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头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32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包括:外框本体、引导杆、内框本体和针杆,其中,引导杆穿设内框本体,内框本体延引导杆的长度方向滑移;针杆穿设外框本体的侧壁,针杆的一端与内框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外框本体延针杆的长度方向滑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框本体与引导杆的滑移以及外框本体与针杆的滑移能够协助用户快速转移吸头,降低吸头转移的污染风险,并且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头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转移装置
,特别地,涉及一种吸头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多数实验室在需要转移吸头时都是手动一个个进行转移的,而在医院、各种科研院所,各大院校的实验室中会使用到吸头,吸头是在医疗、生物、化学等领域使用量很大的一种耗材,配合吸头转移装置使用,通常是按照此转移方法的进行吸头的转移,工作会比较繁琐,一般吸头转移装置内并列放置多个吸头,在将吸头从液器吸头盒内取出时,需要逐个按下,长时间的实验操作,对拇指,尤其是指关节的压力较大,影响舒适性,导致了很大的不便。
[0003]经过检索,专利文献CN108327980A公开了一种移液器吸头自动装盒设备隶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包括:吸头排序机构包括漏斗,升降机构,直线振动器,单吸头转移圆盘,实现了吸头排序及传送到夹持位置。吸头多孔架升降机构,实现了多孔架的升降及精准定位。吸头十字夹持机构包括电动夹爪及十字滑台,实现了夹爪到吸头被传送位置夹持后传送到多孔架的指定孔位并释放,完成自动装盒。该机可通过更换吸头排序机构的导轨和单吸头转移圆盘,实现了多种规格吸头的全自动装盒,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比较复杂,仅适配于单吸头转移,不能解决多个吸头的简单装卸的技术问题。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协助用户快速转移吸头、降低污染风险,且便捷的吸头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头转移装置。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包括:外框本体、引导杆、内框本体和针杆,其中,引导杆穿设内框本体,内框本体延引导杆的长度方向滑移;针杆穿设外框本体的侧壁,针杆的一端与内框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外框本体延针杆的长度方向滑移。
[0007]优选地,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套设于引导杆,弹性件的一端与外框本体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内框本体的侧壁抵接。
[0008]优选地,引导杆与内框本体螺纹配合。
[0009]优选地,外框本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针杆与通孔适配。
[0010]优选地,针杆的内部设置有开口。
[0011]优选地,当吸头转移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针杆处于张开状态,吸头自针杆的开口处插入针杆内。
[0012]优选地,当吸头转移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针杆处于收紧状态,针杆夹紧吸头。
[0013]优选地,内框本体上设置有提拉面。
[0014]优选地,内框本体上设置有按压面,按压面与提拉面呈相对设置。
[0015]优选地,针杆的一端呈弧形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内框本体与引导杆的滑移以及外框本体与针杆的滑移能够协助用户快速转移吸头,降低吸头转移的污染风险,并且提升工作效率。
[0018]2、本实用利用活塞运动手动控制针杆伸缩,可快速装卸吸头,用于快速转移吸头。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技术中的第一实施例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实施例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三实施例主视图。
[0023]图中:
[0024]外框本体1;弹性件2;引导杆3;内框本体4;针杆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包括:外框本体1、引导杆3、内框本体4和针杆5,其中,引导杆3穿设内框本体4,内框本体4延引导杆3的长度方向滑移;针杆5穿设外框本体1的侧壁,针杆5的一端与内框本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外框本体1延针杆5的长度方向滑移。
[0028]进一步来说,框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针杆5与通孔适配。针杆5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内框本体1上设置有提拉面B和按压面A,按压面A与提拉面B呈相对设置。针杆5的一端呈弧形状。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包括:外框本体1、弹性件2、引导杆3、内框本体4和针杆5,其中,引导杆3穿设内框本体4,内框本体4延引导杆3的长度方向滑移;针杆5穿设外框本体1的侧壁,针杆5的一端与内框本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外框本体1延针杆5的长度方向滑移。弹性件2套设于引导杆3,弹性件的一端与外框本体1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内框本体4的侧壁抵接。
[0031]进一步来说,框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针杆5与通孔适配。针杆5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内框本体1上设置有提拉面B和按压面A,按压面A与提拉面B呈相对设置。针杆5的一端呈弧形状。
[0032]实施例3:
[0033]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包括:外框本体1、引导杆3、内
框本体4和针杆5,其中,引导杆3穿设内框本体4,内框本体4延引导杆3的长度方向滑移;针杆5穿设外框本体1的侧壁,针杆5的一端与内框本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外框本体1延针杆5的长度方向滑移。通过旋拧引导杆3手动实现内框本体4与引导杆3的螺纹配合。
[0034]进一步来说,框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针杆5与通孔适配。针杆5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内框本体1上设置有提拉面B和按压面A,按压面A与提拉面B呈相对设置。针杆5的一端呈弧形状。
[0035]工作原理:
[0036]当吸头转移装置被顶住按压面A时,针杆5处于张开状态,吸头自针杆5的开口处插入针杆5内;当通过拉住提拉面B时,针杆5处于收紧状态,内框本体4延引导杆3方向向上滑移,针杆5夹紧吸头,此时,将本技术转移到目标位置,通过顶住按压面A,完成卸下吸头。
[0037]本技术的优选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8]基于上述实施例1、2、3,本技术中的针杆5的开口端呈弧形状的材质设置为柔性材料,避免吸头损坏。
[0039]基于上述实施例1、2、3,本技术的按压面A与提拉面B设置有防滑层。
[0040]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本体(1)、引导杆(3)、内框本体(4)和针杆(5),其中,所述引导杆(3)穿设所述内框本体(4),所述内框本体(4)延所述引导杆(3)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针杆(5)穿设所述外框本体(1)的侧壁,所述针杆(5)的一端与所述内框本体(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外框本体(1)延所述针杆(5)的长度方向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套设于所述引导杆(3),所述弹性件(2)的一端与所述外框本体(1)的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框本体(4)的侧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3)与所述内框本体(4)螺纹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本体(1)的侧壁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磊沈海东吕伟钱峰燕贺年李源陈任远吴超赵立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