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935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用以解决现有均温板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包括:一个壳套,圈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在一个通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开口,该壳套具有一个循环腔室环绕于该容置空间外部,该循环腔室分为一个上腔部及一个下腔部;一个工作液体,填充于该下腔部;及一个散热鳍片组,位于该容置空间。置空间。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模块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散热模块,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电子装置局部过热,目前电子装置的散热方式,主要将一个均温板设于该电子装置的内部,该均温板可以贴接于该电子装置的一个发热区,现有的均温板可以具有一个上板体及一个下板体,该上板体及该下板体相结合以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能够用以填充一个工作液体;借此,该发热区产生的热能可以扩散至该均温板上,以有效避免热能聚集在该发热区,可以达到散热效果。
[0003]上述现有的均温板,即使该发热区可以加热该工作液体并使该工作液体汽化,气态的工作液体蒸发至远离该发热区的一侧放热后凝结,并带离该发热区的热量;然而,由于该均温板仅通过该工作液体的气液相变化来散热,使得该均温板对该发热区的散热效果有限,导致散热效率不佳。
[0004]有鉴于此,现有的均温板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具有良好散热效能。
[0006]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具有组装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套,圈围形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在一个通风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开口,该壳套具有一个循环腔室环绕于该容置空间外部,该循环腔室分为一个上腔部及一个下腔部;一个工作液体,填充于该下腔部;及一个散热鳍片组,位于该容置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套具有一个外壳部环绕于至少一个内壳部外,该循环腔室位于该外壳部与该内壳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内壳部具有一个导液面邻接该上腔部,该导液面呈倾斜并与一个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内壳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该内壳部呈上下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内壳部之间形成该循环腔室的一个中腔部,该中腔部位于该上腔部及该下腔部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套由单一个扁管圈围形成C形状,该扁管的两个端部由一个连通件相接,或该扁管的两个端部焊接相结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套由多个扁管共同圈围形成环状,多个该扁管的两个相邻端部由一个连通件相接,或该扁管的两个相邻端部焊接相结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壳套具有一个吸热区对位于该下腔部,该吸热区结合于一个组装板,该组装板用以热连接一个发热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板具有一个凹槽,该壳套的一个外壳部具有一个通孔,该通孔连通该凹槽及该下腔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板具有一个上板结合一个下板,该上板具有一个穿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银树尹佐国李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