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32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涉及定位杆技术领域,解决了GNSS仪器配件的安装和固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定位杆包括有第一定位杆、插接在第一定位杆上的第二定位杆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杆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GNSS仪器配件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第一定位杆底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在第二定位杆顶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可调节的调节结构固定插设在第一定位杆内;所述第二定位杆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杆的端部连接有可伸缩的螺杆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吊装和方便接收信号,能够针对不同的塔架类型使用,可以重复多次回收利用定位杆,降低制作仪器设备的成本,提高配件利用率。提高配件利用率。提高配件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


[0001]本技术涉及
,特别涉及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拱桥施工技术不断更新,钢管混凝土拱桥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且呈向大跨径600m级拱桥发展的趋势。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主拱圈拱肋架设运用斜拉扣挂+悬臂拼装的施工方法,大跨径拱桥意味着需要更加高耸的塔架才能完成吊装施工过程,尤其是大节段拱肋吊装期间,塔架产生纵向水平偏位,从而影响主拱圈的线形和塔架稳定性。传统方法借助全站仪和反光棱镜监测塔架位移,但遗憾地是无法实时反馈塔架偏位情况。目前,采用GNSS监测仪器全天候反馈至服务器,但关于GNSS仪器配件的安装和固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塔架一般属于高耸结构且多为钢结构,携带焊机至塔顶通电作业不安全,此外GNSS监测仪器的固定和相关配件(如网桥)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一方面为了要使信号稳定,GNSS监测仪器需与网桥保持较近的距离,另一方面还要使地上的基站能够接收到塔架上网桥的传输信号。为此,有必要使用一种可伸缩且易于移动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以解决上述问题,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吊装和方便接收信号,能够针对不同的塔架类型使用,可以重复多次回收利用定位杆,降低制作仪器设备的成本,提高配件利用率。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包括有第一定位杆、插接在第一定位杆上的第二定位杆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杆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GNSS仪器配件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在第一定位杆底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在第二定位杆顶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定位杆通过可调节的调节结构固定插设在第一定位杆内;所述第二定位杆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杆的端部连接有可伸缩的螺杆结构。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有具有多个螺栓孔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定位杆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具有直角的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短边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顶部的周侧垂直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端部,且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杆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部,且所述第二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二定位杆相对的两侧表面,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时,所述定位件可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而将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插接与所述第一定位杆中。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孔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沿所述第二定
位杆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间距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间距相等。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件采用螺栓配合螺母的结构。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通过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以及安装部设置,解决了塔顶接电用电难而无法使用焊机安装GNSS监测仪器的问题。首先,通过采用螺栓将具有一定长度的定位杆固定安装于安装部上,有效避免了定位杆因大风发生倾倒的现象。其次,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作可拆卸连接以及可伸缩调节长度的设置,不仅能够工作人员方便吊装和方便接收信号,而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塔架类型多次重复回收利用定位杆,降低制作仪器设备的成本,提高配件利用率;此外,通过螺栓和螺母组成的定位件对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现场装配化组装,操作简便,同时可多次回收利用,降低成本。
[0013]2、在定位杆顶端附近焊接的不等边角钢,可用于GNSS监测仪器的网桥安装和固定,从而实现网桥的多方位转动,以配置更强的信号源。
[0014]3、第二定位杆顶端设置的螺杆结构与GNSS监测仪器配对,将螺杆做成可收缩式,便于调节长度和收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的分解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第一定位杆;2、第二定位杆;3、第一安装部;301、螺栓孔;4、第二安装部;5、第一定位孔;6、第二定位孔;7、定位件;8、螺杆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参见图1

图2,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其包括有第一定位杆1、插接在第一定位杆1上的第二定位杆2以及用于安装定位杆的第一安装部3、用于安装GNSS仪器配件的第二安装部4,第一安装部3连接在第一定位杆1的底部周侧,第二安装部4连接在第二定位杆2顶部的周侧,第二定位杆2通过可调节的调节结构插设在第一定位杆1内。具体而言,第一定位杆1采用长度为1.8m的镀锌钢管,第一安装部3采用材质为钢板的矩形安装板,安装板上预留有螺栓孔301。
[0020]具体的,安装板上开设有均分为两排的6个螺栓孔301,相邻螺栓孔301之间间隔排布,预留的螺栓孔301用于固定整根定位杆,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定位杆1底部的周侧,能够避免因大风使得定位杆发生倾倒而不稳定的问题。
[0021]第二定位杆2采用镀锌钢管,第二定位杆2插接在第一定位杆1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具体的,第二定位杆2通过调节结构插接在第一定位杆1上,调节结构包括有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6和定位件7,定位件7采用螺栓、螺母,第一定位孔5开设在第一定位杆1的上端部,且第一定位孔5贯穿第一定位杆1相对的两侧表面,第二定位孔5开设在第二定位杆2的下端部,且第二定位孔6贯穿第二定位杆2相对的两侧表面,在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对应时,定位件7可穿过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而将第二定位杆2固定插接于第一定位
杆1中。
[0022]其中,第一定位孔5设为多个,多个第一定位孔5沿第一定位杆1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第二定位孔6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定位孔6沿第二定位杆2的轴线方向等距设置。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6的间距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5的间距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5设有5个,第二定位孔6设有3个,定位件7设有4组,固定时,调整好第二定位杆2在第一定位杆1内的插接位置后,将3组定位件依次固定在第一定位杆1和第二定位杆2上,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5的一侧、第二定位孔6和第一定位孔5的另一侧后与螺母连接,从而将第二定位杆2固定在第一定位杆1上,最后一组定位件7固定在第二定位杆下方的第一定位孔5内,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第二定位杆2移位。
[0023]第二安装部4采用具有直角的L形安装板,L形安装板由两根长度不同的角钢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包括有第一定位杆(1)、插接在第一定位杆(1)上的第二定位杆(2)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杆的第一安装部(3)、用于安装GNSS仪器配件的第二安装部(4),所述第一安装部(3)连接在第一定位杆(1)底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安装部(4)连接在第二定位杆(2)顶部的周侧,所述第二定位杆(2)通过可调节的调节结构固定插设在第一定位杆(1)内;所述第二定位杆(2)远离所述第一定位杆(1)的端部连接有可伸缩的螺杆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3)包括有具有多个螺栓孔(301)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定位杆(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4)包括具有直角的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短边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杆(2)顶部的周侧垂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拆装的GNSS仪器配件定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权解威威唐睿楷马文安李彩霞梁厚燃董宏源梁铭曹璐翁贻令池浩李威胡以婵朱孟龙彭浩宋冠先胡雷莫昀锦陆艺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