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4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9
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包括外壳、打印机、支撑杆和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横梁、固定杆、移动杆、平板和电动推杆一;外壳内部设置隔板;隔板上端设置转动支座;支撑杆下端转动连接转动支座;隔板上端转动设置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二远离隔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侧壁;支撑杆上端设置升降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升降组件将打印机固定在外壳内部,对打印机进行保护,避免打印机放置在公共场合易受外力损坏的问题。打印机与支撑杆联动设计,当支撑杆在电动推杆二的作用下,旋转至水平,按下升降开关,电动推杆一带动打印机下降,纸盒对准开口,可以直接抽出纸盒对纸张进行补充,节省时间,避免长时间影响打印机工作。免长时间影响打印机工作。免长时间影响打印机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打印机是将计算机的运算结果或中间结果以人所能识别的数字、字母、符号和图形等,依照规定的格式印在纸上的设备。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突破,打印机的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广。打印机需要消耗纸张,当纸张耗尽时,需要对纸盒中的纸张进行补充,现有的打印机补充纸张较为麻烦,耽误时间,影响打印机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利用升降组件将打印机固定在外壳内部,避免打印机因为受到外力损坏,设置支撑杆对打印机的升降进行限制和控制,当打印机降下时,纸盒与开口对齐,方便对纸张进行补充。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包括外壳、打印机、支撑杆和升降组件;打印机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设置在外壳内部;支撑杆设置在打印机下方;外壳的一侧侧壁上设置出纸口;出纸口下方设置开口;升降组件包括横梁、固定杆、移动杆、平板和电动推杆一;横梁横向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杆竖直设置在横梁远离外壳的一侧;移动杆竖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固定杆远离横梁的一侧;平板水平设置在移动杆远离固定杆的一侧;打印机一侧设置出口;出口下方设置水平的抽拉式纸盒;打印机设置在平板上端,设置有出口的一端朝向开口;出口位置与出纸口相对应;电动推杆一竖直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下端连接外壳底端,上端连接平板的下端;外壳内部设置水平的隔板;隔板位于开口的下端,其上端设置转动支座;支撑杆下端转动连接转动支座,其转动轴水平,且平行于外壳设置有开口的一侧侧壁;隔板上端转动设置电动推杆二;电动推杆二远离隔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侧壁,且其两端转动轴均与支撑杆下端的转动轴平行,电动推杆二垂直于支撑杆下端的转动轴;支撑杆上端设置升降开关。
[0007]优选的,平板的边缘设置多组竖直的限位杆一;多组限位杆一位于打印机的两侧,且与打印机侧壁接触;打印机的上端设置限位杆二;位置对应的两组限位杆一的上端连接同一根限位杆二。
[0008]优选的,平板的下端设置横杆;横杆水平,且垂直于支撑杆下端的转动轴;电动推杆一的上端设置螺栓,且通过螺栓与横杆连接。
[0009]优选的,支撑杆的上端设置两组斜板;两组斜板分别位于横杆的两侧,且两组斜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朝向支撑杆两侧延伸;升降开关设置在两组斜板之间。
[0010]优选的,隔板上端设置凹槽;凹槽位于支撑杆靠近开口的一侧,且凹槽远离支撑杆
的一端设置支座二;支撑杆靠近开口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支座一;电动推杆二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支座一和支座二。
[0011]优选的,外壳内部设置控制器;打印机、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二和升降开关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2]优选的,开口尺寸大于打印机的纸盒的尺寸;开口与转动支座之间的距离大于支撑杆的长度;开口处转动设置箱门。
[0013]优选的,转动支座上端与靠近开口的一侧不封闭;支撑杆靠近电动推杆一的一侧侧壁上设置缓冲块;缓冲块与转动支座靠近电动推杆一的一侧侧壁接触。
[00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中,
[0016]1、利用升降组件将打印机固定在外壳内部,对打印机进行保护,避免打印机放置在公共场合易受外力损坏的问题。
