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19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装置包括主控部、风机和二选一风阀,而该风机与二选一风阀之间设有杀菌集尘的复合净化组件,由纺丝供液单元、涂覆单元、正极高压发生极丝、负极集尘基板、自动清理电刷、废弃膜收集盒、传感器模块构成,纺丝液通过主控部驱动纺丝供液单元和涂覆单元附着在正极高压发生极丝上,且在负极集尘基板上吸附纳米级的拉丝,并无序纺织成形为可清理脱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通过纺丝成滤膜、杀菌除尘、清理废膜再纺丝的自动循环进行净化空气。应用该新风净化技术方案,降低耗材更换率,且能保持出风效果和风机使用寿命并降低能耗;同时使用后废物体积小、易处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融合了滤芯过滤和电子集尘且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新风净化装置,属于新风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洁净空气的环境需求也越来越高,新风净化设备兼具空气净化和室内补氧的功能,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
[0003]现有新风净化设备主要原理有滤芯过滤法和电子集尘法。其中滤芯过滤法是最常见的空气过滤方法,通过滤网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颗粒、细菌以及有害微生物,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滤芯材料分为普通滤芯、HEPA滤芯以及其它特殊滤芯。而电子集尘法是利用高压将污染颗粒物带上电荷,并以有正负电极交叉的收集板吸附带电的污染物颗粒,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空气中污染颗粒物含量的目的。
[0004]但现有新风净化设备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了诸多制得改善的地方。例如,对于滤芯过滤法而言,由于滤芯过滤的特性,容易受潮发霉有异味、在容纳微尘颗粒饱和后容易对室内产生二次污染;需要定期更换滤芯过滤,更换下来的滤网垃圾体积和数量大,影响环境卫生;滤芯随收集颗粒的增多而使风阻变大,影响风机寿命、增大风机能耗、影响出风效果;滤芯需要定期限进行更换,增加设备使用、维护和人工成本。而对于电子集尘法,还需要定期清洗收集极,否则净化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递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以解决滤芯遗留固体垃圾、二次污染且随使用时间风阻增大而影响送风量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主控部、用于将室外空气导入装置的风机和朝向室内或室外导向排风的二选一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二选一风阀之间设有杀菌集尘的复合净化组件,所述复合净化组件由纺丝供液单元、涂覆单元、正极高压发生极丝、负极集尘基板、自动清理电刷、废弃膜收集盒、传感器模块构成,纺丝液通过主控部驱动纺丝供液单元和涂覆单元附着在正极高压发生极丝上,且在负极集尘基板上吸附纳米级的拉丝,并无序纺织成形为可清理脱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
[0007]应用本技术新风净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进步性:通过在新风净化装置内引入纳米纤维膜自动纺织和清理的机电构件,利用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环保性的特点,降低耗材更换率从而节省使用成本,且能有效保持装置的出风效果和风机使用寿命并降低能耗;同时使用后废物体积小、易处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新风净化装置系统构成的总框图。
[0009]图2是本技术新风净化装置的原理框图。
[0010]图3是本技术装置中复合净化组件的工作运行框图。
[0011]图4是本技术装置中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的成型原理示意图。
[0012]图5是本技术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纺织阶段的风道示意图。
[0013]图6是本技术杀菌除尘阶段的风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
[0015]本技术设计者针对现有常用滤芯过滤式和电子集尘式新风净化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进行溯源分析,并对造成使用不便及装置其它不利性的部件结构研发改进,创新提出了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新风净化装置,以获得实用性更强、新风净化效果更优越、耗材和能耗更节省的体验。
