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053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属于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单元、干燥线单元、传输带单元、物料转移单元、料浆桶组件、雨淋砂机单元、流化床、预湿桶、除湿单元、除尘单元和矢量气流塔单元,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设置有除尘单元和物料转移单元,能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物料转移单元全自动实现制壳过程,省时省力,且能够自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装载卸载站能够实现蜡的输入和输出处理,料浆桶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更加自动化的蜡处理,进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高,同时降低了维修难度,能够适应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应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应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精密铸件的沾浆、制壳过程都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的,而且是两道工序。首先用双手握住蜡模浇口上的手柄,将蜡模提至沾浆机内旋转蜡模进行沾浆,沾浆完成后提起蜡模左右上下翻转进行空浆,至此完成沾浆工序。再将沾完浆的蜡模提至淋沙桶(机)或沙盘上进行淋沙,过程同样是旋转蜡模进行淋沙、空沙。此过程劳动强度大、操作难度大。而且浆层、沙层的厚度、均匀程度对精铸件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0003]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精密铸件沾浆制壳中心不仅设备造价昂贵,而且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制造成本高、维修难度大、不适合自动化生产线,对于一些企业不适合,影响了设备的推广使用。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干燥线单元、传输带单元、物料转移单元、料浆桶组件、雨淋砂机单元、流化床、预湿桶、除湿单元、除尘单元和矢量气流塔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干燥线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干燥线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干燥线单元与所述传输带单元连接,所述传输带单元与所述物料转移单元连接,所述物料转移单元将物料转移至所述料浆桶组件内,所述料浆桶组件对物料加工后将物料转移至所述雨淋砂机单元,所述所述雨淋砂机单元与流化床连接,所述流化床远离所述雨淋砂机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预湿桶连接,所述预湿润桶与所述除湿单元连接,所述除湿单元对物料进行除湿动作,所述除湿单元与所述除尘单元连接,所述除尘单元对物料进行除尘动作,所述除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矢量气流塔单元连通。
[0006]为了极大的提高料浆桶组件对待处理物料的处理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料浆桶组件包括第一料浆桶和第二料浆桶,所述第一料浆桶与所述物料转移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料浆桶与所述雨淋砂机单元连接。
[0007]为了极大的提高第一料浆桶和第二料浆桶对物料的加工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第一料浆桶为HD料将桶,所述第二料浆桶为DD料浆桶。
[0008]为了极大的提高传输带单元对物料的多元化处理模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传输带单元连接有激光切割驱动单元,所述激光切割驱动单元能够对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精准定位。
[0009]为了极大的提高对传输带单元物料的转移便捷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传输带单元上还连接有IC制壳机器手,所述IC制壳机器手用于对所述
传输带上的物料进行制壳处理。
[0010]为了极大的提高IC制壳机器手的工作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IC制壳机器手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IC制壳机器手工作稳定性的机器手基座。
[0011]为了极大的提高干燥线单元对物料的干燥处理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干燥线单元的空气流量为38.4m
³
/sec。
[0012]为了极大的提高对物料的转移便捷程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矢量气流塔单元连接有用于提高物料转移便捷程度的装载卸载站。
[0013]为了极大的提高对干燥线单元的智能化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干燥线单元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干燥线单元自动化程度的PID调节单元。
[0014]为了极大的提高除湿单元和除尘单元的除湿除尘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优选的,所述除湿单元和所述除尘单元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干燥线单元、传输带单元、物料转移单元、料浆桶组件、雨淋砂机单元、流化床、预湿桶、除湿单元、除尘单元和矢量气流塔单元,其中,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有除尘单元和物料转移单元,能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物料转移单元全自动实现制壳过程,省时省力,且能够自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装载卸载站能够实现蜡的输入和输出处理,料浆桶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更加自动化的蜡处理,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大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高,同时降低了维修难度,能够适应更多的自动化生产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控制单元;200、干燥线单元;210、PID调节单元;300、传输带单元;310、激光切割驱动单元;320、IC制壳机器手;321、机器手底座;400、物料转移单元;510、第一料浆桶;520、第二料浆桶;600、雨淋砂机单元;700、流化床;810、预湿桶;820、除湿单元;830、除尘单元;900、矢量气流塔单元;910、装载卸载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包括控制单元100、干燥线单元200、传输带单元300、物料转移单元400、料浆桶组件、雨淋砂机单元600、流
化床700、预湿桶810、除湿单元820、除尘单元830和矢量气流塔单元900,所述控制单元100与所述干燥线单元20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0用于控制所述干燥线单元200的工作状态,所述干燥线单元200与所述传输带单元300连接,所述传输带单元300与所述物料转移单元400连接,所述物料转移单元400将物料转移至所述料浆桶组件内,所述料浆桶组件对物料加工后将物料转移至所述雨淋砂机单元600,所述所述雨淋砂机单元600与流化床700连接,所述流化床700远离所述雨淋砂机单元600的一端与所述预湿桶810连接,所述预湿润桶与所述除湿单元820连接,所述除湿单元820对物料进行除湿动作,所述除湿单元820与所述除尘单元830连接,所述除尘单元830对物料进行除尘动作,所述除尘单元830的输出端与所述矢量气流塔单元900连通。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干燥线单元、传输带单元、物料转移单元、料浆桶组件、雨淋砂机单元、流化床、预湿桶、除湿单元、除尘单元和矢量气流塔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干燥线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干燥线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干燥线单元与所述传输带单元连接,所述传输带单元与所述物料转移单元连接,所述物料转移单元将物料转移至所述料浆桶组件内,所述料浆桶组件对物料加工后将物料转移至所述雨淋砂机单元,所述所述雨淋砂机单元与流化床连接,所述流化床远离所述雨淋砂机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预湿桶连接,所述预湿桶与所述除湿单元连接,所述除湿单元对物料进行除湿动作,所述除湿单元与所述除尘单元连接,所述除尘单元对物料进行除尘动作,所述除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矢量气流塔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桶组件包括第一料浆桶和第二料浆桶,所述第一料浆桶与所述物料转移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料浆桶与所述雨淋砂机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件干燥制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浆桶为HD料将桶,所述第二料浆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