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9049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地铁车站的通风控制方法存在过量的新风、系统运行能效水平较低的问题。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通风系统包括排风井、排风机、空调机组、站厅送风风道、站厅回排风风道、站台送风风道、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与二氧化碳探测装置;通风控制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供冷季根据公共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情况,采取内循环模式或新风调节模式;b)通风季时,采取只排不送模式;c)站厅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厅排烟模式;d)站台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台排烟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取消了机械新风系统,利用从公共区域出入口流入的自然渗风,大幅度节省了通风所需的能耗。大幅度节省了通风所需的能耗。大幅度节省了通风所需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是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站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当前处于飞速建设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更好地满足车站通风需求、促进地铁车站高效合理运行并降低其运行能耗,是在设计、运行地铁车站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地铁车站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多余热量,以维持站内环境的舒适。地铁车站站厅层、站台层中的公共区域具有不同于办公区、设备区等区域的功能特点,仅是用于乘客上下车及等候过程的短暂停留。此外,地铁车站的出入口与车站外部环境相连接,受外部环境、车站内列车活塞风的影响,能够与站厅层之间空气流通而形成渗透风。因此,常见地铁车站公共区域通风主要来源有活塞风、出入口渗透风与机械新风。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地铁车站的通风控制方法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实际车站的二氧化碳水平来看,其浓度通常仅在600ppm
ꢀ‑
700ppm,甚至很少有超过800ppm的时刻,远小于规范中给出的1500ppm的限值,这也反映出车站通常存在过量的新风;二是系统整体能效水平较低,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过量的新风导致了大量不必要的耗冷量,实际冷源设备供冷量的一半以上是用来承担新风负荷。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能够根据车站实际需求、负荷特点等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根据实际车站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等监测指标指导各类主动式设备的运行,实现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合理运行、降低车站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地铁车站的通风控制方法存在过量的新风、系统运行能效水平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通风系统实现的,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排风井、排风机、空调机组、站厅送风风道、站厅回排风风道、站台送风风道、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与二氧化碳探测装置;站厅回排风风道的出口、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的出口均分别与排风机的入口、空调机组的入口连通;排风机的出口与排风井连通;空调机组的送风机的出口分别与站厅送风风道的入口、站台送风风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站台送风风道与排风机可阻断地连通;所述站厅送风风道、所述站台送风风道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站厅回排风风道、所述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二氧化碳探测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站厅和站台内部的二氧化碳探测器;所述通风控制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供冷季且公共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限度值时,采取内循环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关闭排风机,站厅、站台的回风经站厅回排风风道、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由空调
机组处理后,继而通过送风机从站厅送风风道、站台送风风道送至站厅、站台;b)供冷季且公共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限度值时,采取新风调节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开启排风机,并变频调节排风机的排风量,以增加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风量,风量调节在满足新风需求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新风负荷;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送至站厅或站台,站厅、站台的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一部分进入空调机组降温,再通过送风机从站厅送风风道、站台送风风道送至站厅、站台,剩余部分通过排风机从排风井排出;c)通风季时,采取只排不送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开启排风机,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进入站厅或站台,站厅、站台的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通过排风机从排风井排出,同时满足排热与提供新风的需求;d)站厅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厅排烟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关闭空调机组与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对站厅进行自然补风,带有烟的站厅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通过排风机从排风井排出;e)站台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台排烟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关闭空调机组与站厅回排风风道,开启车站两端隧道风机辅助排烟,并将站台送风风道与排风机连通;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对站台进行自然补风,在楼梯口形成不小于1.5m/s的向下风速,带有烟的站台回风一部分经由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站台送风风道,通过排风机从排风井排出,剩余部分