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029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包括车盘,所述车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体,所述车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框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转孔且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框体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框体的内部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转杆上键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反转电机可同时驱动两侧的所有车轮转动,动力分配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与平顺性,在自动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偏离现象。容易出现偏离现象。容易出现偏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往复小车
,具体领域为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是一种可重复运动的车,小车位于两挡壁之间往复运动,小车由手动启动,但一旦启动就不得受干扰或外部控制。
[0003]现有的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在自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偏离现象,从而无法更加长时间的作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在自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偏离现象,从而无法更加长时间的作往复运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包括车盘,所述车盘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体,所述车盘的上表面且位于框体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转孔且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框体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框体的内部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转杆上键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锥齿轮,位于车盘上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分别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车盘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板且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第三转杆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位于所述车盘下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分别与若干个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车盘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杠梁,所述车盘的两端分别设有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两所述杠梁相对的面均固定安装有按动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的触头,所述正转开关和反转开关均与正反转电机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两导向杆,所述车盘的端部对称设有盲孔,两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盲孔内,所述导向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车盘的端部与杠梁上。
[0007]优选的,所述杠梁的两端均向车盘的方向弯曲。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与车盘垂直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杆与第三转杆均与第一转杆垂直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孔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通过第二转杆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的配合设置,当启动正反转电机时,可同时带动车盘上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第一转杆转动,通过车盘下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
与若干个第三锥齿轮的配合设置,可带动若干个第三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车轮转动,通过弹性伸缩机构可对杠梁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使触头按压开关,在来回的撞击过程中,往复启动正反开关,从而使小车位于两挡壁之间往复运动,本技术,正反转电机可同时驱动两侧的所有车轮转动,动力分配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车身的稳定性与平顺性,在自动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偏离现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且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车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车盘、2

框体、3

第一转杆、4

第一锥齿轮、5

正反转电机、6

第二转杆、7

第二锥齿轮、8

第三转杆、9

第三锥齿轮、10

杠梁、11

正转开关、12

反转开关、13

触头、14

导向杆、15

盲孔、16

复位弹簧、17

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包括车盘1,所述车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体2,所述车盘1的上表面且位于框体2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转孔且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框体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所述正反转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6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框体2的内部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转杆6上键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锥齿轮7,位于车盘1上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分别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7啮合连接,通过第二转杆6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7的配合设置,当启动正反转电机5时,可同时带动车盘1上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第一转杆3转动,所述车盘1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转杆8,所述第三转杆8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板且固定连接有车轮17,所述第三转杆8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9,位于所述车盘1下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分别与若干个第三锥齿轮9啮合连接,通过车盘1下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与若干个第三锥齿轮9的配合设置,可带动若干个第三转杆8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车轮17转动,所述车盘1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杠梁10,所述车盘1的两端分别设有正转开关11和反转开关12,两所述杠梁10相对的面均固定安装有按动正转开关11和反转开关12的触头13,所述正转开关11和反转开关12均与正反转电机5电性连接,当小车运动时,其中一个杠梁10撞到一侧的挡壁时,会使其上的触头13按压反转开关12,从而使小车往回运动,当另一个杠梁10撞到另一侧的挡壁时,会使其上的触头13按压正转开关11,从而使小车再次往前运动,在来回的撞击过程中,往复启动正反开关,从而使小车位于两挡壁之间往复运动。
[0018]具体而言,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两导向杆14,所述车盘1的端部对称设有盲孔15,两所述导向杆14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盲孔15内,所述导向杆14上套接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车盘1的端部与杠梁10上,通过导向杆14、盲孔15与复位弹簧16的配合设置,可对杠梁10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9]具体而言,所述杠梁10的两端均向车盘1的方向弯曲。
[002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转杆3与车盘1垂直设置。
[0021]具体而言,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竞赛用机械式往复小车,包括车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盘(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框体(2),所述车盘(1)的上表面且位于框体(2)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若干个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3),所述第一转杆(3)的两端均延伸出第一转孔且键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框体(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5),所述正反转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6)的一端,所述第二转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框体(2)的内部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转杆(6)上键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锥齿轮(7),位于车盘(1)上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分别与若干个第二锥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车盘(1)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转杆(8),所述第三转杆(8)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侧板且固定连接有车轮(17),所述第三转杆(8)上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9),位于所述车盘(1)下部的若干个第一锥齿轮(4)分别与若干个第三锥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车盘(1)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杠梁(10),所述车盘(1)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绕林浦恩辉董姝丽李勇苏永平张键张涛周铭严周杨澍桔杨坚强伍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