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02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包括腘窝软枕、U型软枕、足底软垫和连接带,所述U型软枕设于所述腘窝软枕的一侧,其中部凹陷处为用于对患者腿部实现限位的限位槽;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脚掌的所述足底软垫通过两侧的连接带安装于所述U型软枕的开口侧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降低长期卧床患者足下垂的风险,有效减少压疮问题,提高舒适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员的工作强度。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

技术介绍

[0002]下肢瘫痪或者高位截瘫、昏迷等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长期平躺卧床易形成僵硬的足下垂,增加患者的精神负担,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患者的足底垫设枕头,通过枕头抵住患者的脚部以起到预防足下垂的作用,但使用较麻烦,不易固定,而且足底前脚掌、足跟长期受压容易产生足跟压疮,且所处位置不易观察易导致皮肤坏死,腿部肌肉功能也会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包括腘窝软枕、U型软枕、足底软垫和连接带,所述U型软枕设于所述腘窝软枕的一侧,其中部凹陷处为用于对患者腿部实现限位的限位槽;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脚掌的所述足底软垫通过两侧的连接带安装于所述U型软枕的开口侧端部。
[0005]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足底软垫的宽度为8~10cm。
[0006]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可调。
[000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带的宽度不低于3cm。
[0008]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带分为两段,两段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足底软垫和所述U型软枕上,两段的自由端活动连接,实现连接带的长度可调节。
[0009]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腘窝软枕、U型软枕、足底软垫外部的外套可拆洗。
[0010]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该支撑点结构简单,能降低长期卧床患者足下垂的风险,有效减少压疮问题,提高舒适性,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3]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如图1所示,包括腘窝软枕1、U型软枕2、足底软垫3、连接带4,腘窝软枕1、U型软枕2、内部填充纳米泡沫粒子以使其鼓起且柔软。
[0014]所述腘窝软枕1为条状的抱枕状,设于患者的腘窝处,起支撑作用。
[0015]所述U型软枕2设于腘窝软枕1的一侧,U型软枕2为大致U型,其中部凹陷处为用于对患者腿部实现限位的限位槽21。
[0016]所述足底软垫3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脚掌,宽度为8~10cm,可支撑整个前脚掌,通过两侧的连接带4安装于U型软枕2的开口侧端部。
[0017]所述连接带4的长度可调,没有弹性,可以是索带。连接带4可以是一条较宽的带体,也可为多条较窄的带体竖向间隔设置,其单侧总宽度不小于3cm,太窄会容易使足底软垫3变形。作为一种较佳实施例,连接带4在长度方向分为两段,两段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足底软垫3和U型软枕2的端部,两段的自由端通过插扣或魔术贴连接,实现连接带4的长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
[0018]所述腘窝软枕1、U型软枕2、足底软垫3外部的棉外套可拆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腘窝软枕(1)、U型软枕(2)、足底软垫(3)和连接带(4),所述U型软枕(2)设于所述腘窝软枕(1)的一侧,其中部凹陷处为用于对患者腿部实现限位的限位槽(21);用于支撑患者的前脚掌的所述足底软垫(3)通过两侧的连接带(4)安装于所述U型软枕(2)的开口侧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软垫(3)的宽度为8~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平卧足下垂的辅助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霞彭玮斯曾洁胡红英袁奕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