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6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保护袖套包括采用弹性面料制成的弹性袖套,其包括对应于前臂侧的第一端和对应于后臂的第二端;弹性袖套中部设有窗口部,窗口部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片,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母件和限位子件,固定片一侧缝合于窗口部一侧,固定片上设有限位母件,弹性袖套对应限位母件位置设有限位子件,固定片通过限位装置能够闭合窗口部或打开窗口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性袖套固定上肢的导管,防止发生导管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且便于露出穿刺点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

技术介绍

[0002]PICC为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送达中心静脉的导管置管技术,应用于肿瘤化疗,术后肠外营养通路等,导管留置时间一般可达3至12个月。PICC导管置管的静脉主要包括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等,选用上述静脉置管时,入针点位于患者上肢,随着留置时间的加长,导管容易发生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进而易发生感染,引起穿刺点感染、感染性静脉炎等感染性并发症,给患者增加额外的痛苦。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通常使用网带导管缠绕固定于上肢,而网带的弹性不佳,佩戴于上肢时通常会过松,使其不能发挥固定作用;或者对上肢束缚过紧,让患者使用时感到不适,且缠绕时步骤繁琐,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弹性袖套固定上肢的导管,防止发生导管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且便于露出穿刺点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的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所述保护袖套包括弹性袖套,采用弹性面料制成,其包括对应于前臂侧的第一端和对应于后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直径;所述弹性袖套中部设有窗口部,所述窗口部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片,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母件和限位子件,所述固定片一侧缝合于所述窗口部一侧,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所述限位母件,所述弹性袖套对应所述限位母件位置设有限位子件,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限位装置能够闭合所述窗口部或打开所述窗口部。
[0005]进一步,所述固定片上均布数个网眼。
[0006]进一步,所述弹性袖套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一弹性环,所述弹性袖套的第二端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二弹性环。
[0007]进一步,所述限位母件为钮扣,所述限位子件为对应于所述钮扣的扣眼。
[0008]进一步,所述限位装置采用电子锁;
[0009]所述保护袖套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于弹性袖套的第一端侧外表面的壳体;设于壳体内部的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控制按钮;
[0010]所述电子锁和所述控制按钮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弹性环包括外层弹性环和所述外层弹性环内侧的内层弹性环,所述内层弹性环设有安装孔,所述内层弹性环上对应安装孔位置设有压力传感器;
[0012]所述壳体外表面还设有显示屏和警报器;
[0013]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警报器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4]本技术的弹性袖套可采用冰丝面料制成,使保护袖套直径可增大以固定于患者上肢,防止发生导管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该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且使保护袖套可适应于不同臂围的患者,具有通用性;固定片通过限位装置能够打开保护袖套的窗口部,便于露出穿刺点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或者闭合窗口部,防止输液接头发生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该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3中沿A

A线的截面图。
[0019]其中:1、弹性袖套;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窗口部;14、第一弹性环;15、第二弹性环;151、外层弹性环;152、内层弹性环;153、安装孔;154、压力传感器;2、保护装置; 211、钮扣;212、电子锁;22、固定片;3、控制装置;31、壳体;32、控制按钮;33、显示屏;34、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如图1至图4所示,保护袖套包括弹性袖套1,采用弹性面料制成,其包括对应于前臂侧的第一端11和对应于后臂的第二端12,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与人体生理曲线相适应;弹性袖套1中部设有窗口部13,窗口部设有保护装置2,保护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片22,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母件和限位子件,固定片22一侧缝合于窗口部13一侧,固定片22上设有限位母件,弹性袖套1对应限位母件位置设有限位子件,固定片22通过限位装置能够闭合窗口部或打开窗口部。
[0022]弹性袖套1可采用冰丝面料制成,使保护袖套直径可增大以固定于患者上肢,防止发生导管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该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且使保护袖套可适应于不同臂围的患者,具有通用性。固定片22通过限位装置能够打开保护袖套的窗口部13,以露出穿刺点部位皮肤进行治疗操作,或者闭合窗口部13,防止引起输液接头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该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
[0023]具体的,保护袖套可采用不同尺寸型号,以适应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例如,弹性袖套1长度可为10cm,此时弹性袖套长度大于窗口部13长度;弹性袖套1长度可为15cm,此时弹性袖套两端与窗口部13最近端距离均不小于3cm;弹性袖套1长度可为20cm,此时弹性袖套两端与窗口部最近端距离均不小于5cm。
[0024]进一步,固定片22上均布数个网眼,具体的,该固定片22可由网带制成,方便观察置管位置状况,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同时使固定片22具有透气性,提高穿刺点周围皮肤的舒适度。
[0025]进一步,弹性袖套1的第一端11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一弹性环14,弹性袖套1的第二端12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二弹性环15,使弹性袖套1两端可固定于患者上肢,避免弹性袖套1两端插入其他物品,影响导管的使用。
[002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保护袖套包括弹性袖套1,采用弹性面料制成,其包括对应于前臂侧的第一端11和对应于后臂的第二端12,第一端直径小于第二端直径;弹性袖套1中部设有窗口部13,窗口部设有保护装置2,保护装置2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片22,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母件和限位子件,固定片22一侧缝合于窗口部13一侧,固定片22上设有限位母件,弹性袖套1对应限位母件位置设有限位子件,固定片22通过限位装置能够闭合窗口部13或打开窗口部13。限位母件为钮扣211,限位子件为对应于钮扣的扣眼,固定片22通过钮扣211和扣眼实现其闭合或打开窗口部13,且由于解扣操作本身的复杂性,可避免婴幼儿误开启限位装置,造成输液接头其意外滑脱、异位、破损等非感染性并发症及由非感染性并发症引起的感染性并发症。
[0027]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袖套包括弹性袖套,采用弹性面料制成,其包括对应于前臂侧的第一端和对应于后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直径;所述弹性袖套中部设有窗口部,所述窗口部设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和固定片,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母件和限位子件,所述固定片一侧缝合于所述窗口部一侧,所述固定片上设有所述限位母件,所述弹性袖套对应所述限位母件位置设有限位子件,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限位装置能够闭合所述窗口部或打开所述窗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上均布数个网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化PICC置管保护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袖套的第一端设有沿其圆周方向的第一弹性环,所述弹性袖套的第二端设有沿其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霞张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