0012]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主动轮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插设有第二铰接轴,从动轮和第一锥齿轮均套设在第二铰接轴上,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且主动轮大于从动轮,安装板的顶部插设有第三铰接轴,第二锥齿轮套设在第三铰接轴上,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锥齿轮大于第二锥齿轮。
[0013]进一步的,每个风扇均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三铰接轴和每个旋转轴的的顶部均套设有同步轮,若干个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
[0014]进一步的,放料框的顶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槽,每两个矩形槽之间均固定设有隔板,放料框的底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其敞开端上固定设有拉手,支撑壳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每个滑块均与一个滑槽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加工台的内侧顶部呈对称设置有四个导轨,四个导轨之间滑动设有安装箱,安装箱的内部呈竖直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加工台顶部与砂轮固定连接,并且加工台的内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丝杆,加工台的外壁上固定设有微电机,微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与安装箱的底部螺纹连接,加工台上开设有可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滑动的避让槽,微电机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6]进一步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壁上开设有键槽,键槽的内部插设有平键,平键与砂轮的内壁插接,键槽的下方固定设有挡环,挡环与砂轮的底部贴合。
[0017]进一步的,加工台的外壁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轮,拉绳与传动轮的外壁套接,加工台的外壁上还固定设有防护壳。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按压机构,即驱动组件和两个压板,同时通过设计两个垫块,可在驱动组件带动两个压板将若干个对称放置的电刷压紧的同时,保证每个电刷的夹持角度均是水平的,从而使得每个电刷的待磨合端正对准砂轮,保证在与砂轮接触时的打磨面积相同。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丝杆、安装箱、驱动电机和砂轮,使得砂轮可于两排呈对称夹持的若干个电刷之间匀速滑动,在水平滑动的同时,一次性可对所有的电刷进行打磨,提升了磨合效率。
[0020]3.综合1和2两条有益效果,从而使得所有放置在加工台的顶部两端的两排电刷均
能被有效打磨到,保证打磨均匀,有利于提升磨合效果。
[002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装盛机构,即两个放料框和两个摆动组件,当进行电刷的磨合时,首先将若干个电刷依次放到若干个矩形槽的内部,电刷大多为矩形结构,因而能与矩形槽有效适配,隔板用来隔开若干个电刷,防止其在磨合时晃动,由于放料框初始状态是倾斜的,因而当若干个电刷放到若干个矩形槽的内部后,若干个电刷会自动滑落,直至与矩形槽的内壁贴合,起到一个自动对准的效果,从而保证若干个电刷的上料位置是一致的,不会造成偏差,提升磨合精度,进而有利于提升磨合质量。
[0022]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装盛机构,当所有的电刷磨合完毕,通过控制器松开两个压板,从而使得两个放料框在四个伸缩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恢复至倾斜状态,从而使得若干个电刷由水平状态恢复至倾斜状态,能够防止磨合好的电刷掉出,防止造成损失,当需要取出电刷时,由于放料框与支撑框滑动连接,因此,只需通过拉手将放料框从支撑壳的内部滑出,即可一次性将所有的电刷取出,无需依次取出,提升了下料效率,同时可顺便将掉落至矩形槽内部磨合下来的碳粉倒掉,起到清洁作用。
[0023]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清理机构,即包括牵引组件、旋转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砂轮(3)、按压机构(4)、装盛机构(5)和清理机构(6),装盛机构(5)包括两个放料框(50)和两个摆动组件(51),按压机构(4)设在加工台(1)的顶部以用来固定电刷,按压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0)和两个压板(41),两个压板(41)呈对称设置在加工台(1)的顶部,且每个压板(41)均与加工台(1)铰接,驱动组件(40)设在底座和两个压板(41)之间,清理机构(6)设在加工台(1)的顶部,清理机构(6)包括牵引组件(60)、旋转组件(61)和若干个风扇(62),旋转组件(61)设在加工台(1)的外壁上,牵引组件(60)设在其中一个压板(41)和旋转组件(6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40)包括气缸(400)、三角板(401)、第一连杆(402)和第二连杆(403),三角板(401)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的顶部,长轴气缸(400)铰接设置底座和三角板(401)的底部一角之间,第一连杆(402)铰接设置在三角板(401)的底部另一角和其中一个靠近控制器(2)的压板(41)之间,第二连杆(403)铰接设置在三角板(401)的顶部和另一个压板(4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摆动组件(51)均包括支撑壳(510)两个伸缩弹簧(511),支撑壳(510)铰接设置在加工台(1)的顶部,两个伸缩弹簧(511)呈对称设置在支撑壳(510)的底部与加工台(1)之间,加工台(1)靠近伸缩弹簧(511)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垫块(5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用电机电刷的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组件(60)包括拉绳(600)、齿条(601)和圆柱齿轮(602),加工台(1)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滑轨,齿条(601)滑动设置在滑轨的内部,拉绳(600)固定设在其中一个远离控制器(2)的压板(41)和齿条(601)之间,加工台(1)的外壁上插设有第一铰接轴,圆柱齿轮(602)套设在第一铰接轴上,圆柱齿轮(602)和齿条(601)啮合连接,齿条(601)远离拉绳(600)的一端和滑轨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郭广颂李健雷新宇郭泓序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