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1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车头,通过车头连接有车身,将储水箱安装在车身上,便于拉动储水箱进行移动,在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输水管,并且输水管通过输水软管和升降调节组件连接有连接管,可以实现连接管整体高度的调整,从而带动位于连接管上的四通管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水雾喷头喷水高度的调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四通管的分管上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拉动或者推动出水管的转动,从而实现水雾喷头喷水角度的调节,使得喷水范围更广。使得喷水范围更广。使得喷水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地降尘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场、居民楼等各类工程建设也不断涌起,在建筑施工初期,工地上尘土较多,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扬尘现象,灰尘漂浮在空中,不但影响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粉尘扩散,还会硬性附近居民的健康,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降尘,避免出现扬尘现象,申请号为CN202020183954.1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是通过手推的方式进行移动,移动效率慢,且降尘装置的高度有限,虽然通过电动剪叉可以调节水雾喷头的高度,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水汽容易喷洒在操作者的身上,使用不便利,且这种方式携带的水箱体积较小,容水量有限,需要经常进行供水补给,降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移动车头,所述移动车头的背面连接有车身,所述移动车头和车身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车身的顶端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与储水箱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输水管的底端延伸至储水箱内部底端设置有引水管,所述输水管的顶端设置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输水管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设置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的尾端连接有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的尾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尾端设置有水雾喷头,所述出水管与对应的四通管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水管上的第一固定环和设置在连接管上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四通管的每个分管上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出水管上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和连接板之间转动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连接环和安装环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于连接环和安装环之间转动铰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两端端部朝向第二半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第二半环之间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
橡胶垫上设置有防滑凸条。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侧壁底端设置有排水管。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本技术设置有车头,通过车头连接有车身,将储水箱安装在车身上,便于拉动储水箱进行移动,在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输水管,并且输水管通过输水软管和升降调节组件连接有连接管,可以实现连接管整体高度的调整,从而带动位于连接管上的四通管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水雾喷头喷水高度的调整,另外,本技术在四通管的分管上与出水管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拉动或者推动出水管的转动,从而实现水雾喷头喷水角度的调节,使得喷水范围更广,本技术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位于车头内部,不会被喷洒的水雾喷到身上,同时,通过车头拉动车身移动,通过车身带动储水箱移动,实现喷水降尘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角度调节组件与四通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储水箱和引水管、水泵之间连接结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半环、第二半环和固定螺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移动车头;2、车身;3、移动轮;4、储水箱;5、输水管;6、水泵;7、引水管;8、输水软管;9、连接管;10、四通管;11、排水软管;12、出水管;13、水雾喷头;14、第一固定环;15、第二固定环;16、第一电动推杆;17、安装环;18、固定板;19、连接环;20、连接板;21、第二电动推杆;22、伸缩杆;23、第一半环;24、第二半环;25、固定槽;26、固定螺栓;27、液位计;28、进水管;29、密封盖;30、排水管;31、阀门;32、控制面板;33、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
[0022]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移动车头1,所述移动车头1的背面连接有车身2,所述移动车头1和车身2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3,所述车身2的顶端设置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5,所述输水管5与储水箱4之间设置有水泵6,所述输水管5的底端延伸至储水箱4内部底端设置有引水管7,所述输水管5的顶端设置有输水软管8,所述输水软管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与输水管5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设置有四通管10,所述四通管10的尾端连接有排水软管11,所述排水软管11的尾
端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尾端设置有水雾喷头13,所述出水管12与对应的四通管1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
[0023]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水管5上的第一固定环14和设置在连接管9上的第二固定环15,所述第一固定环14和第二固定环15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实现第一固定环14和第二固定环15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连接管9高度的调整,连接管9的升降带动四通管10的升降。
[0024]参考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四通管10的每个分管上的安装环17,所述安装环1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8,所述出水管12上套设有连接环19,所述连接环19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20,所述固定板18和连接板20之间转动铰接有第二电动推杆21,所述连接环19和安装环17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伸缩杆22,所述伸缩杆22的两端分别于连接环19和安装环17之间转动铰接,通过第二电动推杆21的伸缩拉动或者推动出水管12的转动,从而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移动车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头(1)的背面连接有车身(2),所述移动车头(1)和车身(2)的底端设置有移动轮(3),所述车身(2)的顶端设置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顶端设置有输水管(5),所述输水管(5)与储水箱(4)之间设置有水泵(6),所述输水管(5)的底端延伸至储水箱(4)内部底端设置有引水管(7),所述输水管(5)的顶端设置有输水软管(8),所述输水软管(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与输水管(5)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设置有四通管(10),所述四通管(10)的尾端连接有排水软管(11),所述排水软管(11)的尾端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出水管(12)的尾端设置有水雾喷头(13),所述出水管(12)与对应的四通管(10)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输水管(5)上的第一固定环(14)和设置在连接管(9)上的第二固定环(15),所述第一固定环(14)和第二固定环(15)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设置在四通管(10)的每个分管上的安装环(17),所述安装环(1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板(18),所述出水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廖福裕唐强森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