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8988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由光敏剂以及咪唑并喹啉类Toll样受体激动剂两种药物分子构成,制备方法简单,同时解决了两个疏水性药物分子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相比于其它对照组,光敏剂二氢卟吩与Toll样受体激动剂纳米粒子(Ce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癌症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目前,常用的癌症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光热疗法、光动力疗法和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通过触发和训练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由于其在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疗法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等免疫治疗方法已经在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获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结果。但是,脱靶效应、肿瘤部位的低免疫原性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浸润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只有20%的患者可以从免疫疗法中受益,并且大部分治疗后的患者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出现副作用(胃肠道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等)。
[0004]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已开发出多种纳米载体系统(例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颗粒、金属有机骨架和无机纳米颗粒等),用来递送不同治疗剂来抑制肿瘤并降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纳米载体系统存在药物负载量低,需要预先碱化处理,导致制备过程复杂繁琐,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较差等缺点。而且,纳米载体的引入也会带来免疫原性和毒性等问题。此外,对于含有光敏剂的药物,只能在激光照射的位置发挥作用,无法对远端或者体内其他部位肿瘤细胞产生作用,因此效果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纳米载体系统存在的药物负载量低,需要预先碱化处理,导致制备过程复杂繁琐,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较差等缺点,以及引入纳米载体带来免疫原性和毒性,无法对远端肿瘤生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光敏剂和咪唑并喹啉类Toll样受体激动剂两种药物分子作为活性成分构筑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在不使用碱试剂的前提下制备成稳定性好的纳米粒子,降低制备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该纳米粒子解决了两个疏水性药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相比于其它对照组,二氢卟吩与Toll样受体激动剂纳米粒子(Ce6

IMDQ NPs)显示出更好地原位肿瘤清除作用,并且通过光动力

免疫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远端肿瘤的生长。
[000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由光敏剂以及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两种药物分子构成。
[000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将光敏剂、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溶于有机溶剂,混合后加入水中,继续反应,离心即可。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包括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
[0011]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药物载体或药物递送系统,包括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和/或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和/或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癌症和/或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首次制得光敏剂以及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尤其是二氢卟吩与Toll样受体激动剂纳米粒子(Ce6

IMDQ NPs),是由光敏剂Ce6与咪唑并喹啉类Toll样受体激动剂(IMDQ)无载体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无需碱处理,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该纳米粒子解决了两个疏水性药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
[0015]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Ce6

IMDQ NPs载药量高,粒径均一,药剂稳定性高,可以在肿瘤部位高效富集,解决了两个小分子药物在体内易扩散,诱发全身性光毒性或炎症反应的问题。
[0016]3)相比于其它对照组,Ce6

IMDQ NPs显示出更好地原位肿瘤清除作用,并且通过光动力

免疫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远端肿瘤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
[0018]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图,标尺均为200nm;
[0019]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扫描电镜图,标尺均为200nm;
[0020]图3为实施例1各游离药物(Ce6、IMDQ)及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紫外图谱;
[0021]图4为Ce6及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图,Laser代表激光照射;
[0022]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在小鼠体内分布结果图,圆圈为肿瘤部位;
[0023]图6为原位、远端肿瘤动物模型构建及给药程序示意图;
[0024]图7为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体内抗原位肿瘤实验结果图(原位肿瘤体积的变化曲线),Laser代表激光照射;
[0025]图8为实施例1制得的Ce6

IMDQ纳米粒子体内抗远端肿瘤实验结果图(远端肿瘤体积的变化曲线),Laser代表激光照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8]为了解决现有纳米载体系统存在的药物负载量低,需要预先碱化处理,导致制备过程复杂繁琐,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较差等缺点,以及引入纳米载体带来免疫原性和毒性,无法对远端肿瘤生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光敏剂和咪唑并喹啉类Toll样受体激动剂两种药物分子作为活性成分构筑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在不使用碱试剂的前提下制备成稳定性好的纳米粒子,降低制备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该纳米粒子解决了两个疏水性药物水溶性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由光敏剂以及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两种药物分子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选自二氢卟吩、吲哚菁绿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为一类Toll样受体7/8激动剂,包括咪喹莫特、雷西莫特、Gardiquimod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氢卟吩与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质量比为0.5

10:1。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将光敏剂、咪唑并喹啉类激动剂溶于有机溶剂,混合后加入水中,继续反应,离心即可。6.权利要求5所述无载体自组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敏剂溶液的浓度为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基炜张贵强于群郝京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