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辊铸轧的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535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双辊铸轧熔池温度场分布,进而均匀铸带表面温度的一种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通过科学设计的辊缝开度的变化,向熔池沿结晶辊轴向方向提供不同强度的冷回流,以此抵消布流系统导致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减轻布流系统结构对熔池温度场的不利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一步改善熔池温度场分布、提高铸带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布流系统设计难度、减轻生产成本、提高工艺鲁棒性、改善铸件质量和降低通过后处理提高铸件质量难度。量和降低通过后处理提高铸件质量难度。量和降低通过后处理提高铸件质量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辊铸轧的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熔池回流区回流强度的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技术,以克服布流系统在布流过程中导致的熔池温度分布差异所造成的铸带表面温度分布不均,进而达到改善双辊铸轧熔池温度场分布和铸带表面温度分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双辊铸轧的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可用于基于双辊铸轧技术稳定制备钢铁薄带,实现基于双辊铸轧技术制备钢铁薄带的普及化,更可用于实现当前的有色金属薄带高速稳定铸轧,更可用于实现当前复层金属薄板带的稳定双辊铸轧。本专利技术可改善熔池温度场分布、提高铸带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降低布流系统设计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鲁棒性、改善铸件质量和降低通过后处理提高铸件质量难度。

技术介绍

[0002]双辊铸轧技术由英国冶金学家Bessemer先生提出,布流系统结构对熔池内温度场分布有重要影响是领域里的常识。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负载静态辊缝开度同样会对熔池内的温度场构成重要影响,且该影响不亚于布流系统几何结构产生的影响。因此,在通过改进布流系统几何结构优化熔池内温度场分布已达极限的情况下,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辊铸轧的负载静态变开度辊缝,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的负载静态开度沿结晶辊轴向发生变化,所述负载静态辊缝开度沿结晶辊轴向存在至少三个极值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绵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