[0016]为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创新实质,以下从装置的结构特征和净化方法的不同使用阶段运行状态的细节分别说明如下。
[0017]通常情况下,新风净化装置可以理解为一个基本密闭的腔体,并且通过进出风口连通室内外。其中必然地存在用于将室外空气导入装置的风机,而作为引导气流可选的出路,装置中还设有二选一风阀,以在维护或其它特定阶段向室外排风。如图1至图5分别所示,本技术该新风净化装置概述的结构改良重点为:在风机1与二选一风阀之间设有作为主要核心、以杀菌集尘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净化组件2,同时具备自动纺织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自动清洁等功能。从模块构成来看,复合净化组件2由纺丝供液单元、涂覆单元、正极高压发生极丝5、负极集尘基板6、自动清理电刷8、废弃膜收集盒9、传感器模块构成。作为该核心中取代传统滤芯的主要构件,存在自动纺织成型并在失效后可自动清理脱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7,而作为原料的纺丝液则通过主控部驱动纺丝供液单元和涂覆单元附着在正极高压发生极丝5上,且在负极集尘基板6上吸附纳米级的拉丝36,并无序纺织成形为可清理脱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7。其中主控部为各类电器普遍具备或集成的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其它电子元器件为辅助所形成的控制单元,本新风净化装置并不对此要求保护,仅满足接收信号、同预设参数处理运算并对各类电机、风机、泵机等异步输出通断电源的驱动控制即可,故省略电路图及相关详述。
[0018]不难理解的是,本技术该装置巧妙地将滤芯过滤与电子集尘的优点相融合,而且作为取代滤芯的方案,并非直接采用现成的滤网,而是内置集成了能够自动纺织成型滤网的构件及能够在必要的使用状态下自动清理负极集尘基板上的滤网,从而实现持续、高效地保持滤芯清洁和空气净化效果。
[0019]从复合净化组件各组成部分的细节来看:首先、纺丝供液单元由储液罐31、供液泵32、供液管道33和电加热器34构成。该储液罐31内装填有足量的纺丝液并在装置工作运行时通过电加热器供能保持液态。该纺丝液是疏水材质且满足能够进行纳米级纺丝的原液,通过供液管道33受驱于供液泵32在涂覆单元和储液罐31之间循环流动。作为进一步可选的
优化,该储液罐内还可以增设液位传感器,以便当纺丝液余量低于下限时信号报警,提醒维保人员补充耗材。
[0020]其次,涂覆单元由涂覆电机41和涂覆模块42构成,而涂覆模块42受驱于涂覆电机41沿正极高压发生极丝横向移动并在正极高压发生极丝5上涂覆纺丝液,形成略微凝聚且无法滴落的液滴状35,作为纺丝的前提准备。这里,正极高压发生极丝5横向平行间隔设置,而涂覆模块42则一对一匹配每根正极高压发生极丝并受驱横向位移。供液管道对应每个涂覆模块的横移路径中设有出液口,用于向涂覆模块供液保持足量的湿润度。
[0021]再者,负极集尘基板6落座设于废弃膜收集盒9内且中部设有直立竖杆,而自动清理电刷8则装接于直立竖杆并受驱自上而下对负极集尘基板6清扫作业,使失效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7落入废弃膜收集盒9之中。这部分在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起到作为滤芯替代物自动编织、清理的载体并分离气流中的灰尘、颗粒等。
[0022]最后,作为装置运行状态切换的基础,内部设有包含组合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感应风阻的气压传感器的传感器模块。而且出于沿气流经复合净化组件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包括主控部、用于将室外空气导入装置的风机和朝向室内或室外导向排风的二选一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二选一风阀之间设有杀菌集尘的复合净化组件,所述复合净化组件由纺丝供液单元、涂覆单元、正极高压发生极丝、负极集尘基板、自动清理电刷、废弃膜收集盒、传感器模块构成,纺丝液通过主控部驱动纺丝供液单元和涂覆单元附着在正极高压发生极丝上,且在负极集尘基板上吸附纳米级的拉丝,并无序纺织成形为可清理脱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供液单元由储液罐、供液泵、供液管道和电加热器构成,所述储液罐内装填有足量的纺丝液并通过电加热器供能保持液态,且所述纺丝液通过供液管道受驱于供液泵在涂覆单元和储液罐之间循环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清洁的新风净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招锋韦献国张碧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恒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