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立体相机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35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目立体相机对焦参数计算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方法包括:计算测距范围的近点距离、远点距离,基于所述近点距离和所述远点距离得到景深范围,计算所述景深范围内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基于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佳像距增益,根据所述最佳像距增益得到对焦靶标的最佳物距,计算所述对焦靶标的最佳尺寸。该方法根据使用场景的具体参数,准确计算对焦位置和靶标尺寸等对焦参数,创造性地提出了对焦参数的具体算法,从而提高了对焦准确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焦准确性较差的问题。差的问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目立体相机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目相机对焦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双目立体相机对焦参数计算方法、系统和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0002]双目立体视觉利用两台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并通过计算图像对应像素点间的位置偏差(称作“视差disparity”),来得到物体与成像设备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物体在摄像机坐标系中的三维信息。双目立体视觉的成像设备通常是由并排放置并保持一定间距(称作“基线距离baseline distance”)的两台完全相同的摄像机组成,通常被称作双目立体相机(后称“双目相机”)。
[0003]对于用于工业、交通、航天、军事等领域固定焦距的成像设备,都需要在设备的装配过程中进行对焦。对焦过程就是通过调节光学镜头与成像平面的距离(通常称为“像距”),使得某物距范围内的目标能够在成像平面上清晰地成像。
[0004]在成像设备中,对焦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成像效果,因此,提供双目立体相机对焦参数计算方法,以期根据使用场景的具体参数,准确计算对焦位置和靶标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目立体相机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计算测距范围的近点距离、远点距离;基于所述近点距离和所述远点距离得到景深范围;计算所述景深范围内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基于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佳像距增益;根据所述最佳像距增益得到对焦靶标的最佳物距;基于所述最佳物距计算所述对焦靶标的最佳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测距范围的近点距离、远点距离,具体包括:利用公式U
min
=f
×
B/d
max
计算测距范围的近点距离;利用公式U
max
=f
×
B/d
min
计算测距范围的远点距离;其中,f为双目相机的焦距,U
min
为测距范围的近点距离,U
max
为测距范围的远点距离,d
max
为目标物视差的最大值,d
min
为目标物视差的最小值,B为双目相机的基线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景深范围内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具体包括:利用公式ΔV=V
real

f=f2/U
real
计算像距增益;其中,U
real
为目标的实际物距,V
real
为该目标对应的像距,f为焦距,ΔV为像距增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实际物距对应的像距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最佳像距增益,具体包括:利用公式ΔV
best
=(ΔV
max

ΔV
min
)/2+ΔV
min
计算最佳像距增益;其中,ΔV
best
为最佳像距增益,ΔV
max
为像距增益的最大值,ΔV
min
为像距增益的最小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佳像距增益得到对焦靶标的最佳物距,具体包括:利用公式U
best
=f2/ΔV
best
计算对焦靶标的最佳物距;其中,U
best
对焦靶标的最佳物距,ΔV
best
为最佳像距增益,f为双目相机的焦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参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最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然柴华王哲贾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慧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