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530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包括机体、输送结构、升起结构、定位结构、拉动结构、固定结构和收纳结构;通过在机体的一端安装输送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渣土进行分摊输送,同时通过升起结构,能够将渣土进行均分向上运输,防止在需要渣土时不小心造成的渣土分量太多,通过在机体的一端安装定位结构,能够更好的对输送结构进行定位,防止输送结构进行自动转动,造成渣土自行滑落,同时通过拉动结构对不小心滑落的渣土进行收集,防止造成浪费,通过在拉动结构的一端安装固定结构,能够更好的方便对拉动结构进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更换和清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皮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0003]在渣土进行运输和使用时,通常会使用输送带进行运输,平常的输送带就是简单的进行输送,但是在需要往上输送就很不方便,而且不可能对渣土进行分批定量,容易导致使用过多,在运输,意外洒落的一端也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收集,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包括机体、输送结构、升起结构、定位结构、拉动结构、固定结构和收纳结构,用于起到输送渣料并对渣土进行升高输送的所述机体的一端部安装能够对渣土进行输送的所述输送结构,在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渣土进行上下运输并对渣土进行定量运输的所述升起结构,在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所述输送结构进行限位的所述定位结构,在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漏出的渣土进行收集的所述拉动结构,在所述拉动结构的一端安装能够方便拆卸的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所需的工具进行收纳的所述收纳结构。
[0006]具体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杆、第一凹槽、第一输送带、第一凸起、第二转轴、第二转杆、第二凹槽和摇把,所述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呈环形阵列关系,所述第一转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啮合,所述机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转杆,且所述第二转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摇把。
[0007]具体的,所述升起结构包括第三转轴、传动带、第三转杆、第三凹槽、第二输送带、第二凸起、第四转轴、第四转杆、第四凹槽和挡板,所述机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转轴,所述
第三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带,且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设有所述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凹槽,且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呈环形阵列关系,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所述机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四转杆,所述第四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四凹槽,且多个所述第四凹槽呈环形阵列关系,且所述第四转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啮合,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挡板。
[0008]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五凹槽、第一滑块、第一插杆、第一拉杆、第一弹簧、第六凹槽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五凹槽,且多个所述第五凹槽呈环形阵列关系,所述机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插杆,且所述第一插杆和所述第五凹槽啮合,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拉杆,且所述第一拉杆滑动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机体,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六凹槽,所述机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杆,且所述第二插杆和所述第六凹槽啮合。
[0009]具体的,所述拉动结构包括第一收纳盒、第二拉杆、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弹簧、刮片和第一把手,所述机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所述第一收纳盒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杆,且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收纳盒,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收纳盒,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所述刮片,所述第一收纳盒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把手。
[0010]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三滑块、固定块、第三弹簧、滑杆和第一推块,所述刮片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弹簧,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刮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且所述滑杆和所述固定块抵触,所述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推块,且所述第一推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
[0011]具体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第二收纳盒、第二把手、第二推块、第四滑块、第三插杆和第四弹簧,所述机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盒,所述第二收纳盒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把手,所述机体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滑块,且所述第四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机体,所述第四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插杆,且所述第三插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盒,所述第四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第四弹簧,且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机体。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通过在机体的一端安装输送结构,能够更好的将渣土进行分摊输送,同时通过升起结构,能够将渣土进行均分向上运输,防止在需要渣土时不小心造成的渣土分量太多,即由于机体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摇把,从而通过转动摇把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由于第一转轴的外部固定有第一转杆,从而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由于第一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转杆滑动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
凸起,且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啮合,从而通过转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一输送带滑动,由于机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部固定有第二转杆,且第二转杆滑动连接第一输送带,第二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凹槽,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啮合,从而通过转动摇把带动第一输送带滑动,以此将渣土进行分均输送,由于机体的一端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一端滑动连接传动带,且传动带的另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转轴,从而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由于第三转轴的外部设有第三转杆,从而通过第三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三转杆转动,由于第三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三凹槽,第三转杆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输送带,从而带动第二输送带滑动,由于机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外部固定有第四转杆,第四转杆的一端设有多个第四凹槽,,且第四转杆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输送结构(2)、升起结构(3)、定位结构(4)、拉动结构(5)、固定结构(6)和收纳结构(7),用于起到输送渣料并对渣土进行升高输送的所述机体(1)的一端部安装能够对渣土进行输送的所述输送结构(2),在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渣土进行上下运输并对渣土进行定量运输的所述升起结构(3),在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所述输送结构(2)进行限位的所述定位结构(4),在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漏出的渣土进行收集的所述拉动结构(5),在所述拉动结构(5)的一端安装能够方便拆卸的所述固定结构(6),在所述机体(1)的一端安装能够对所需的工具进行收纳的所述收纳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转轴(21)、第一转杆(22)、第一凹槽(23)、第一输送带(24)、第一凸起(25)、第二转轴(26)、第二转杆(27)、第二凹槽(28)和摇把(29),所述机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一转杆(22),所述第一转杆(22)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3),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23)呈环形阵列关系,所述第一转杆(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24),所述第一输送带(24)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5),且所述第一凸起(25)和所述第一凹槽(23)啮合,所述机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二转杆(27),且所述第二转杆(2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24),所述第二转杆(27)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28),且所述第一凸起(25)和所述第二凹槽(28)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1)的一端固定有所述摇把(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起结构(3)包括第三转轴(31)、传动带(32)、第三转杆(33)、第三凹槽(34)、第二输送带(35)、第二凸起(36)、第四转轴(37)、第四转杆(38)、第四凹槽(39)和挡板(39a),所述机体(1)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转轴(31),所述第三转轴(31)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传动带(32),且所述传动带(3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6),所述第三转轴(31)的外部设有所述第三转杆(33),所述第三转杆(33)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凹槽(34),且多个所述第三凹槽(34)呈环形阵列关系,所述第三转杆(33)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35),所述第二输送带(35)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凸起(36),所述机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37),所述第四转轴(37)的外部固定有所述第四转杆(38),所述第四转杆(38)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第四凹槽(39),且多个所述第四凹槽(39)呈环形阵列关系,且所述第四转杆(3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35),所述第四凹槽(39)和所述第二凸起(36)啮合,所述第二输送带(35)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挡板(39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器人加工用具有导向组件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4)包括第五凹槽(41)、第一滑块(42)、第一插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艳娜黄泽斌张鑫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