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87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包括牛圈,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和排污导向板,支撑板上表面穿设有清洗机构,牛圈的顶端开设有一圈滑槽,牛圈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棚,顶棚上表面连接有转换机构,清洗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卡槽,转轴螺纹连接有壳体,壳体内侧滑动穿设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与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块均连接有旋转升降机构,壳体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刷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实现牛圈内部的通风换气和太阳光照射,以及自动清洗,提高了畜牧养殖的工作效率,适用于犊牛养殖。殖。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

技术介绍

[0002]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犊牛一般指出生4

6月的小牛,犊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产业的主体之一,如何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是当前发展所遇到的重要难题。而在犊牛的养殖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犊牛关在牛圈内圈养,但传统的犊牛圈在清洗时一般通过人工用水枪冲洗地面,由于粪便在干结后会粘附在地面上,仅通过水冲洗难以去除;并且传统的犊牛圈大多采用卧式水槽,需要通过人工及时向水槽内添加足量的水,操作繁琐,增大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公开号:CN112931229A)公开了一种新型畜牧兽医用犊牛圈,包括牛圈,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网孔板,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槽,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壁固定连接有水箱,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牛圈侧壁连通设有排污管,水箱通过连接管与水槽连通,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
[0004]虽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洗机构和水槽解决了犊牛圈地面难以清理和加水繁琐的问题,但犊牛圈内的空气不流通,太阳光不易直接照射进室内,白天使用日光灯浪费电能,不利于牛犊生长,并且清洗机构中的转动板位于网孔板上,容易被犊牛踩踏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犊牛圈内空气不流通,太阳光不易直接照射进室内,以及转动板容易被踩踏损坏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包括牛圈,所述牛圈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和排污导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穿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排污导向板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牛圈的顶端开设有一圈滑槽,所述牛圈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棚,所述顶棚周向均匀分布有呈扇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均连接有网状板,所述第二区域均连接有透明板,所述顶棚上表面连接有转换机构,所述牛圈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换气扇;
[0007]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牛圈内部底端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支撑板和排污导向板,所述转轴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转轴螺纹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侧滑动穿设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与壳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块与卡槽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块均连接有旋转升降机构,所述壳体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均在刷毛的运动轨迹内;
[0008]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顶棚顶端的转盘,所述转盘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
周向均匀分布呈扇形的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的自由端均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转换板均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配合设置,所述转盘的顶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自由端均与牛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连接。
[0009]方案的原理及效果:需要对支撑板上表面清理时,启动第一电机,电机输出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螺纹连接有壳体,由于壳体的内部滑动穿设有两个连接块,第一弹簧压缩,连接块均连接有旋转升降机构,转轴带动壳体竖直向上移动,移动至相应的距离后,连接块滑出壳体并与卡槽相互卡合,第一弹簧伸展,此时转动板均位于支撑板上端,且转动板下端的刷毛与支撑板上表面接触,再通过控制旋转升降机构使转轴带动壳体和转动板转动,并对支撑板上表面的牛粪进行清扫,并将牛粪扫进转动杆升降的通孔内,再落到排污导向板的上表面,然后集中处理;清洗完成之后,电机转速下降,并在转动板转动至相应的位置之后,通过控制旋转升降机构使壳体和转动杆沿之前上升位置下降,使连接块不与卡槽相互卡合,第一弹簧压缩,当壳体和转动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上表面齐平时停止下降;
[0010]平常状态下,每块转动板分别覆盖住相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需要对牛圈内部通风换气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当转动板转动至相应的角度之后,转动板不再覆盖住第一区域,此时牛圈内外通过网状板连通,启动换气扇,换气扇将空气吹入牛圈内部,牛圈内部的空气再通过网状板流出,完成空气交换;需要将阳光照射进牛圈内时,再次转动转动板至相应的角度,此时转动板不再覆盖第二区域,太阳光通过第二区域的透明板照射进牛圈内,对牛圈内部进行消毒,并对犊牛进行光照,保证健康生长。
[0011]进一步,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转动板靠近牛圈内壁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均滑动穿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于限位槽内,所述壳体和第二连杆均穿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杆和连接块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贯穿滑动孔,所述牛圈的两对立内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连接有电磁铁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穿设在凹槽的一侧,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配合设置。
[0012]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控制壳体和转动板的上升下降和旋转,使清洗机构不清理支撑板上表面时,壳体和转动板与支撑板上表面齐平,犊牛不会踩踏并损坏清洗机构。
[0013]进一步,所述顶棚上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有呈扇形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共同组成整个顶棚上表面,所述第三区域面积等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和,所述转动板均与第三区域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区域上表面和转换板上表面均连接有太阳能板。
[0014]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转动转动板至相应的角度,实现太阳能板工作、阳光照射进牛棚内以及牛棚内换气。
[0015]进一步,所述支架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架均匀分布在转换板中轴线上,所述支架的底端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与转换板上表面抵接,所述转换板的内侧表面对称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底端均与顶棚的上表面抵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均位于转换板的中轴线上,且刷毛与转换板上表面抵接,转换板转动时,刷毛能够对转换板上表面进行清扫,去除太阳能板上表面附着的杂质,提高
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转换板转动时,两侧的密封条既能实现对顶棚上表面和转换板下表面的密封,防止雨水渗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理顶棚的上表面,提高透明板透光率和太阳能板的工作效率。
[0017]进一步,所述牛圈外表面连接有雨水导流槽体和水箱,所述滑槽与所述雨水导流槽连通,所述水箱和雨水导流槽体之间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水箱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深入水箱底部并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牛圈内部连通。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顶棚呈梯形,落下的雨水会顺着斜面往下落,顶棚和转换板上表面的雨水会流入滑槽和雨水收集槽内,雨水收集槽和滑槽连通,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包括牛圈(1),所述牛圈(1)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和排污导向板(3),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穿设有清洗机构,所述排污导向板(3)设于支撑板(2)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牛圈(1)的顶端开设有一圈滑槽(4),所述牛圈(1)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棚(5),所述顶棚(5)周向均匀分布有呈扇形的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所述第一区域(6)均连接有网状板,所述第二区域(7)均连接有透明板,所述顶棚(5)上表面连接有转换机构,所述牛圈(1)的外表面连接有多个换气扇(8);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牛圈(1)内部底端的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穿设于支撑板(2)和排污导向板(3),所述转轴(10)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卡槽(11),所述转轴(10)螺纹连接有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侧滑动穿设有两个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一侧外表面与壳体(1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4),所述连接块(13)与卡槽(11)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块(13)均连接有旋转升降机构,所述壳体(12)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5),所述转动板(1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支撑板(2)上表面均在刷毛的运动轨迹内;所述转换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顶棚(5)顶端的转盘(37),所述转盘(37)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周向均匀分布呈扇形的转换板(16),所述转换板(16)的自由端均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所述转换板(16)均与第一区域(6)和第二区域(7)配合设置,所述转盘(37)的顶端连接有套筒(17),所述套筒(17)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8),所述支架(18)的自由端均与牛圈(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7)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9),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与转盘(3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畜牧兽医的新型犊牛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两根第一连杆(20),所述第一连杆(20)分别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壳体(12)内,所述第一连杆(20)的两端均开设有滑动孔(21),所述转动板(15)靠近牛圈(1)内壁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转动板(15)的一侧均滑动穿设有第二连杆(2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和张娟赵樱陈张华温倩段茜张玲钟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