从隧道内排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排风井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排风机、所述空调机组的数量均为两台;两个排风井、两台排风机、两台空调机组均分别设置于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两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站厅送风风道、所述站厅回排风风道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站厅送风风道、四个站厅回排风风道均对称设置于站厅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站台送风风道、所述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站台送风风道、四个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均对称设置于站台中心线的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两个排风道,两台排风机分别设置于两个排风道的内部;位于同侧的各个站厅送风风道、各个站台送风风道均通过一间送风室与同侧的空调机组连通;位于同侧的各个站厅回排风风道、各个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均通过一间排风室与同侧的排风机、空调机组连通。
[0009]进一步地,位于同侧的排风室与排风机之间、位于同侧的排风机与排风井之间均设置有消声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若干个电动调节风阀与若干个电动组合风阀,所述电动调节风阀分别设置于排风室与排风机之间、排风室与空调机组之间;所述电动组合风阀分别设置于各个站厅送风风道的端部、各个站厅回排风风道的端部、各个站台送风风道的端部、各个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的端部。
[0011]进一步地,各个站厅送风风道与各个站台送风风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70℃防火阀;各个站厅回排风风道与各个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280℃防火阀。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通风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取消了机械新风地铁车站出入口渗透风量不容忽视,现有的绝大多数地铁车站的公共区域新风供
给供过于求,即便关闭机械新风,由出入口渗入的新风仍可满足其站内旅客等人员的新风需求。有数据显示,即便关闭机械新风系统,实测公共区域 CO
2 浓度也没有明显提升,绝大多数车站仍维持在1000ppm 以下,说明依靠车站出入口渗入风量也足以满足公共区域的人员新风需求。本专利技术中公共区域取消机械新风供给,利用出入口渗透风来满足人员的新风需求,进一步简化了通风系统。
[0013](二)单风机运行,变频调节现有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通常包含多个风机(送风机、排风机)和风阀(回风阀、排风阀、新风阀)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多种运行模式,例如全新风、小新风等,系统复杂,切换方式众多,但实际运行中却存在风阀漏风、风量调节范围有限等诸多不足。
[0014]本专利技术中通风系统采用单风机方案,减少机械新风供给以节约风机能耗,在供冷季,公共区域通风系统运行内循环模式,利用出入口渗风作为新风供给,避免机械新风的引入以减少负荷降低能耗。在供冷季同时监测公共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的通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基于通风系统实现的,所述通风系统包括排风井(1)、排风机(2)、空调机组(3)、站厅送风风道(4)、站厅回排风风道(5)、站台送风风道(6)、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与二氧化碳探测装置;站厅回排风风道(5)的出口、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的出口均分别与排风机(2)的入口、空调机组(3)的入口连通;排风机(2)的出口与排风井(1)连通;空调机组(3)的送风机(17)的出口分别与站厅送风风道(4)的入口、站台送风风道(6)的入口连通;所述站台送风风道(6)与排风机(2)可阻断地连通;所述站厅送风风道(4)、所述站台送风风道(6)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站厅回排风风道(5)、所述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上均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入风口;所述二氧化碳探测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站厅(8)和站台(9)内部的二氧化碳探测器;所述通风控制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供冷季且公共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限度值时,采取内循环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关闭排风机(2),站厅(8)、站台(9)的回风经站厅回排风风道(5)、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由空调机组(3)处理后,继而通过送风机(17)从站厅送风风道(4)、站台送风风道(6)送至站厅(8)、站台(9);b)供冷季且公共区域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限度值时,采取新风调节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开启排风机(2),并变频调节排风机(2)的排风量,以增加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风量,风量调节在满足新风需求维持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新风负荷;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送至站厅(8)或站台(9),站厅(8)、站台(9)的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5)、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一部分进入空调机组(3)降温,再通过送风机(17)从站厅送风风道(4)、站台送风风道(6)送至站厅(8)、站台(9),剩余部分通过排风机(2)从排风井(1)排出;c)通风季时,采取只排不送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开启排风机(2),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进入站厅(8)或站台(9),站厅(8)、站台(9)的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5)、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通过排风机(2)从排风井(1)排出,同时满足排热与提供新风的需求;d)站厅(8)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厅排烟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关闭空调机组(3)与站台回排风排烟风道(7),公共区域出入口的自然渗风对站厅(8)进行自然补风,带有烟的站厅(8)回风经由站厅回排风风道(5),通过排风机(2)从排风井(1)排出;e)站台(9)发生火灾时,采取站台排烟模式,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文段盼平宋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