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55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其包括喷淋管、供水管、供水母管和DCS控制器;喷淋管和供水管均设置多根,一根喷淋管对应一根供水管,并且喷淋管和供水管接通;供水母管设置一根,多根供水管均与供水母管接通;每根供水管上均安装一个电动隔离阀;多根喷淋管均布安装在煤棚内顶部,煤棚内顶部还安装有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或消防火灾探测器,电动隔离阀、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均与DCS控制器通信连接;DCS控制器根据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的反馈从而启闭电动隔离阀。本申请喷淋管上直接开孔进行喷淋,经济简单有效;可根据运行要求连锁控制、时间间隔循序控制或现场人工控制。制或现场人工控制。制或现场人工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电站和化工煤场环保及消防系统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主要用于室内干煤棚防尘加湿及初期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煤场是电站或化工企业燃料储存场地,是动力营养源。因环保日趋严格,室外煤场已不符合现有环保要求,常规热电厂均需建成室内封闭干煤棚。室内干煤棚内当对储煤进行转运、输送、翻转等操作时,易形成扬灰,须要对煤进行适当的加湿或除尘,降低粉尘聚集爆炸风险和满足作业人员职业卫生要求;此外,室内煤场长期堆煤,容易形成自燃,特别是使用高挥发分性褐煤,故亦须要对煤场加喷淋系统。
[0003]此前有室外煤场采用高压水雾喷头或人工加水进行加湿。高压水雾喷头系统要求水压高,喷头也易堵塞;人工上堆煤加湿,技术相对落后且不方便。因此,有必要设置一套简单自动且有效的干煤棚喷淋装置,解决和优化室内干煤棚煤防尘加湿及初期消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管、供水管、供水母管和DCS控制器;所述喷淋管和供水管均设置多根,一根喷淋管对应一根供水管,并且喷淋管和供水管接通;所述供水母管设置一根,多根供水管均与供水母管接通;每根供水管上均安装一个电动隔离阀;多根喷淋管均布安装在煤棚内顶部,煤棚内顶部还安装有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或消防火灾探测器,电动隔离阀、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均与DCS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DCS控制器根据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的反馈从而启闭电动隔离阀。
[0006]优选的,所述喷淋管上沿其轴向开设若干列喷水孔,喷水孔的孔径为Φ4mm,每相邻两列喷水孔的间距为2000~2500mm。
[0007]优选的,每列包括三个喷水孔,其中一个开设在喷淋管的底部,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左上侧和右上侧,且与底部的那个喷水孔呈60
°
夹角。
[0008]优选的,所述喷淋管的管径为DN100mm的镀锌钢管。
[0009]优选的,所述供水管和供水母管均设置在煤棚外部,其中供水管竖直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供水母管与外部给水系统接通。
[0011]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通过粉尘浓度探测器检测到干煤棚内局部粉尘过大(或消防火灾探测器检测到局部煤堆存在自燃状态),开启对应区域上喷淋管的电动隔离阀,供水进行喷淋加湿降尘(或灭火);也可在干煤棚室内储煤进行转运或转移操作前后,定时开启相关的隔离阀,进行本区域内煤,事先喷淋加湿,降低扬尘,减少粉尘对操作人员危害和对环境污染。本室内干煤棚喷淋灭火不能替代消防规范中要求设置的消防灭火装置,仅为
前期消防灭火的辅助系统。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喷淋管上直接开孔进行喷淋,经济简单有效;可根据运行要求连锁控制、时间间隔循序控制或现场人工控制;通过分区域喷淋降尘或煤防扬尘加湿,降低粉尘聚集,减少对操作人员危害以和环境污染;通过增设火灾探测器,也可对干煤棚室内煤场自然的初期火灾进行喷淋灭火。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的B

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喷淋管1、喷水孔11、电动隔离阀2、供水管3、粉尘浓度探测器4、DCS控制器5、供水母管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1]实施例。
[0022]参见图1至图5。
[0023]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其包括喷淋管1、供水管3、供水母管6、粉尘浓度探测器4和DCS控制器5。喷淋管1和供水管3均设置多根,一根喷淋管1对应一根供水管3,并且喷淋管1和供水管3接通。多根喷淋管1均布安装在煤棚内顶部,喷淋管1需要与堆煤最高处有一定的高差。供水母管6设置一根,多根供水管3均与供水母管6接通,供水母管6与外部给水系统接通。
[0024]本实施例中,每根供水管3上均安装一个电动隔离阀2;煤棚内顶部安装有粉尘浓度探测器4,电动隔离阀2、粉尘浓度探测器4均与DCS控制器5通信连接;DCS控制器5根据粉尘浓度探测器4的反馈从而启闭电动隔离阀2。电动隔离阀2也可手动进行开启或关闭。具体地讲,当粉尘浓度探测器4检测到室内粉尘浓度达到一定时,通过DCS控制器5发出指令,开启指定区域的电动隔离阀2,从而通过供水母管6经供水管3向喷淋管1供水,开启向煤场喷淋降尘;也可根据实际运行经验,设定DCS控制器5,在某一时段,依次开启电动隔离阀2,对煤进行加湿,当煤具有一定湿度后定时依次关闭。同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煤操作前,由人工开启局部电动隔离阀2,局部操作区域进行加湿防尘。
[0025]此外,煤棚内顶部还可安装消防火灾探测器,消防火灾探测器与DCS控制器5通信连接,根据消防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煤场发生自燃时,开启该区域的喷淋管1,形成雨淋或水
雾进行初期灭火。
[0026]本实施例中,喷淋管1采用管径为DN100mm的镀锌钢管,喷淋管1上沿其轴向开设若干列喷水孔11,喷水孔11开孔不宜过小或过大,过小容易堵塞开孔,过大造成水量过大并形成不了水雾效果,故在本实施例中,喷水孔11的孔径为Φ4mm,每相邻两列喷水孔11的间距为2500mm。
[0027]本实施例中,每列包括三个喷水孔11,其中一个开设在喷淋管1的底部,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左上侧和右上侧,且与底部的那个喷水孔呈60
°
夹角,便于在正下方及侧下方形成喷淋区;喷淋管1的管底开喷水孔避免了管道积水,降低了管道腐蚀。喷淋管1的流量Q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0028] Q=k
×
N
×
Φ
×
P
÷
10
[0029]其中:Q——喷淋管1道流量(m3/h);
[0030]k——计算系数(0.6~0.65);
[0031]N——开孔数量;
[0032]Φ——开孔直径(mm);
[0033]P——喷淋管1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管、供水管、供水母管和DCS控制器;所述喷淋管和供水管均设置多根,一根喷淋管对应一根供水管,并且喷淋管和供水管接通;所述供水母管设置一根,多根供水管均与供水母管接通;每根供水管上均安装一个电动隔离阀;多根喷淋管均布安装在煤棚内顶部,煤棚内顶部还安装有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或消防火灾探测器,电动隔离阀、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均与DCS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DCS控制器根据粉尘浓度探测器和消防火灾探测器的反馈从而启闭电动隔离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干煤棚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上沿其轴向开设若干列喷水孔,喷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启义黄华杜广波吴俊芬何雨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