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圆自动背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039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圆自动背刮装置。该装置包括承载机构,承载机构包括用于承接粘合于晶圆背面的粘性膜的框环;还包括驱动机构以及刮擦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包括X轴直线运动机构以及Y轴直线运动机构;刮擦机构配置于框环下方,并与驱动机构耦接,刮擦机构抵接晶圆背面粘性膜时,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带动刮擦机构在X轴或Y轴方向上移动,以使刮擦机构背刮晶圆。该装置取代人工背刮作业方式,有效提高了晶圆的良品率,解决了人工作业中存在漏刮和人工背刮力度方向难以控制,导致产品不良率高的问题;其自动化程度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自动背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晶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圆自动背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圆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晶圆分离方法为:在晶圆上用刀轮切割机按晶粒大小进行切割,切割时刀轮切割的深度约为晶圆厚度的三分之二,没有完全切透,切割后晶圆上的晶粒与晶粒之间未完全断裂开,还一定程度粘连在一块。为了使晶粒与晶粒之间互相分离开,需要对晶圆,尤其是晶圆上分布的未切穿的刀痕施加外力,使晶粒与晶粒之间完全断裂开。
[0003]现有的对晶圆施加外力的方式是采用人工进行晶圆背刮。晶圆片贴附在有蓝膜的铁环框上,人工用手拿取铁环框,将晶圆片的背面在固定住的圆形铁片刮件上来回刮擦。
[0004]采用上述人工背刮作业。由于人员不容易控制施力的大小及方向,人工刮的力度难以均匀一致,使得有些晶粒与晶粒之间未全部断裂开,而且由于刮的位置不固定,很多地方存在漏刮的现象,导致不良率很高;而且人工作业工作效率低,消耗人力资源。
[0005]申请号CN201810122367.9、申请日为20180207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刮膜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100)自动背刮装置,包括承载机构(300),所述承载机构(300)包括用于承接粘合于晶圆(100)背面的粘性膜(200)的框环(3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600)以及刮擦机构(500);所述驱动机构(600)包括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包括X轴直线运动机构(610)以及Y轴直线运动机构(620);所述刮擦机构(500)配置于框环(310)下方,并与所述驱动机构(600)耦接,所述刮擦机构(500)抵接晶圆(100)背面粘性膜(200)时,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带动刮擦机构(500)在X轴或Y轴方向上移动,以使刮擦机构(500)背刮所述晶圆(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100)自动背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直线运动机构(610)与Y轴直线运动机构(620)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100)自动背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00)还包括旋转运动机构(640),所述刮擦机构(500)为圆环片状结构的刮擦件;所述旋转运动机构(640)耦接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以及刮擦件,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通过带动旋转运动机构(640)移动,以带动刮擦件在X轴或Y轴方向移动,且所述旋转运动机构(640)带动刮擦件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圆(100)自动背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00)还包括Z轴直线运动机构(630);所述Z轴直线运动机构(630)耦接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合以及旋转运动机构(640),双方向直线运动机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林庄景涛王灿黄汉杰杨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友芯厦门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