[0017]2、打印机与支撑杆联动设计,当支撑杆垂直,对打印机进行支撑,打印机出口对准出纸口,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支撑杆在电动推杆二的作用下,旋转至水平,按下升降开关,电动推杆一带动打印机下降,纸盒对准开口,可以直接抽出纸盒对纸张进行补充,节省时间,避免长时间影响打印机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打印机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打印机升降结构的打印机上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打印机升降结构的打印机下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打印机升降结构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1、外壳;2、打印机;3、支撑杆;4、出纸口;5、开口;6、横梁;7、固定杆;8、移动杆;9、平板;10、电动推杆一;11、纸盒;12、转动支座;13、升降开关;14、电动推杆二;15、隔板;16、限位杆一;17、限位杆二;18、横杆;19、螺栓;20、斜板;21、支座一;22、支座二;23、凹槽;24、控制器;25、箱门;26、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包括外壳1、打印机2、支撑杆3和升降组件;打印机2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设置在外壳1内部;支撑杆3设置在打印机2下方;外壳1的一侧侧壁上设置出纸口4;出纸口4下方设置开口5;升降组件包括横梁6、固定杆7、移动杆8、平板9和电动推杆一10;横梁6横向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固定杆7竖直设置在横梁6远离外壳1的一侧;移动杆8竖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固定杆7远离横梁6的一侧;平板9水平设置在移动杆8远离固定杆7的一侧;打印机2一侧设置出口;出口下方设置水平的抽拉式纸盒11;打印机2设置在平板9上端,设置有出口的一端朝向开口5;出
口位置与出纸口4相对应;电动推杆一10竖直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下端连接外壳1底端,上端连接平板9的下端;外壳1内部设置水平的隔板15;隔板15位于开口5的下端,其上端设置转动支座12;支撑杆3下端转动连接转动支座12,其转动轴水平,且平行于外壳1设置有开口5的一侧侧壁;隔板15上端转动设置电动推杆二14;电动推杆二14远离隔板15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3的侧壁,且其两端转动轴均与支撑杆3下端的转动轴平行,电动推杆二14垂直于支撑杆3下端的转动轴;支撑杆3上端设置升降开关13。
[00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板9的边缘设置多组竖直的限位杆一16;多组限位杆一16位于打印机2的两侧,且与打印机2侧壁接触;打印机2的上端设置限位杆二17;位置对应的两组限位杆一16的上端连接同一根限位杆二17。
[00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板9的下端设置横杆18;横杆18水平,且垂直于支撑杆3下端的转动轴;电动推杆一10的上端设置螺栓19,且通过螺栓19与横杆18连接。
[00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3的上端设置两组斜板20;两组斜板20分别位于横杆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打印机(2)、支撑杆(3)和升降组件;打印机(2)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设置在外壳(1)内部;支撑杆(3)设置在打印机(2)下方;外壳(1)的一侧侧壁上设置出纸口(4);出纸口(4)下方设置开口(5);升降组件包括横梁(6)、固定杆(7)、移动杆(8)、平板(9)和电动推杆一(10);横梁(6)横向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壁上;固定杆(7)竖直设置在横梁(6)远离外壳(1)的一侧;移动杆(8)竖直,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固定杆(7)远离横梁(6)的一侧;平板(9)水平设置在移动杆(8)远离固定杆(7)的一侧;打印机(2)一侧设置出口;出口下方设置水平的抽拉式纸盒(11);打印机(2)设置在平板(9)上端,设置有出口的一端朝向开口(5);出口位置与出纸口(4)相对应;电动推杆一(10)竖直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下端连接外壳(1)底端,上端连接平板(9)的下端;外壳(1)内部设置水平的隔板(15);隔板(15)位于开口(5)的下端,其上端设置转动支座(12);支撑杆(3)下端转动连接转动支座(12),其转动轴水平,且平行于外壳(1)设置有开口(5)的一侧侧壁;隔板(15)上端转动设置电动推杆二(14);电动推杆二(14)远离隔板(15)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3)的侧壁,且其两端转动轴均与支撑杆(3)下端的转动轴平行,电动推杆二(14)垂直于支撑杆(3)下端的转动轴;支撑杆(3)上端设置升降开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平板(9)的边缘设置多组竖直的限位杆一(16);多组限位杆一(16)位于打印机(2)的两侧,且与打印机(2)侧壁接触;打印机(2)的上端设置限位杆二(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